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瑜,劉 京,高英明,3,周家喜,芶劍渝,管景強,鄒 曉*,
1. 貴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資源研究所,貴陽市花溪區(qū)甲秀南路515 號 550025
2. 貴州省煙草公司遵義市公司,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人民路341 號 563000
3. 貴州大學農(nóng)業(yè)生物工程研究院,貴陽市花溪區(qū)甲秀南路515 號 550025
煙草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從新鮮煙葉到成品卷煙,采收后的煙草需經(jīng)過初烤、復烤和儲存陳化等一系列加工過程[1-2]。其中初烤和復烤是決定煙葉品質(zhì)和產(chǎn)量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對煙葉真菌群落結(jié)構(gòu)有重要影響[3-4]。初烤過程包括低溫高濕的變黃階段、高溫中濕的定色階段和高溫低濕的干筋階段[5],復烤過程包括真空回潮、潤葉、打葉和復烤等加工環(huán)節(jié)[4]。
陳乾麗[3]研究發(fā)現(xiàn)初烤和復烤過程中煙葉所處的自然和加工環(huán)境會提高霉菌污染的概率,增加煙葉霉變的風險。煙葉霉變可影響煙葉的外觀和品質(zhì),降低煙葉的使用價值,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6-7]。Welty 等[8]研究表明曲霉和青霉等真菌是引起煙葉霉變的主要微生物。目前關(guān)于霉變煙葉真菌群落組成的研究已有大量報道。趙文姬[9]采用稀釋平板法分離出云南霉變煙葉真菌38株,經(jīng)鑒定分別屬于曲霉屬、青霉屬、根霉屬、毛霉屬和木霉屬。陳乾麗等[10]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shù)研究發(fā)現(xiàn)貴州興義地區(qū)烤后霉變煙葉中的優(yōu)勢屬是曲霉屬、青霉屬和鏈格孢屬等。Zhou 等[11]對吉林、貴州和上海3 地霉變陳化煙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優(yōu)勢真菌類群為曲霉屬、耐干霉菌屬和節(jié)擔菌屬。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主要集中在引起煙葉霉變真菌的種類和數(shù)量,而這些真菌具體于哪個加工階段在煙葉上富集的相關(guān)研究還鮮見報道。為此,采用高通量測序技術(shù)對貴州湄潭、平壩和惠水3地4個加工階段(初烤前、初烤后、復烤前和復烤后)的煙葉真菌群落進行檢測,旨在進一步探究在煙葉加工過程中霉菌富集的主要階段和變化過程。
2019 年7 月至12 月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安順市平壩縣和黔南州惠水縣3地的煙田、烤房和復烤廠采集了初烤前(新鮮煙葉)、初烤后、復烤前和復烤后4個加工階段的煙葉樣品。初烤前煙葉:在煙葉成熟期,采用五點取樣法,從田間(20 m×20 m)隨機采收15片煙葉[12]。初烤后煙葉:從烤房的上層、中層和下層隨機各選擇5片煙葉并混合。復烤前煙葉:在煙葉真空回潮前的煙堆中隨機抽取15片煙葉并混合。復烤后煙葉:在復烤結(jié)束時隨機收集500 g煙葉。共采集到12 個樣品,樣品均為中部葉,品種為云煙87。將樣品置于無菌袋儲存于-80 ℃冰箱中。
采 用E.Z.N.A.?soil DNA kit 試 劑 盒(美 國Omega 公司)提取煙葉表面和內(nèi)部微生物總DNA,提取后采用1%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其品質(zhì),使用NanoDrop200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美國Thermo Scientific公司)檢測DNA濃度。使用正向引物ITS1F(5′-CTTGGTCATTTAGAGGAAGTAA-3′)和 反向 引物ITS2R(5′-GCTGCGTTCTTCATCGATGC-3′)擴增真菌內(nèi)源轉(zhuǎn)錄間隔區(qū)(ITS1)區(qū)域。PCR擴增反應體系(20 μL):5×TransStart FastPfu 緩沖液4 μL,2.5 mM/L dNTPs 2 μL,上游引物(5 μM/L)0.8 μL,下游引物(5 μM/L)0.8 μL,TransStart FastPfu DNA聚合酶0.4 μL,模板DNA 2 μL,ddH2O 補足至20 μL。擴增程序為:95 ℃預變性3 min;95 ℃變性3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45 s,從變性到延伸共30 個循環(huán);72 ℃延 伸10 min,4 ℃保 存。PCR 產(chǎn) 物 使 用AxyPrep DNA 凝膠提取試劑盒(美國Axygen Biosciences公司)進行純化,并使用QuantiFluor?-ST微型熒光計(美國Promega公司)進行定量。經(jīng)處理的PCR擴增產(chǎn)物由上海美吉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完成Illumina MiSeq測序。
