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瑩瑩
看痕知槍,觀彈識人?!按薜乐病边@個名字在新中國公安刑偵事業(yè)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我國首席槍彈痕跡鑒定專家,被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
崔道植是朝鮮族人,出生于1934年。從小就失去了父母,是爺爺把他養(yǎng)大的。1951年,年僅17歲的崔道植加入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戰(zhàn)場,入黨時不到19歲。1955年退伍入警,至今已在公安系統(tǒng)工作了66年。
崔道植一生忠心向黨,堅定的理想信念背后,是他看淡個人得失、心無旁騖努力工作干出來的實績,更是忠愛如磐石,堅守信仰、愛國愛黨優(yōu)良家風(fēng)的傳承。他用近70年如一日躬身為黨的忠誠,用生命里每分每秒的恪守踐行著信仰的初心,以共產(chǎn)黨人持之以恒的堅韌信念,書寫了一名中國刑警的傳奇。
崔道植于2020年被評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和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jìn)個人,2021年榮獲“七一勛章”。
1951年,17歲的崔道植登上火車,胸中懷著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奔赴軍營。他沖著車外大他兩歲的姐姐喊著:“姐,告訴爺爺,我參軍了……”那一天,改變了崔道植的命運,這位新中國警營疑難刑事案件痕跡鑒定的“定海神針”,其人生之路正是從這里出發(fā)。
“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87歲的崔道植腰桿筆直、步履矯健、正義凜然。80多年的人生,從苦難的童年到參加人民志愿軍,從脫下軍裝到穿上警服,從退休到不退崗,他每走一步都在負(fù)重前行。
崔道植雖然已離休,但是請崔道植出山的案件,不是驚天大案,就是陳年積案、疑難雜案?!鞍讓毶桨浮北环Q作中國刑偵第一案;“新疆、北京兩地槍案”,相隔3000公里;“牡丹江血案”,憑借半枚血指紋,揭開了塵封5年的兇殺案件,讓真兇伏法,為不幸者洗冤。
崔道植的工作是痕跡鑒定,尤其是槍彈痕跡,一生7000起痕跡鑒定工作,聞名全國的特大要案1200余起,無一差錯。這背后,是遠(yuǎn)超7000次的艱難比對和推倒重來。
崔道植堅信,槍是有“表情”的。在任何現(xiàn)場,它都會通過不同細(xì)節(jié)呈現(xiàn)出神色各異的“表情”。刑事技術(shù)工作在很多人眼中是枯燥乏味的,而崔道植一干就是一輩子。60多年來,崔道植一心撲到工作上,把家庭重?fù)?dān)全部交給妻子,把自己封閉在實驗室里、顯微鏡下。2016年,82歲的崔道植為了能更好做痕跡鑒定工作,也為了不影響子女的工作與生活,帶著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伴來到養(yǎng)老院居住,在養(yǎng)老院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一邊照顧老伴,一邊工作。
崔道植的生活常態(tài),就是一張桌子、一架顯微鏡、一盞孤燈。
家中的燈光,辦公室的燈光,養(yǎng)老院的燈光,外出辦案賓館的燈光……但凡有崔道植工作的夜晚,總會有一盞最晚熄滅的燈,一盞樓宇中孤獨寂寞的燈。
崔道植在其獨特的世界中與邪惡廝殺,為公道正名。每一次接近真相,都讓他心潮澎湃;每一次鑒定成功,都讓他熱血沸騰。而能夠讓他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不僅是對黨的忠誠和報效國家的赤子之心,更重要的是崔道植身后的堅強后盾——他的家庭。
“相濡以沫,相敬如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崔道植和妻子金玉伊結(jié)識于抗美援朝部隊,兩人退伍后一起來到哈爾濱。金玉伊在部隊時就入了黨,是一名同樣擁有68年黨齡的老黨員,是黑龍江省醫(yī)院的著名腦電專家。她對崔道植的工作十分支持,從不抱怨,含辛茹苦把3個孩子教育成人。金玉伊晚年患了老年癡呆癥,病情嚴(yán)重時,對周圍的人幾乎都不認(rèn)識了。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她竟記得60多年前和崔道植談戀愛時的歌曲《一個沒有門牌號的客?!?。她還逢人就說:“我是崔道植,我要去公安廳檢測槍彈痕跡。”
說起晚年的生活,崔道植提到最多的就是“幸福”二字:“年輕時候我欠她的太多了,到了晚年,得補回來。”由于常年忙于偵查,夫妻連一張合影都沒有,直到退休,才在兒子們的“督促”下,拍了唯一的一張全家福。
崔道植的家庭,用數(shù)十年的夫妻堅守和嚴(yán)格教子給出了一個完美的信仰答案,把對黨忠誠植入家庭、家教和家風(fēng)之中,植入夫妻的堅貞與愛之中,植入3個兒子的思想、心靈和行動之中。
崔道植以他特殊的人格意志感染、帶動著自己的家庭,其身體力行的家教模式也打造了與一般家庭不同的“警察家風(fēng)”。
崔道植家風(fēng)醇厚,通過言傳身教,把3個兒子都培養(yǎng)成了人民警察,大兒子崔成濱是黑龍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刑偵信息化專家;二兒子崔紅濱是黑龍江省公安廳反邪教總隊業(yè)務(wù)骨干;三兒子崔英濱繼承“父業(yè)”,在哈爾濱市公安局從事痕跡檢驗工作,曾獲“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哈爾濱大工匠”等榮譽稱號。
原本想成為一名軍官的小兒子崔英濱,后來在父親的教導(dǎo)下成為一名刑事技術(shù)警察。崔英濱說:“崔道植是我的父親,更是我的人生導(dǎo)師。”崔道植經(jīng)常教導(dǎo)兒子:“我的榮譽不是你們進(jìn)步的臺階!”“工作中要知畏懼,守紀(jì)律,不要動歪心眼兒。只要黨需要,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全力以赴。”
父親的話,深深地烙印在崔英濱的心坎上,讓他讀懂了父愛——在父親的心里,事業(yè)崗位就是生命,使命擔(dān)當(dāng)超越一切。這也成了崔英濱融入職業(yè)生涯的初心和堅守。
“我們從內(nèi)心里敬畏父親,雖然對他老人家曾有很多不理解,但我們知道父親是在做特別有意義的事情,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東西?!贝蕹蔀I說,“可以說,這些年來我們對他‘愛恨交織,但在支持父親工作這一點上,從沒有過遲疑?!?/p>
從起初的“不理解父親”到后來的“漸漸成為你”,源于崔道植將“對黨忠誠”的信仰基因深深根植于自己的家庭。崔道植對黨的無限忠誠、對工作的勤勉作風(fēng),也讓自己的家庭擁有了一種特殊的醇厚之風(fēng)。
(摘自《中國婦女報》)(責(zé)任編輯 史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