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演
中國傳統(tǒng)工藝有十分獨特的美學觀念,這種包含古典美學的創(chuàng)作,深刻的影響到民間手工藝術的創(chuàng)作。紫砂壺藝是中國民間手藝之一,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美學特點,是優(yōu)秀的文化載體。紫砂壺從造型上可以分為光器、花器及筋紋器,其中筋紋器制作工藝難度最高,甚至一度成為評判一名紫砂藝人技法的標準。當代紫砂陶藝隨著工藝的進步,各種輔助工具應運而生,一定程度的降低了紫砂筋紋器的制作門檻。相對而言,筋紋器的制作依舊需要較為高超的技藝。同時,創(chuàng)新的風潮也推動著當代紫砂陶藝不斷向前發(fā)展,紫砂筋紋器的創(chuàng)新作品也層出不窮,圖1“菱花壺”就屬這樣的一件作品。
圖1 菱花壺
歷數(shù)古今紫砂壺中的精品,會發(fā)現(xiàn)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雖然造型各異,但都遵循著相同的美學傳統(tǒng)。正是紫砂壺藝始終維護著這樣的傳統(tǒng),紫砂壺的內涵,其對文化的承載力才會始終蓬勃興盛。作者在“菱花壺”的設計時,便深入思考了這個問題。傳統(tǒng)意義上的筋紋類紫砂壺首重工藝。明清兩代時,由于紫砂泥料制作流程較為粗放,泥料的品質無法保持穩(wěn)定,優(yōu)秀的紫砂壺制作者也只能根據經驗來大致判斷泥料的性質,這就為筋紋類紫砂壺設置了天然的門檻,這是紫砂筋紋器的第一難。這一點在當今時代卻完全不是問題,現(xiàn)代工業(yè)化的生產加工流程,保證了同一批次的紫砂泥料有著穩(wěn)定的品質,出錯的成本大為減少,讓更多的創(chuàng)作者可以嘗試挑戰(zhàn)紫砂筋紋類作品。
第二難是制作工藝與美之間的平衡。紫砂筋紋器看似結構復雜,線條波浪起伏,理所應當?shù)挠邢鄬碗s的制作成形工藝,這并不是說工藝越復雜就越好。很多創(chuàng)作者往往走進了這樣的誤區(qū),專注于工藝本身,而忽略了作品的美。紫砂壺的美永遠是崇尚簡潔的,在紫砂筋紋的制作中,務必要平衡這兩點,讓作品既顯得工藝味十足,又帶有簡潔流暢的形體美。
形體美是一個很主觀的概念,但是在社會整體中總會有一個評判美的標準,審美藝術就是創(chuàng)作表達的社會標準?!傲饣▔亍币粤饣橹黝},重點表現(xiàn)的是花朵盛開,花瓣層疊之美。這把壺的造型從壺心的原點出發(fā),筋紋向外延伸擴散,波浪轉折。菱瓣的子在最上方點明基點,花瓣狀的鈕座則預示著后續(xù)的線條展開,壺蓋的線條即是壺鈕向外更進一步的延伸。至此,這些塑造構成了茶壺的最上層。通過口蓋之間的分離,茶壺的下半部分要更加舒暢的展開,這種展開就如同花朵盛放,是舒緩且舒暢的,筋紋由細轉疏,起伏間的韻律也由蓋鈕之間的緊密轉為飽滿,間接契合了傳統(tǒng)紫砂壺一貫的飽滿流暢的特性。在這樣的壺身中,壺流和壺把的存在是一種干擾,在制作兩者時,要考慮到壺面筋紋的容納性,在不破壞壺面線條的前提下,塑造出相對獨立的流把,并依照菱花生長的特性,將筋線延伸到兩者之上。壺流的裝飾空間更少,所以加入更多的筋紋。壺把帶飛,所以壺把上的筋線就可以適當減少,這既是工藝上的妥協(xié),更是一種簡化,簡潔永遠是一個美好的屬性。
“菱花壺”并非是在描述真實的菱花,有太過明顯的工藝痕跡,少了些許自然的雅趣,但卻將筋紋器的魅力進一步集中加強。紫砂壺上筋線采用壓身筒法一根一根的塑造出來,區(qū)分囊瓣的筋線較深,囊瓣兩側起伏的筋紋則淺,深淺變化之間,筋紋囊瓣的節(jié)奏感會顯得更為強烈。在視覺審美上,這種一段一段的節(jié)奏也遠比單純的波浪起伏要顯得更美?!傲饣▔亍彼鶢I造的并非是冰冷的工藝,而是一種美的韻律。從上到下線條的貫通,視覺上的無比流暢,每一根線條的脈絡都仿佛血液一般正在流動。生命的律動、生活的韻味、都包含在了這醒目的菱花囊瓣之中。
綜上所述,掌握美的規(guī)律,遵循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是當代中國民間手工藝從業(yè)者需要正確面對的話題,在傳承文明印記的同時,融入自身的創(chuàng)造,這是當代紫砂陶藝正確發(fā)展的道路。紫砂筋紋器的美在于其工藝的魅力,更在于其對于韻律的掌握和詮釋,也正是這種接地氣的美的表現(xiàn)方式,讓紫砂藝術不斷發(fā)展,讓紫砂文化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