1.3.1 序列處理及OTUs注釋
根據(jù)Overlap關(guān)系將Miseq測序得到PE reads進行拼接,對序列質(zhì)量進行質(zhì)控和過濾,根據(jù)序列首尾兩端的Barcode和引物序列區(qū)分樣品得到有效序列,校正序列方向獲得優(yōu)化序列。
通過UPARSE 7.0.1090軟件[13](http://drive5.com/uparse/)對 序 列 進 行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操作分類單元)聚類,聚類相似度水平為97%。選擇OTUs 的代表性序列通過RDP Classifier 2.2 軟件[14](http://rdp.cme.msu.edu/)與Unite Release 8.0 數(shù)據(jù)庫(http://unite.ut.ee/index.php)進行物種分類注釋。使用Mothur 軟件(https://www.mothur.org/wiki/Download_mothur)計算各組樣本的α多樣性指數(shù),包括香農(nóng)(Shannon)指數(shù)、辛普森指數(shù)(Simpson)、Ace指數(shù)、Chao指數(shù)、Sobs指數(shù)及覆蓋度指數(shù)。
1.3.2 真菌群落動態(tài)變化分析
根據(jù)物種注釋和豐度信息,分析不同加工階段優(yōu)勢真菌類群,其中相對豐度小于0.01%的物種歸為“其他”。在屬水平上選擇了總豐度排名前35 個類群,利用熱圖分析不同加工階段樣品中優(yōu)勢真菌類群的變化。利用韋恩圖分析OTUs 在不同加工階段的數(shù)量差異。利用LEfSe系統(tǒng)分析不同加工階段樣品間存在顯著差異的物種(LDA=2)。利用FUNGuild 數(shù)據(jù)庫(http://www.stbates.org/guilds/app.php)解析不同加工階段煙葉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Trophic mode)和對環(huán)境資源的吸收利用方式(Guild)。使用SPSS 20.0 軟件對α多樣性指數(shù)進行差異性分析。
如圖1 所示,隨著樣品序列數(shù)的增加,Shannon-Winner 指數(shù)曲線越趨向平坦,表明本試驗中測序的數(shù)據(jù)深度可較全面地反映測序樣品中微生物信息。
圖1 Shannon-Winner指數(shù)曲線Fig.1 Shannon-Winner index curves
經(jīng)優(yōu)化處理,12 個樣本共檢測到834 184 條有效序列,189 990 454 個堿基,平均每個樣本60 441~74 962條序列,序列長度為140~531 bp。本次檢測中共鑒定出4個門、23個綱、71個目、196個科、445個屬和1 171 個OTUs。由表1 可知,反映物種多樣性的香農(nóng)指數(shù)和辛普森指數(shù)值分別在1.80~2.43 和0.25~0.34之間,反映真菌豐富度的Chao指數(shù)和ACE指數(shù)分別在353.30~423.82和275.58~429.52之間,Sobs指數(shù)在298.00~384.67之間。4個加工階段樣品覆蓋度指數(shù)均達0.98以上,表明本次測序數(shù)據(jù)合理。
表1 不同加工階段煙葉真菌α多樣性指數(shù)①Tab.1 Alpha diversity index of tobacco leaf fungi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stages
在門水平上,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門(Ascomycota)為4個加工階段共有優(yōu)勢菌門;其次是毛霉門(Mucoromycota)(圖2)。擔子菌門相對豐度下降幅度較大(從初烤前的73.56%降至復烤后的52.1%),而子囊菌門相對豐度上升幅度較大(從初烤前的26.21%上升至復烤后的47.26%)。
圖2 不同加工階段煙葉真菌群落組成(門水平)Fig.2 Tobacco leaf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t phylum level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stages
