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軍
1933 年1 月9 日,故宮博物院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文物南遷。相較來說,南遷的只是占比極少的珍品。大部分故宮文物,還是留在后來淪陷的北平。
1937 年11 月,國民政府行政院給故宮博物院寄來訓令,要求“應于可能范圍內(nèi),盡力維持”。
北平淪陷之后,由于經(jīng)費無著,經(jīng)請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同意,自1937 年10 月起,故宮接受偽北平地方維持會每月發(fā)給的維持費1 萬元。隨即而來的院長更迭事件,讓維持費發(fā)生了變故,僅發(fā)原來的一半。經(jīng)費緊張,故宮職員生活費只能打折發(fā)放。
1942 年6 月30 日,偽華北政務委員會任命祝書元代理故宮博物院院長。7 月1 日,祝書元上任之際,就聲明“是奉命維持,并非接收”,因此并無交接儀式。淪陷期間,故宮照常開放,書畫、古籍依然重印、出售,文物整理工作照舊進行。期間,不僅點驗完畢了所有留北平文物,故宮博物院還啟封了10 年前在“故宮院長易培基盜寶案”中被法院封存的文物箱件。由于經(jīng)費緊張,像養(yǎng)心殿原狀恢復等工作只得暫緩辦理,但對殘破嚴重的故宮御茶膳房、南大庫等,還是進行了修繕。這些離不開祝書元的支持。
坊間傳言,淪陷期間故宮大量珍貴圖書為日偽所毀。寫于1945 年6 月的《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歷變八年簡略報告》透露了圖書風波始末:
日軍曾先后兩次到故宮太廟圖書館檢查。第一次是1938 年6月,運走新書、雜志并撕毀10985冊。第二次是1939 年3 月,拿走雜志37 冊。據(jù)故宮方面的報告,這些新書、雜志主要是因為宣傳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等而遭難,“原藏舊籍部分完整無損”。
日方還曾向故宮索取皇家輿圖。1937 年10 月25 日,偽北平地方維持會顧問武田熙和喬川時雄,強行借走故宮博物院文獻館所藏車臣汗部所屬各旗游牧地圖。經(jīng)故宮方面交涉,4 天后送還。1939 年10 月12 日,北平偽政府又索取該地圖和蒙古公田游牧地界站路圖,并將其交給關東軍,作為軍事之用,直到第二年4 月才將原件交回。
淪陷期間,故宮部分場所被日軍所征用。先是1939 年六七月間,日軍擬借用故宮附近南池子大街南口的皇史宬及北上門東西連房。當時,日軍已派人到皇史宬內(nèi)測量,后因故宮方面的據(jù)理力爭而作罷。但最終,皇史宬還是被偽華北電業(yè)公司借用。
1945 年1 月和2 月,日軍不斷將軍用物資向北京城內(nèi)轉(zhuǎn)移。日軍1821 部隊于2 月15 日強行占用了故宮神武門北的大高玄殿。幸運的是,故宮工作人員事先將殿內(nèi)所存檔案和瓷花盆等搶運出去,避免了文物損失。
1943 年8 月,偽華北政務委員會應日方要求,通令各機關收集銅類,以供日本人制造武器彈藥之用。也就是在這時,故宮的66 座大銅缸被征收。
故宮的銅缸,本置于各建筑物之前,作貯水消防之用。日方覬覦這批銅缸為時已久。收集令下發(fā)后,故宮方面為了應付日偽機關,收集散置于各院落的廢銅2095 斤。
但日方所需不止于此。為了減少損失,故宮找出稍有破損的12 件銅缸、銅墩,準備獻納。日軍1400 部隊也派人前來查看銅缸情形,準備起運。
奇怪的是,起運日期一拖再拖。在一次會議上,日本人黑柳當眾披露軍方意圖:軍方覺得故宮所存銅缸甚多,如今僅獻出破銅缸12 件,對此十分失望。為完成收銅40 萬斤的任務,黑柳直接找到祝書元,希望故宮方面將大量銅缸獻出。但祝書元表示,故宮銅缸均編號登冊,屬于古物范圍,院方負有典守責任,不能自由處置。
將黑柳支走后,故宮方面緊急預籌對策。最終,偽華北政務委員會令故宮方面獻出無款識不能斷定時代的54 座銅缸,以及無款識銅墩3 尊。從1944 年6 月19日起,66 座大銅缸等被日軍陸續(xù)運走。
抗戰(zhàn)勝利后,故宮曾派員追繳,最終,幸存的部分銅燈亭、銅炮、銅 缸于1946 年3 月15 日被運回故宮。
8 年淪陷時期,北平故宮文物得以保全,全體留守職工功不可沒。其中,故宮總務處處長張庭濟和曾任故宮文獻館館長的沈兼士不可不提。
1934 年,畢業(yè)于北大英文系的張庭濟應故宮理事會理事長蔡元培之邀,出任故宮博物院秘書,后為總務處處長,1938 年擔任故宮博物院代理院長。張庭濟的兒子張我良回憶:
日本人打來以后,漢奸政府為了進行某慶典活動,準備把故宮的一些宮燈拿出去。他(張庭濟)就不同意,他說凡是故宮里面的東西,不能有一樣東西拿出宮外。經(jīng)過他的堅持,當時留在宮里的東西,沒有被他們拿到外面去。
1925 年,故宮博物院成立,沈兼士先后擔任文獻部主任、文獻館館長??箲?zhàn)中,沈兼士滯留北平,秘密進行抗日活動,后因暴露而于1942 年潛出北平??箲?zhàn)勝利后,沈兼士被任命為教育部平津區(qū)特派員,負責包括故宮在內(nèi)的平津區(qū)文教單位的接收事宜。1946 年1 月22 日,德國禪臣洋行經(jīng)理楊寧史將自己收藏的200 多件古代銅器、兵器獻納給故宮博物院,由沈兼士主持接收;代表中方接收被日本人掌控的《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有關圖書檔案的,也是沈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