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子
《聽見天堂》是根據(jù)意大利盲人音效師米可·曼卡西的真實故事改編的,講述了一名失明孩子如何成為世界一流聲音剪輯師的故事。
意大利男孩米可出生在貧窮的鄉(xiāng)下,但他從小就心懷夢想,想成為一名一流的電影大師??墒乾F(xiàn)實卻有點殘酷,在一次意外中,米可不幸失明,他的人生從此跌進了無窮的黑暗中。
米可成為一名盲童,黑暗的環(huán)境讓米可難以接受,也一度感到十分沮喪,就連活著的動力也被現(xiàn)實中的苦難慢慢消耗。父母為了幫助米可盡快適應現(xiàn)狀,把他送進了當?shù)匾凰と藢W校,在那里米可結(jié)識了很多朋友,他的生活也漸漸有了起 色。
米可偷了學校的錄音機,用來錄制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四季。他用了各種聲音來替換,浴室的水聲模擬雨水滴落在葉子上的聲音,用人的聲音模仿蜜蜂穿梭花叢的聲音等。但他的作品并沒有得到校長的認同,并被嚴厲地訓斥了。
是唐老師的話讓米可重拾信心,“失明并沒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心失明了。音樂家、鋼琴家在演奏曲子的時候,他們總會閉上眼睛,閉上眼睛的那一刻才更能感受到音符的流動,演奏也會充滿力量?!泵卓苫砣婚_朗,“或許眼前的世界是黑暗的,但是我可以用耳朵代替眼睛,讓自己心中的世界重新綻放光芒?!币彩沁@一刻,米可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不只有被看見,還可以被聽見。
在隨后的生活中,感恩的米可發(fā)現(xiàn):“上帝雖然關(guān)上了我的門,但也會為我打開一扇窗?!彼_始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他的熱情也逐漸感染了同學,引導著周圍的人開始正視視力障礙者的夢想與能力。米可昔日的同學、朋友也沒有因為他的失明而排斥 他。
電影情節(jié)很感人、很勵志,也很治愈。失明或許是不幸的,但是電影并沒有過度敘述這個話題,反而選擇用童趣作為這部電影的主基調(diào)。電影唯一的矛盾沖突人物是盲人學校校長,同為盲人的校長早已習慣安于現(xiàn)狀,向現(xiàn)實妥協(xié)。他無法理解孩子們對光明和顏色的渴望,他犯了很多成年人都會犯的錯誤,將規(guī)矩和框架束縛在孩子的身上。在校長的眼中,孩子們就該好好去當一名紡織工,不要總是突發(fā)奇想搞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當遇到他無法說服和改變的學生米可時,他只想把米可趕出學校,避免帶“壞”其他的孩子。校長這個人物的觀念,也代表了很多人對盲人、對孩子的刻板印象。
如果筆者用貝多芬的故事來激勵深陷泥淖中的人,可能會讓人覺得“高高在上”,那么米可的故事呢,有沒有激起一些你對夢想的追求與渴望?因為心懷夢想,米可的人生過得如此多彩且充滿韻味,那么再大的不幸也不是無法逾越的。小米可的故事讓筆者看到:無論何時何地何事,請多一點自信,多一分堅持,夢想或可實現(xiàn)。
《聽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