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秀蓮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在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結合下,出現(xiàn)了微課等新型教學方法,如使用微課堂和慕課等在線課堂實施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有兩個方面體現(xiàn),一方面豐富了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大大提升了語文教學質量?;趯鴥群蛧H上關于微學習概念研究的綜合比較,對微課設計和特點總結為時間短、內容以一個知識點為主,視頻為輔。受互聯(lián)網時代和“微時代”的影響,微課已成為教師研究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诖?,本文主要通過人教版語文課本的例子,探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微課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微課教學;應用研究
引言:微課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的一種多媒體學習方法,主要組成部分是課堂視頻,其中還包含與該課程主題相關的教案。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微課具有不同于課堂教學的特點—簡明扼要,針對性強,可以廣泛運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并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因為有些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而十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短小精悍,可以用來演示某一方面的知識,使復雜的話題變得更加具體,有效降低高中語文學習的難度,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高中語文微課教學的特點
首先,微課課程教學時間很短。研究表明,優(yōu)秀的微課教學時間相對較短,歐洲神經生物學家得出這一結論—學習單元越小,重復次數(shù)越少,對大腦的學習過程越有利。其次,資源容量小。微課的選擇往往是將知識分解成小的內容點,微課的小容量特點促進了它在互聯(lián)網的傳播,使學習者可以隨時下載并打開微課學習,在閑暇時節(jié)省出一小塊時間,使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這一特點使移動學習成為可能。再次,微課的錄制簡明扼要。微課是一個小的知識點,不能拉長,省略話題,用微課進行教學更加簡明有效;最后,上課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微課學習通常由學生在課后獨立完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隨時開始和停止學習,它激發(fā)了學生自發(fā)學習的興趣,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有效的學習成果。
二、將微課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的可行性措施
(一)借助微課引導學生課前預習,鞏固知識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為了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必須讓學生完整地閱讀課文,并在課前進行良好的預習,即在教師講課前學生獨立閱讀新課內容,以達到初步了解的目的。為了提高預習效果,可以使用微課來介紹課程內容,并在課程開始前分發(fā)帶有學習任務的清單,引導學生完成學習過程。教師應特別強調一系列教學材料中的重難點和考點,并明確闡述微課的主題,重點是學習目標。同時,在微課的最后,教師應當策劃一系列關于該課程主題的問題,以便學生能夠檢測他們在課前所讀的內容。如果他們對某一問題存有疑點,可以回播上一節(jié)微課的視頻,或與其他學生討論,以提高他們對問題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課時,教師可以基于電腦信息技術制作10—15分鐘的微課視頻,學生通過在課前觀看微課視頻,提前了解文言文的文意和故事的發(fā)展,避免在課堂上出現(xiàn)不理解文意而盲目聽講的情況。同時,微課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段落結構和思想內容有進一步了解。
(二)借助微課創(chuàng)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參與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只是基于書本,學生在課堂被動地接收知識,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不愿參與課堂,與課堂處于脫節(jié)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講解語文知識時可以利用微課播放視頻,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回應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教師應根據每節(jié)課的內容制作微課,以視頻和音樂的形式呈現(xiàn)教育內容,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視頻來展示要講的內容,用音樂來營造氣氛,從而營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的單調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課中,課文以文言文形式呈現(xiàn)顯得生硬,在微課中加入《紅樓夢》電視劇關于課文的這一片段,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意,調動課堂積極性。
(三)借助微課豐富教學內容,擴大知識面
語文課程的教學素材主要由課本組成,但課外教學素材的數(shù)量較少,而且課本所容納的知識有限,這意味著學生可獲得的知識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可以通過微課引入課外知識,以豐富教學素材,擴大課堂的教授的知識容量。特別是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講述文章的基本內容,讓學生對文章背后的內容有一定了解,通過微課來展示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材料,或利用課外素材來創(chuàng)造情境。同時在講授課文時學生對課文的不理解或許基于對主人公所處時代的不同,這時通過微課可以拓展舊時代的文化,豐富教學素材。例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一課時,單純講解課文無法使學生深入了解魯迅先生對劉和珍的感情,使用微課可以拓展時代背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發(fā)展的脈絡,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結束語
高中教育中語文學科的橫向性質要求學生除了掌握語文技能,還要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目前,高中語文教學面臨著教學任務繁重、教學時間有限的問題,學生很難將整塊時間用于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微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可以利用零散的學習時間,利用碎片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習者提供知識,充分利用他們有限的時間。在互聯(lián)網時代和 "微時代 "的綜合影響下,微課提供了一種符合我們需求的新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戴孟姣.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課外語文,2022(01):104-106.
[2]趙靖華.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索[J].考試周刊,2021(47):55-56.
[3]楊波.微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08):142-143.
[4]王靜.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價值探索[J].成才之路,201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