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軍,程曉東,王雪清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遼寧大連 116045)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工業(yè)化進程的推進,工業(yè)廢水不斷產(chǎn)生并排入水體,其中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一直是水污染控制領域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傳統(tǒng)均相芬頓高級氧化技術,由于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易于實施、操作方便等優(yōu)點而受到重視,然而應用過程中存在藥劑消耗量大、化學污泥產(chǎn)量多、反應條件苛刻等問題。為此,科研人員開展了大量研究,如引入光[1,2]、電[3,4]、超聲[5]、臭氧[6]或構建類芬頓體系[7-9]等。在工程領域,流化床芬頓技術是對傳統(tǒng)均相芬頓的重要改進[10],它以流化膨脹的方式在石英砂、陶粒、活性炭等載體表面沉積附著形成鐵氧化物,以之為催化劑并通過促進Fe2+/Fe3+在體系內(nèi)的循環(huán),達到提高氧化效率,降低鐵鹽投加量及鐵泥產(chǎn)生量的目的[10]。但是,流化床芬頓技術需依靠外循環(huán)泵提供上升動力,運行能耗大、載體磨耗高、流態(tài)不易穩(wěn)定,填充比一般不超過30%,導致形成的鐵氧化物總量不足。針對流化床芬頓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引入氣提過程和優(yōu)化內(nèi)構件,開發(fā)移動床芬頓反應器,實現(xiàn)了載體的內(nèi)循環(huán),達到提高填充比,緩和反應條件,降低運行能耗,提升有機污染物氧化效果的目標。
實驗原水取自北方某煉油企業(yè)污水處理場二次沉淀池出水,COD濃度為116.4~121.2 mg/L,BOD5/COD<0.1,氨氮濃度<1.0 mg/L,總磷濃度<0.3 mg/L,pH值范圍7.2~7.5。水樣采集后于4 ℃條件下保存,使用前放置至室溫。
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由移動床芬頓反應器本體、各類藥劑儲罐、蠕動泵、氣泵等組成。其中,移動床芬頓反應器由有機玻璃制成,直徑150 mm,高1.0 m,載體為粒徑0.5~0.8 mm的石英砂;反應器底部呈圓錐形,設有氣提管和內(nèi)套筒,通過壓縮空氣將載體由反應器底部提升至頂端并回落至外筒,實現(xiàn)載體在床層的內(nèi)循環(huán)。均相反應器尺寸與移動床反應器相同,無內(nèi)套筒,設置攪拌器,保證混合均勻。
圖1 移動床芬頓反應器
煉油廢水經(jīng)硫酸調(diào)節(jié)pH值后依次與FeSO4·7H2O、雙氧水混合,由蠕動泵打入移動床芬頓反應器,調(diào)節(jié)參數(shù)并在設定的時間取樣,用1.0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pH至中性,靜置30 min后,取上清液進行水質指標分析。
所用試劑為FeSO4·7H2O、雙氧水(30%)、硫酸、重鉻酸鉀、硫酸亞鐵銨、氫氧化鈉等,均為分析純,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生產(chǎn)。
材料形貌表征采用Hitachis-48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完成,日本日立公司生產(chǎn)。COD分析采用HJ828—2017《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
將石英砂進行除雜、篩分和清洗后,投加至芬頓反應器中,填充比為70%。在室溫25℃±3℃條件下,調(diào)節(jié)pH值為3.5,進氣量為2.5 L/min,控制Fe2+濃度為0.5 mmol/L,H2O2濃度為5 mmol/L,連續(xù)運行反應器。起始階段,石英砂呈白色半透明狀,隨著反應進行,石英砂表面逐漸變?yōu)闇\黃色、亮黃色,直至深黃色,第20天石英砂表面顏色基本不發(fā)生變化,形成負載石英砂催化劑,掃描電鏡可見有顆粒狀鐵氧化物附著于石英砂表面,呈現(xiàn)粗糙并有裂痕的微觀形貌。有研究表明,在酸性條件下形成的鐵氧化物最可能為無定型FeOOH,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11]。
控制Fe2+濃度為0.5 mmol/L,H2O2濃度為5 mmol/L,進氣量為2.5 L/min,pH值為7,考察HRT對COD去除效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移動床芬頓反應器出水的COD濃度隨HRT的增加而降低,相應的COD去除率呈逐漸升高趨勢。當HRT為15 min時,COD濃度和去除率分別為27.2 mg/L和76.9%,低于GB31570—2015《石油煉制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指標要求,也低于地方標準中對石油煉制工業(yè)的最嚴要求(COD≤30 mg/L)。當HRT為30 min時,COD去除率略微提升,為78.3%。可見,在芬頓氧化反應達到較高去除率后,繼續(xù)延長HRT對有機污染物去除效果提升不顯著。
圖2 HRT對COD去除效率的影響
