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倩
為了提升工作能力、追求更高收入和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參加職業(yè)培訓。那么,職業(yè)培訓中可能遇到哪些“坑”?培訓機構虛假宣傳怎么辦?培訓機構單方面變更授課模式怎么辦?培訓機構卷錢“跑路”又該怎么辦?海淀法院法官以案釋法,提醒您注意職業(yè)培訓中可能存在的“陷阱”。
李先生想報考消防工程師。一天,李先生在瀏覽網頁時被手機上的一則培訓廣告吸引。廣告宣稱,建華培訓中心(化名)提供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員報班培訓后,若考試不過,費用全退。這個承諾就像一顆“定心丸”,打消了李先生擔心考不過培訓費“打水漂”的顧慮,李先生當即在網頁填寫了個人信息。不久,建華培訓中心工作人員添加了李先生微信,并向其介紹培訓內容。李先生不放心,多次通過微信向建華培訓中心工作人員確認“不過全退”的承諾是否真實有效,得到肯定答復后,李先生交納培訓費14800元,并與建華培訓中心簽訂培訓協(xié)議。李先生參加培訓后,報考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但考試未及格。鑒于建華培訓中心的保過承諾,李先生遂向建華培訓中心申請退款,但建華培訓中心卻拒絕兌現(xiàn)當初的承諾。無奈之下,李先生將建華培訓中心訴至法院,要求建華培訓中心退還全部培訓費14800元。
庭審中,建華培訓中心辯稱,其與李先生簽訂的培訓協(xié)議中沒有“考試不過全額退費”的條款。對于李先生提交的有關“不過全退”聊天記錄,建華培訓中心不認可其真實性。建華培訓中心稱,與李先生簽訂的協(xié)議中約定了退費的情形及標準,如果李先生堅持要求退費,可以按照協(xié)議約定退還李先生部分培訓費5624元。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本案中,李先生已明確表示不同意繼續(xù)履行合同,建華培訓中心也同意終止合同履行,法院確認雙方合同解除。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本案中,李先生在合同履行一年后要求解除合同,向建華培訓中心提出退費申請,應按雙方合同約定的退費金額進行退費。針對李先生提出的招生人員“不過全退”的承諾,因未能提交證據(jù)證明招生人員的身份,建華培訓中心亦對此不予認可,因此應由李先生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最終法院判令建華培訓中心向李先生退還培訓費6512元。
現(xiàn)實生活中,部分培訓機構會打出“考試包過、不過全退”的廣告語,以此來招攬學員。但當學員因考試不過向培訓機構申請退費時,培訓機構又往往以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內容中沒有“不過全退”的約定而拖延或拒絕退款。法官在此提醒,口頭承諾不可輕信,“白紙黑字”定要牢記。消費者在選擇培訓機構時,應認真閱讀該培訓機構提供的書面協(xié)議,特別是有關退費的情形,是否明確寫明若考試不通過,則全額退費情形。若培訓機構聲稱“先交錢后簽協(xié)議”,則要提高警惕,以免日后維權陷入被動。
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的林先生正準備參加一級建造師考試,通過同學介紹了解到星光培訓中心提供一級建造師面授培訓,為了更好把握考試方向、提高學習效率,林先生報名參加星光培訓中心的面授班,并與星光培訓中心簽訂培訓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林先生支付學費16200元,星光培訓中心安排提供線下面授324課時。林先生在完成學習134課時后,星光培訓中心稱受疫情影響,暫停線下業(yè)務,為學員安排線上教學。林先生認為線上學習效果較差,且星光培訓中心無法按約定提供面授課程,因此向星光培訓中心提出退還剩余190課時費,但遭到星光培訓中心拒絕。因多次溝通無果,林先生遂將星光培訓中心訴至法院,要求星光培訓中心退還剩余190課時費9500元。
庭審中,星光培訓中心稱,培訓協(xié)議的延遲履行和變更授課模式是由疫情防控措施導致,林先生要求解除合同,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jù)。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后,可以繼續(xù)安排線下培訓。因此,不同意解除合同,并請求法院判令駁回林先生的全部訴訟請求。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當事人訂立的線下培訓合同,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不能進行線下培訓,能夠通過線上培訓、變更培訓期限等方式實現(xiàn)合同目的,接受培訓方請求解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請求通過線上培訓、變更培訓期限、調整培訓費用等方式繼續(xù)履行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公平原則變更合同。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不能進行線下培訓,通過線上培訓方式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或者案件實際情況表明不宜進行線上培訓,接受培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培訓合同解除后,已經預交的培訓費,應當根據(jù)接受培訓的課時等情況全部或者部分予以返還。本案中,因疫情原因林先生與星光培訓中心無法對原合同進行有效履行,林先生明確表示不愿意繼續(xù)接受星光培訓中心提供的培訓服務,并且教育培訓服務合同具有較強的人身屬性,不宜強制履行。最終法院判決解除雙方簽訂的培訓協(xié)議,星光培訓中心退還林先生剩余課時費9500元。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實踐中,培訓合同履行過程中,受疫情暴發(fā)、政策變更或培訓機構內部工作調整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培訓機構有時會作出變更授課模式或更換授課講師的決定,這種變更應當征得學員同意,否則將構成違約,學員有權要求解除合同及退費。
下班途中,王女士遇到一名自稱是陽光培訓中心的招生人員向其宣傳考取執(zhí)業(yè)藥師證書可以領取經濟補貼、增加就業(yè)機會。心動的王女士遂跟隨招生人員進入旁邊的門店,與陽光培訓中心簽訂了培訓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由陽光培訓中心向王女士提供執(zhí)業(yè)藥師線上視頻課培訓,培訓期為從報名之日起持續(xù)兩年,學費6199元。交費后,王女士在網上參加了課程培訓。然而,剛過半年,王女士就發(fā)現(xiàn)陽光培訓中心不再發(fā)布新的網課,客服電話無人接聽,微信也被招生人員拉黑刪除,門店更是人去樓空。王女士認為,培訓合同已經無法繼續(xù)履行,于是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其與陽光培訓中心簽訂的培訓協(xié)議,并退還其交納的學費6199元。
庭審中,陽光培訓中心經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法院依法缺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或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本案中,陽光培訓中心已離開其經營場所,且未能舉證證明合同能夠繼續(xù)履行,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現(xiàn)陽光培訓中心不再履行其主要的合同義務,王女士有權要求解除其與陽光培訓中心簽訂的培訓協(xié)議。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本案中,王女士有權要求陽光培訓中心退還未履行培訓義務的部分款項。法院綜合考慮王女士的培訓時間、雙方采取的培訓方式及培訓內容的合理折價等情況,最終判決陽光培訓中心退還王女士學費3700元。
實踐中,培訓機構倒閉、跑路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導致不少消費者因此遭受財產損失。對此,法官提醒,消費者要強化自身風險意識,在與培訓機構訂立協(xié)議前,應充分調查了解培訓機構的資質情況、商業(yè)信譽、經營情況和行業(yè)口碑等。同時,要妥善保留簽訂的書面協(xié)議和銀行轉賬記錄、收據(jù)、發(fā)票等交費憑證關鍵證據(jù),一旦培訓機構跑路,可依法舉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