物種相對豐度柱狀圖(圖3)表明,在屬水平上,初烤前優(yōu)勢屬為 Sampaiozyma、枝孢菌屬(Cladosporium)和Symmetrospora 等。初烤后優(yōu)勢屬為Sampaiozyma、鏈格孢屬(Alternaria)、未分類的亞隔孢殼科(Didymellaceae)真菌和枝孢菌屬(Cladosporium)等。 復烤前優(yōu)勢屬為曲霉屬(Aspergillus)、Sampaiozyma 和根霉屬(Rhizopus)等。復烤后優(yōu)勢屬為Sampaiozyma 和曲霉屬(Aspergillus)等。Sampaiozyma 是4 個加工階段共有優(yōu)勢屬,在各階段其相對豐度分別為44.27%、37.87%、24.12%和46.12%。曲霉屬(Aspergillus)在初烤前的相對豐度僅為0.05%,在初烤后、復烤前和復烤后相對豐度分別 為2.86% 、60.82% 和25.78% 。 鏈 格 孢 屬(Alternaria)在初烤前的相對豐度為0.5%,初烤后其相對豐度達到18.42%,復烤后降至1.3%。未分類的亞隔孢殼科(Didymellaceae)真菌和枝孢菌屬(Cladosporium)的相對豐度也呈現(xiàn)初烤后上升和復烤后下降的趨勢。而初烤前相對豐度較高的Symmetrospora在后3個加工階段中持續(xù)降低。
圖3 不同加工階段煙葉真菌群落組成(屬水平)Fig.3 Tobacco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t genus level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stages
層次聚類熱圖(圖4)表明,初烤前和復烤后的群落結(jié)構(gòu)較相似,故先聚為一類,再與初烤后真菌群落聚類,最后與復烤前真菌群落聚類。結(jié)果表明初烤后和復烤后的真菌群落差異較小,復烤前的真菌群落與初烤后和復烤后的真菌群落差異較大,這意味著初烤后的真菌群落在復烤前產(chǎn)生了變化,在復烤后又發(fā)生了變化。整個群落變化規(guī)律為初烤前煙葉中微球黑粉菌綱的Sampaiozyma 和囊擔子菌綱的Symmetrospora 占優(yōu)勢;初烤后煙葉中微球黑粉菌綱的 Sampaiozyma 和座囊菌綱的枝孢菌屬(Cladosporium)和鏈格孢屬(Alternaria)占優(yōu)勢;復烤前煙葉中散囊菌綱的曲霉屬(Aspergillus)、微球黑粉菌綱的Sampaiozyma、座囊菌綱的鏈格孢屬(Alternaria)和節(jié)擔菌綱的節(jié)擔菌屬(Wallemia)占優(yōu)勢;復烤后微球黑粉菌綱的Sampaiozyma和散囊菌綱的曲霉屬(Aspergillus)占優(yōu)勢。
圖4 不同加工階段煙葉真菌的聚類熱圖(屬水平)Fig.4 Clustering heatmap of fungi at genus level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stages
由圖5 可知,4 個加工階段的真菌種類存在差異。初烤前、初烤后、復烤前和復烤后煙葉的共有OTUs 數(shù)量為228 個(占所有OTUs 數(shù)量的19.47%)。較初烤前,初烤后、復烤前和復烤后OTUs 數(shù)量分別下降了18.45%、22.67%和15.21%。初烤前、初烤后、復烤前和復烤后煙葉的特有OTUs 數(shù)量分別為201、102、89 和128 個,分別占所有OTUs 數(shù)量的17.16%、8.7%、7.6%和10.93%,其中初烤前特有OTUs數(shù)量最多。初烤前煙葉的OTUs 數(shù)量和特有OTUs 數(shù)量均高于另外3個加工階段。
不同加工階段LEfSe物種差異分析結(jié)果見圖6,LDA值表示每個組分(物種)相對豐度對差異效果影響的大小。結(jié)果表明,在能夠檢測到的屬水平上(排除Norank 和Unclassified 的類群)各樣本之間LDA值>2.0 的真菌類群有6 個,分別是初烤前的Bannoa屬和赭霉屬(Ochroconis),復烤前的曲霉屬(Aspergillus)和 節(jié) 擔 菌 屬(Wallemia),復 烤 后 的Cutaneotrichosporon和青霉屬(Penicillium)。
圖6 不同加工階段煙葉LEfSe物種差異分析圖Fig.6 Analysis of tobacco leaf LEfSe species differences at different processing stages
利用FUNGuild對煙葉真菌群落進行功能預測,結(jié)果顯示4個加工階段共鑒定出1 171個OTUs,被劃分為8個真菌功能類群,即腐生菌群(Saprotroph)、共生菌群(Symbiotroph)、病理菌群(Pathotroph)、腐生-共生過渡型(Saprotroph-Symbiotroph)、病原菌-腐生-共生菌群(Pathotroph-Saprotroph-Symbiotroph)、病理寄生-腐生菌群(Pathotroph-Saprotroph)、病理寄生-共生菌群(Pathotroph-Symbiotroph)和病原-腐生-共生菌群(Pathogen-Saprotroph-Symbiotroph)。其中復烤前后的腐生菌群(Saprotroph)相對豐度均高于初烤前后,復烤前最高。