考察不同pH值條件下移動床芬頓反應器對COD去除效率。維持條件在Fe2+濃度為0.5 mmol/L,H2O2濃度為5 mmol/L,進氣量為2.5 L/min,HRT為15min,如圖3所示,當pH值為3.0~3.6時,COD去除率為76.9%~78.1%;當pH為3.8~4.0時,去除率為62.6%~36.9%??梢钥闯?,移動床芬頓反應器能夠在pH≤3.6時保持較好的COD氧化效果。原因為:反應過程中Fe2+氧化產(chǎn)生Fe3+,OH-通過水解過程與Fe3+反應形成以FeOOH為代表的鐵氧化物并負載于石英砂表面,鐵氧化物可與H2O2反應產(chǎn)生強氧化性的·OH,發(fā)生非均相類芬頓反應,能夠有效拓寬pH范圍[12]。芬頓反應過程中,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在鐵氧化物表面被氧化為小分子酸,創(chuàng)造了局部的酸性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外部酸的投加量。當pH>4.0時,可以觀察到淡黃色的Fe(OH)3絮體,芬頓氧化反應削弱,對有機物的降解效率下降。
圖3 pH對COD去除效率的影響
考察不同F(xiàn)e2+投加量條件下移動床芬頓反應器對COD的去除效率。維持條件在H2O2濃度為5 mmol/L,進氣量為2.5 L/min,HRT為15 min,pH為3.6,如圖4所示,當Fe2+投加量為0.1 mmol/L時,COD去除率為54.6%;當Fe2+投加量為0.5 mmol/L時,COD去除率為76.9%;當Fe2+投加量由0.7 mmol/L上升至1.1 mmol/L時,COD去除率區(qū)間為78.2%~80.7%。可以看出,總體上出水COD濃度隨Fe2+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但當Fe2+濃度大于0.5 mmol/L時,COD去除率提升不顯著。芬頓反應過程中,隨著Fe2+增加,催化H2O2產(chǎn)生的·OH增多,有利于有機污染物的氧化降解。Fe2+超過適當比例,COD去除率提升不明顯的原因有以下兩點:①Fe2+增多,催化分解H2O2速度加快,單位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OH增多,可引發(fā)自由基淬滅的副反應;②Fe2+及氧化生成的Fe3+可能更多地參與了水解及絮凝反應,導致·OH的產(chǎn)量下降[13]。
圖4 Fe2+投加量對COD去除效率的影響
在移動床芬頓反應器的內(nèi)套筒底部通入壓縮空氣,在內(nèi)套筒中形成氣-液-固三相混合體系,將負載石英砂由反應器底部提升至頂部并回落至外筒,形成的內(nèi)循環(huán)過程能夠提高傳質效率,實現(xiàn)負載石英砂在床層內(nèi)的均勻混合,同時防止板結。維持HRT為15 min,F(xiàn)e2+濃度為0.5 mmol/L,H2O2濃度為5 mmol/L,pH為3.6,考察進氣量在2.5~10 L/min時COD的去除效率,如圖5所示。結果表明:在不同進氣量條件下,內(nèi)套筒中負載石英砂均能實現(xiàn)穩(wěn)定提升,進氣量增加可使床層的循環(huán)速率加快,但COD去除率基本保持不變。可見,在上述氣量條件下,反應器內(nèi)部具有良好的傳質效率,F(xiàn)e2+與H2O2能夠迅速反應生成自由基。氣提過程的引入能夠有效替代外循環(huán)泵,不但大幅降低能耗,還可使外筒中負載石英砂處于有序向下的“移動”狀態(tài),通過與液相充分接觸實現(xiàn)鐵氧化物在石英砂表面的沉積和更新,而流化床芬頓反應器中的載體處于膨脹狀態(tài)[14,15],持續(xù)進行碰撞摩擦,與之相比處于“移動-氣提”交替狀態(tài)的移動床芬頓反應器,更有利于增加鐵氧化物的負載量,也有利于通過進氣量來調(diào)控石英砂表面鐵氧化物的厚度及活性。
圖5 進氣量對COD去除效率的影響
考察傳統(tǒng)均相芬頓在典型操作條件下的運行效果,并與移動床芬頓反應器對比,如圖6所示。
圖6 移動床芬頓與均相芬頓的對比試驗
a) 條件1:進水pH=3.0、Fe2+=0.7 mmol/L時,均相芬頓出水COD平均值為28.8 mg/L,與移動床芬頓反應器出水COD平均值接近。
b) 條件2:進水pH=3.0、Fe2+=0.5 mmol/L時,均相芬頓出水COD平均值為31.6 mg/L。
c) 條件3:進水pH=3.6、Fe2+=0.5 mmol/L,即與移動床芬頓運行條件相同時,均相芬頓出水COD平均值為39.8 mg/L。
可見,與移動床芬頓反應器相比,均相芬頓需要更苛刻的酸性環(huán)境和更高的Fe2+投加量。通常認為在芬頓反應中,F(xiàn)e2++H2O2→Fe3++·OH+OH-和Fe3++H2O2→Fe2++·OOH+H+是2個基本反應,其中Fe3+還原速率遠低于Fe2+的氧化速率,故在工藝過程中需要不斷引入Fe2+。在移動床芬頓反應體系下,通過引入“移動-氣提”過程降低載體磨耗,提升床層的填充比,石英砂表面負載生成鐵氧化物總量增加。在低pH值條件下,鐵氧化物通過催化H2O2產(chǎn)生更多的·OH參與反應,有利于提高有機物的去除率[16]。在試驗條件下,外部Fe2+的投加量減少了28.6%。
本文通過引入氣提過程和內(nèi)構件設計,開發(fā)了移動床芬頓反應器,考察了不同條件下反應器對煉油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氧化效果,得到如下結論。
a) 通過氣提過程可以實現(xiàn)負載石英砂在反應器的內(nèi)循環(huán),填充比可達70%,反應器啟動20天后,石英砂表面可形成深黃色的鐵氧化物。
b) 在pH值為3.0,F(xiàn)e2+濃度為0.5 mmol/L,H2O2濃度為5 mmol/L,進氣量為2.5 L/min的優(yōu)化條件下,煉油廢水經(jīng)氧化后出水的COD濃度為27.2 mg/L,去除率為76.9%。
c) 與傳統(tǒng)均相芬頓相比,移動床芬頓反應器操作條件溫和,F(xiàn)e2+投加量降低,化學污泥量減少。與流化床反應器相比,能耗降低,并易于調(diào)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