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開
三月伊始,滬深股指就開始一路下行,進入中旬,股指并未止跌企穩(wěn),相反卻出現(xiàn)了加速下行跡象,多數(shù)個股趨勢走壞,甚至出現(xiàn)破位。引發(fā)股指下跌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俄烏突發(fā)戰(zhàn)爭這巨大的黑天鵝引起資本恐慌;二是世界范圍內新冠疫情無法有效控制拖累全球經(jīng)濟復蘇,三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以下稱中概股)退市風險引發(fā)的羊群踩踏效應。這三點使本該春暖花開的三月,帶來絲絲涼意,上演了股市倒春寒。為應對股市的降溫,如下四種策略可供參考:
第一、去掉杠桿,必要時可以降低倉位。目前,股指繼續(xù)尋底的概率比上漲的概率要大得多。從個股走勢可見一斑,3月15日,各明星股票股價均創(chuàng)近期新低:其中有今年前兩個月指標靚麗的貴州茅臺;有放歷史巨量大跌的愛爾眼科;有二次尋底的片仔癀;有陰跌不斷的東方財富……這些市場明星股的下行,有著巨大的市場示范作用,他們的下跌,引起各類酒茅、牙茅、藥茅的恐慌,紛紛跟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去杠桿將會加速虧損,甚至帶來爆倉的滅頂之災,此刻去掉杠桿仍是上策。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本金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大盤沒有企穩(wěn)之前,即使沒有杠桿,倉位也不要太重,適當降低倉位也是必要的。手里有余糧,才能做到心里不慌。目前點位減倉可能會減在低位,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然股票的低點只有一個,但股票筑底一定會經(jīng)歷漫長時間,只要手里有現(xiàn)金,介入股票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在降低倉位時,有的減倉漲得好的自選股,有的減倉跌幅多的。筆者覺得,如果對自己選股能力足夠自信,可以減倉漲幅好的個股;如果對自己選股能力信心不足,則要賣出表現(xiàn)落后的股票。
第二、降低收益預期,由攻轉守。可適當?shù)刭I入防御品種,如賣出股票,買入對應的可轉債。由于可轉債有“保底”功能,在弱市中,轉債跌幅比正股要小很多。如在3月14日的下跌中,正股新天藥業(yè)下跌了1.3%,而對應的轉債新天轉債只下跌0.1%;蹭了東數(shù)西算熱點的貴廣網(wǎng)絡股價下跌了7.6%,而對應的貴廣轉債只下跌了2.3%。當然,上漲時轉債漲幅往往低于正股。從今年實盤結果看,筆者轉債組合還是跑贏了股票組合的。當然,作為防守的股票也很多,如高分紅、高股息率的銀行、煤炭、電力個股等等。
第三、不要追逐熱點,但可以提前布局熱點。今年以來,數(shù)字人民幣、東數(shù)西算、電子身份證、新冠檢測試劑等熱點切換比較頻繁,如果踏錯節(jié)奏,可能顆粒無收,使資金大幅縮水。這些熱點中的股票,良莠不齊,有的是單純的蹭熱度,大浪淘沙后,假李逵定會現(xiàn)身成為李鬼。長期看,這些熱點的可持續(xù)性一定以業(yè)績兌現(xiàn)為基礎,業(yè)績不兌現(xiàn),一切都是空談。如目前新冠抗原檢測是熱點,但很多上市公司大漲后辟謠稱自己產品并未上市,所以這些沒有檢測產品的上市公司在這個熱點中注定只是曇花一現(xiàn),選中這類熱點股票,必然虧損。而那些真正具備抗原檢測試劑的股票,在分級診療實施以后,在家里檢測需求量會增加,還是值得關注的。另外,我們還可以布局一些有治療新冠功效的中藥股,潛伏其中,等待熱點被市場認可。
第四、眼睛向內,苦練內功,植根中國股市。今年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暴跌,導火索是美國2020年制定的問責法案,該法案要求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定期提供運營數(shù)據(jù),否則就會被列入“暫定名單”。連續(xù)三年被放到“暫定名單”里面,美國證監(jiān)會會責令該公司退出美國股市。在這個法案大棒的威脅下,在美國上市的300余家中概股中,跌幅一度超過90%的已經(jīng)達到150多家,幾乎全軍覆沒。無獨有偶,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控股和融創(chuàng)中國等也遭到國際資本拋棄,持有這些股票的投資者損失慘重。比較這些股市,A股市場還是比較人性化的,比較適合散戶生存,很少出現(xiàn)類似美股和港股的政策性風險和被國際資本圍獵的風險,所以作為散戶,固守A股的能力圈也是不錯的選擇。(本文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