根據(jù)對環(huán)境資源的吸收利用方式,4 個加工階段煙葉真菌可分為65 個共位群,其中在初烤前煙葉中動物病原菌-內(nèi)生菌-植物病原菌-木腐菌(Animal Pathogen-Endophyte-Plant Pathogen-Wood Saprotroph)和動物病原菌-內(nèi)生菌-地衣寄生菌-植物病原菌-木腐菌(Animal Pathogen-Endophyte-Lichen Parasite-Plant Pathogen-Wood Saprotroph)的相對豐度較高;初烤后和復烤后煙葉中均是植物病原菌-內(nèi)生菌-植物病原菌-木腐菌(Animal Pathogen-Endophyte-PlantPathogen-WoodSaprotroph)的相對豐度較高;而復烤前煙葉中未定義腐生菌(Undefined Saprotroph)的相對豐度較高(圖7)。
圖7 基于OTUs水平注釋表的真菌功能群相對豐度Fig.7 Relative abundances of fungal functional groups based on OTUs annotation table
真菌群落分析表明,擔子菌門和子囊菌門在4個加工階段均為優(yōu)勢門,這與Welty 等[15]和陳善義等[1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然而,本研究中,擔子菌門相對豐度下降幅度較大(從初烤前的73.56%降至復烤后的52.1%),而子囊菌門相對豐度上升幅度較大(從初烤前的26.21%上升至復烤后的47.26%),這與Chen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烘烤過程中子囊菌門相對豐度下降幅度較大,而擔子菌門相對豐度變化不明顯的研究結(jié)果不一致,造成此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中樣品煙葉生長的地理環(huán)境和樣品處理方式與Chen等[17]的研究不同。此外,本研究中在屬水平上Sampaiozyma、曲 霉 屬(Aspergillus)和 鏈 格 孢 屬(Alternaria)是優(yōu)勢菌屬;這與陳乾麗等[10]發(fā)現(xiàn)曲霉屬和鏈格孢屬是初烤后煙葉中的優(yōu)勢屬和Zhou等[18]發(fā)現(xiàn)在陳化初期煙葉中Sampaiozyma 是優(yōu)勢菌屬的結(jié)論基本一致。相比初烤和復烤前后的細菌群落[4,18-20],真菌群落的變化較小,相對穩(wěn)定,這與Hu等[21]研究結(jié)果相似。Welty等[8,22]把收獲前侵入到煙草中的真菌定義為“田間真菌”,在收獲后侵入的真菌稱為“儲藏真菌”,且田間真菌很少感染煙草,而儲藏真菌(主要是曲霉菌和青霉菌)在收獲后侵入煙草。Christensen 等[23]和Tuite 等[24]的研究也證實,曲霉和青霉等會在收獲后侵入,導致谷物變質(zhì)。在本研 究 中,曲 霉 屬(Aspergillus)、帚 枝 霉 屬(Sarocladium)、節(jié)擔菌屬(Wallemia)、枝頂孢霉屬(Acremonium)和根霉屬(Rhizopus)等致霉真菌是初烤后在煙葉上顯著富集的菌群,而青霉屬(Penicillium)主要是在復烤階段顯著富集。本研究中功能預測結(jié)果表明,煙葉在初烤后腐生菌群相對豐度升高,復烤前相對豐度最高。曲霉屬和青霉屬為常見腐生真菌[15,25],后期腐生菌群的增加可能是由曲霉和青霉的富集引起。上述研究結(jié)果均表明曲霉和青霉等致霉真菌是在收獲后侵入煙草,這與Welty等[22]的結(jié)論一致,尤其是初烤后至復烤前,復雜的環(huán)境增加了致霉真菌侵入的可能性,未來可加強此期間的霉變防治。然而,曲霉和青霉等作為常見致霉真菌,其致霉機制還鮮見報道,未來可深入研究。此外,本研究中擔子菌門微球黑粉菌綱的Sampaiozyma優(yōu)勢地位明顯。有研究[26-28]證明其為土壤及湖泊的沉積物中的野生酵母,能產(chǎn)生脂肪酶和果膠酶等胞外酶,但其在煙葉中的功能和特性鮮見報道,可進一步研究。
采用高通量測序技術(shù)分析了4個加工階段(初烤前、初烤后、復烤前和復烤后)煙葉樣品的真菌群落,分析結(jié)果表明4個加工階段煙葉的真菌群落結(jié)構(gòu)存在明顯差異:初烤前主要菌屬為Symmetrospora、Sampaiozyma、枝孢菌屬(Cladosporium)和布勒擲孢酵母屬(Bullera),初烤后主要菌屬為未分類亞隔孢殼科(Didymellaceae)真菌、Sampaiozyma、鏈格孢屬(Alternaria)和尾孢菌屬(Cercospora);復烤前主要菌屬為曲霉屬(Aspergillus)、Sampaiozyma 和根霉屬(Rhizopus),復烤后主要菌屬為曲霉屬(Aspergillus)、Sampaiozyma 和未分類亞隔孢殼科(Didymellaceae)真菌。其中Sampaiozyma是共有優(yōu)勢菌屬,在4個加工階段的相對豐度分別為44.27%、37.87%、24.12%和46.12%。曲霉屬(Aspergillus)是復烤階段優(yōu)勢屬,其相對豐度初烤前為0.05%,而復烤前和復烤后的相對豐度分別為60.82%和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