呂慎 陳冠合 施錢貴 周宣妮
最近幾年,每逢新生開學,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劉秀祥都要給學生講述自己背著母親求學的故事,還會帶他們?nèi)ダ霞铱醋约盒r候居住的老木屋。他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學生,要“相信奮斗的力量”。
“只要想讀書,你來就好了”。這是鄉(xiāng)村教師羅友操注意到經(jīng)常趴在教室窗邊“偷聽”的劉秀祥時,對他說的一句話。幼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患上精神疾病,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劉秀祥稚嫩的肩上。羅老師幫劉秀祥支付了學費,把他領進課堂。從此,他也養(yǎng)成了知恩圖報的情操。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劉秀祥考上了山東省的臨沂師范學院(現(xiàn)臨沂大學),他“千里背母上大學”的故事經(jīng)媒體報道后廣為人知?!盀榱苏疹櫮赣H,從初中到大學,我一直把母親帶在身邊?!眲⑿阆檎f。
上大學期間,盡管劉秀祥的手頭并不寬裕,但他也沒停止幫助他人。他將部分兼職收入寄回貴州,來資助初中時撿廢品認識的三個孩子上學。
“大學畢業(yè)后,我進入一家企業(yè)工作,一開始并不打算回來?!眲⑿阆檎f,當時想著自己和母親過得好就行了。但有一天,他接到了自己資助的孩子打來的電話,說不想讀書了,他反復勸解也沒有效果。
這通電話,深深觸動了劉秀祥的心。他意識到,像這樣初中就輟學的孩子,家鄉(xiāng)應該還有不少。于是,2012年劉秀祥辭職回到家鄉(xiāng)望謨?nèi)谓蹋胱尭嗪⒆幼叱龃笊健?/p>
“因為我自己是通過讀書走出大山,我回來是想告訴孩子、家長,讀書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眲⑿阆檎f,應當通過勵志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奮斗動力。
“讓家鄉(xiāng)每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我的夢想,而我的每個學生都有著美好的人生夢想,我要用一生守護好這兩個夢想!”劉秀祥堅守“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懷,甘當紅燭,照亮山鄉(xiāng),矢志不渝扎根偏遠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為孩子們的未來播撒希望的種子。
為了勸學,劉秀祥發(fā)起了“助學走鄉(xiāng)村行動”,他常常騎著摩托車,將自己的故事錄入小喇叭,走村串寨勸學。此后,劉秀祥跑遍望謨縣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騎壞了七八輛摩托車,1800余名學生因他重返校園。
從教十年來,劉秀祥除了做好日常教學等工作外,還到全國各地開展勵志演講。截至目前,劉秀祥已開展公益演講2000多場次,用自己的事跡激勵更多人追逐夢想。
“上學時我遇到困難,會向他求助,他的故事鼓舞著我前行。”曾經(jīng)得到劉秀祥幫助的王代分說,她上高三時,劉秀祥來到她所在的學校任教,特別關注和關心貧困學生。
在王代分的眼里,劉秀祥是一個很陽光、溫暖的人,跟他交流往往能給人正能量?!八慕?jīng)歷非常感人,我也想像劉老師一樣,在自己有能力后回饋家鄉(xiāng)。”王代分說,在劉秀祥的精神感召下,她畢業(yè)后也選擇回老家望謨縣工作。
“沒有劉老師,我不可能讀完大學?!崩顟腋卸鞯卣f。李應芬的母親有智力缺陷,全家靠父親一人務農(nóng)維持生活,她想輟學打工,被劉老師攔了下來。很快,劉秀祥告訴她有“愛心人士”愿意資助她,李應芬和弟弟得以繼續(xù)學習,并先后考上大學。
2018年寒假,在看望劉老師時,她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高中時寫給“愛心人士”的感謝信,李應芬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劉老師一直用自己的錢在資助她。
“我也要學劉老師那樣幫助更多的貧困學子追逐夢想?!?021年,李應芬畢業(yè)后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名光榮的教師。
在劉秀祥的幫助下改變?nèi)松壽E的學生,他自己已記不清有多少。他把學生當朋友,給每個孩子制定成長計劃并簽訂協(xié)議;他把教室當家,把自己的宿舍變成學生之家;他堅持陪學生們一起早讀,爭分奪秒讓他們學習知識。這些年,劉秀祥先后帶出了千余名優(yōu)秀學生,基本都考取了本科院校。他還積極發(fā)起鄉(xiāng)村助學行動,為貧困學生協(xié)調(diào)解決助學金1000多萬元,覆蓋學生4200多人,很多學生受到激勵和影響,畢業(yè)后紛紛回到望謨建設家鄉(xiāng)。
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2016年,在浙江寧波東西部協(xié)作幫扶下,劉秀祥名師(勞模)工作室應運而生。工作室的工作內(nèi)容包括勵志演講、教師培訓、學生德育教育和貧困學生資助。
名師工作室墻上的“厚德重智 德育先行”,不僅是工作室的行動方針,更是深深鐫刻在劉秀祥心中的教育理念。劉秀祥以工作室為依托,實施“青藍工程”,匯聚各級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形成“劉秀祥+望謨名師+州級名師+全省及全國名師”教師綜合素質提升模式,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
通過工作室,劉秀祥牽線浙江、山東、北京及貴州省內(nèi)資源,開展公益講座、教師研修和培訓、資助貧困學生,提升教師綜合實力,開闊學生眼界。幾年來,劉秀祥共開展了教師研修、學生德育教育講座2000余場次,聽眾累計超過1000萬人。
精準施策,補齊貧困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短板;“智志雙扶”讓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接受高等教育……近年來,許多像劉秀祥一樣的教育工作者,成為山鄉(xiāng)學子背后的堅強支撐。
來源:新華社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