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心香
深冬時(shí)節(jié),我這里什么花也沒有,窗外只有枝丫交錯(cuò)靜默著的槐樹。
這幾天正在讀《徐霞客游記》,這套書共四冊(cè),半冊(cè)看下來,他寫了很多山峰,很多巖洞,很多飛瀑,卻極少寫花,細(xì)尋之下,只找到幾處:
“循溪行山下,一帶峭壁巉崖,草木盤垂其上,內(nèi)多海棠、紫荊,映蔭溪色香風(fēng)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薄绊斢写夯ǎ鹑灰徊鬻??!薄跋呄銡庖u人,則一梅亭亭正發(fā),山寒稽雪,至是始芳”??芍^萬山叢中“一點(diǎn)紅”,就這寥寥幾筆,卻讓人感受到了那種山野的氣息,那種獨(dú)屬山花的野氣和靈氣。
《宋詞三百首》開篇就是宋徽宗的《宴山亭》?!安眉舯嫞p疊數(shù)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彼卧~里的杏花多是一筆帶過,這首詞,卻是少有的工筆畫般寫杏花,寫出了杏花那種明亮清新之美,花氣襲人。
梨花,因其素,因其靜,多被文人賦予一種寂寞憂傷的美。
唐代劉方平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笔俏蚁矚g的意境。宋代李重元寫梨花:“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黃昏漸暗的光,雨打梨花,地上有花瓣落下,院門緊閉。一種寂寞清冷的美。月下梨花,也是美的?!耙粍e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薄皬拇藗簜麆e,黃昏只對(duì)梨花。”納蘭容若的梨花,靜美中浸著憂傷。
我還惦記著蘇東坡喜歡的那株海棠。
翻《記游定惠院》:“東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盛開,必?cái)y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復(fù)與參寥禪師及二三子訪焉,則園已易主。主雖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p>
冬天梅花開,書里梅花多。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都是我喜歡的梅花。
《紅樓夢(mèng)》櫳翠庵的白雪紅梅場景是我每年冬天都要溫習(xí)的。
寶玉向妙玉乞紅梅,“走至山坡之下,順著山腳剛轉(zhuǎn)過云,已聞得一股寒香拂鼻。回頭一看,恰是妙玉門前櫳翠庵中有十?dāng)?shù)株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寶玉便立住,細(xì)細(xì)地賞玩一回方走?!?/p>
地氣萌動(dòng),陽氣回升,漫長的冬天和春天只隔著一個(gè)門檻了,萬花都在來的路上。再漫長的冬天總有過去的一天,只有經(jīng)過冬的寒冷,春花才顯得那么嬌艷,那么可貴。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