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潔 玉琳 編 ○超小愛 繪
電動車憑借著較低的使用門檻,以及在短途出行中難以撼動的便捷性,一直是很多人青睞的交通工具。在上下學期間,我們也經(jīng)常能看到,很多家長騎著輕巧、便捷的電動車接送孩子。電動車接送孩子,方便之余,幾種危險姿勢一定要避免!
危險解析:坐凳放在腳踏板上,即使發(fā)生不大的撞擊,孩子的頭部、額頭、鼻子等也很容易撞在電動車前部,如車把之類的硬物上。而且很影響騎車人的靈活性,易引發(fā)事故。
危險解析:孩子若站在前面的腳踏板上,父母可能騎車并不順手,并且由于站在踏板上的孩子沒有任何東西保護,一旦發(fā)生事故,家長和孩子都不易躲閃,孩子被甩出去的可能性加大,潛在危險性很大。
危險解析:若車輪部位未加裝任何的兒童防護裝置,車輪高速轉(zhuǎn)動時,孩子的腳、褲子等容易順勢被帶入車輪與車架間的縫隙內(nèi)。有防護設施,可以防止孩子的雙腳無意中伸入其中而挫傷腳或崴傷腳。尤其是在車速比較快的時候,沒有防護設施是十分危險的。
危險解析:圍巾很可能被大風吹開,若在狹窄的路上行駛,且路邊雜物比較多,行進過程中很可能被繞在其他雜物上,容易被拽倒。也有可能將圍巾繞到車輪中。
2017年,河北臨漳一女子騎著小型電動車送8歲的女兒去上學,因為風大的原因,媽媽給女兒脖子上圍了條圍巾。行車途中,垂下來的圍巾纏入電動車后車輪,8歲女兒被圍巾勒住,窒息而亡。
危險解析:當孩子反坐在前置安全座椅上時,一旦緊急剎車,孩子的后腦極易撞到電動車把手上導致受傷!反坐在后座上時,則非常容易因顛簸而被甩出車外。
危險解析:若是騎車人一手騎車,一手抱孩子,很容易在遭遇緊急情況時無法及時應變。若是后座的家長抱著孩子,也可能在急剎車時,由于慣性大可能將孩子甩出。
危險解析:車速若比較快,遇到緊急情況進行急剎車時,很容易讓孩子撞到臉部,也有可能由于急剎車導致大人和孩子摔倒。
危險解析:坐在后面的孩子,若不能扶穩(wěn)坐好,容易掉下去。行車過程中,若車速很快,容易導致孩子摔傷、挫傷。
危險解析:騎電動車速度不慢,路上車來車往,空氣質(zhì)量差,所以要給孩子戴好口罩,以免病從口入。
危險解析:冬天孩子坐電動車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做好保暖工作,盡量避免冷風吹到孩子,吸入冷風而引起咳嗽等疾病。
危險解析:加裝遮陽篷會增強行駛阻力,降低電動車靈活性,制造視覺盲區(qū)。當遭遇大風天氣,強風容易將裝有遮陽篷的車輛“吹跑”,導致事故發(fā)生。
危險解析:如果騎車讓小朋友坐在車后面打傘,會非常危險,因為小朋友本身體重就輕,打傘容易導致小朋友重心不穩(wěn)。如果騎車人一只手扶車一只手打傘,后面再坐個孩子也不安全。
危險解析:孩子年齡較小且注意力常常不集中,就算坐在安全座椅中,依舊很難做到全程固定自己,因此給孩子系“安全帶”能最大限度保證緊急剎車或顛簸時,不會被甩出。“安全帽”則能在發(fā)生緊急狀況時保護孩子的頭部。
危險解析:由于電動車的速度很快,孩子在行駛過程中吃東西不僅會喝風,傷到腸胃,還可能由于急剎車或顛簸而導致突然噎住。
危險解析:電動車憑借其靈活性,在街上能穿梭自如,但如果一會兒往左,一會往右,整個行駛過程中如同扭腰,不僅會嚇到孩子,還可能導致車子側(c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