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志遠
動畫片《黑貓警長》中有一集《吃丈夫的螳螂》,里面講述了這樣的劇情:雄螳螂與雌螳螂在大家的祝福聲中步入了婚姻殿堂,而雄螳螂?yún)s在新婚之夜慘死于房中;黑貓警長來到現(xiàn)場勘查情況,最后發(fā)現(xiàn),殺死并吃掉雄螳螂的正是他心愛的太太——雌螳螂,而這也是它們愛情的證明;得知真相的黑貓警長公布了雄螳螂留下的遺書,當場宣布雌螳螂無罪。
對于觀看動畫片的小朋友來說,這個故事簡直讓人三觀崩塌,雄螳螂遺書中那句“媽媽也是吃掉爸爸才生下我的”更是難以磨滅的童年陰影。其實,這是昆蟲種群當中一種常見的繁衍方式,而且,不少昆蟲的繁衍方式比螳螂更加“慘烈”。
在許多昆蟲的交配過程中,雄性會被雌性殺死并吞食,成為孕育新生命的養(yǎng)分。這種現(xiàn)象也被稱作“種內(nèi)相食”。
雌性昆蟲為什么要吃掉雄性昆蟲呢?對雌性昆蟲來說,想要與自己結(jié)合的雄性本就是送上門來的“見面禮”,如何處置,全憑自己怎么想——遇到討厭的就直接吃掉,完全不給對方交配的機會;遇到感覺一般的,就等交配完后再吃掉,并且留下一些未受精的卵給更心儀的對象。
面對強勢的雌性,部分雄性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昆蟲學家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超過半數(shù)的雄性赤背蛛會在交配時主動請求雌性吃掉自己,它們會扭轉(zhuǎn)身體,把自己往雌蛛的嘴邊湊。雄蛛主動獻身的行為也并非無意義的犧牲,在被雌蛛吞食的過程中,雄蛛依然可以進行交配,讓更多的卵受精,繁衍更多后代。
不過,也有部分雄性難以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想平安活著。部分雄性發(fā)現(xiàn),既想交配又想保命,選好對象是關(guān)鍵,比起餓到眼冒綠光的,選擇剛吃飽飯的雌性能明顯提升自己的存活概率。領(lǐng)悟了這個道理之后,雄性開發(fā)出一套保命秘籍:遇到饑餓狀態(tài)的雌性就趕緊跑路,遇到飽腹狀態(tài)的雌性就去“表白”。如果遇到了心儀的雌性,可它又很餓,那就綁一只比自己弱的雄性去當“炮灰”,等雌性吃飽了再與它交配。
還有些雄蜘蛛,它們的實力比雌性強,更偏愛用“霸王硬上弓”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它們會在交配前“從天而降”,以極快的速度用蛛絲把雌性的前后腿綁住,趁雌性奮力掙扎時完成交配并逃之夭夭。昆蟲學家已經(jīng)在30多種蜘蛛上發(fā)現(xiàn)了這種行為,顯然,這已經(jīng)是“渣男”們慣用的伎倆。
種內(nèi)相食并非昆蟲的專屬行為。事實上,許多動物族群中都存在互相殺戮的現(xiàn)象。
比如,看似天真無邪的鳥兒就或許曾經(jīng)親手殺害過自己的兄弟姐妹。引發(fā)鳥類間同類相食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短缺,當食物無法保證所有的雛鳥都可以填飽肚子時,巢中的雛鳥就要互相廝殺,到最后,只有最為強壯、健康的一兩只雛鳥才能活下來。所以,我們今天能看到的飛鳥,基本上個個都是“窩中龍鳳”,它們幼年期斗爭的血腥程度堪比一部宮斗劇。
帶魚種群中也有類似的行為。帶魚雖然身材小,脾氣卻很大,甚至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每當帶魚饑餓的時候,它就會撕咬周遭的帶魚,對方也會不留情面地撕咬回來,兩條帶魚就這樣互相搏斗,直到一方死亡才肯罷休。漁民由此總結(jié)出了“帶魚兩頭紅,一連十八條”的捕魚口訣,意思是說,只要有一條帶魚咬上了鉤,受了傷,周遭的帶魚就會認為它失去了戰(zhàn)斗力,忙不迭地撲上去撕咬它的尾部,繼而一同被拉拽上來。
大多數(shù)動物間的同類相食都是由“吃不飽飯”引起的,但對于部分極其兇猛的肉食性動物而言,同類相食更像是一種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例如:鯊魚在食物充裕的情況下,有時也會撕咬受傷的同伴,直至對方斃命為止;蝎子、蜈蚣會趁著同類產(chǎn)卵前去大開殺戒,不僅將成蟲與卵全部吃掉,還會占據(jù)巢穴,不再回原來的家。生物學家推測,這類舉動或許是為了盡可能減少自己活動范圍內(nèi)的同類數(shù)量,以確保自己可以高枕無憂地生活。
同類相食往往是同類間相互爭斗的結(jié)果,大多以其中一方的死作為結(jié)束。然而,在臺灣木蠊身上,這套理論是說不通的。雄性木蠊與雌性木蠊會互相啃咬對方的翅膀,直到翅膀被啃食殆盡為止,失去翅膀的雌雄木蠊就像是完成了結(jié)婚典禮一般,從此共度一生。
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界,這種純愛劇一般的故事顯得很不真實。昆蟲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研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假設(shè):雌雄木蠊互啃翅膀的行為,很可能是將對方“綁上賊船”的手段。
首先,對木蠊來說,進入繁殖階段的它們會在朽木中生兒育女,度過余生。翅膀不僅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還會阻礙木蠊在朽木內(nèi)自由移動,滋生霉菌與寄生蟲,吃掉它反而是一種不錯的處理辦法。其次,失去翅膀的木蠊再也無法飛翔,自然也就無法離開自己賴以為生的朽木,哪怕有心“出軌”,也很難尋覓到新歡??傊c同樣失去翅膀的“愛人”共度余生才是木蠊的最佳選擇。
同類相食是自然界中一種很有趣的現(xiàn)象,我們很難界定它的好壞。這種源自史前掠食動物的習性的確殘忍無情,但它又處處透露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真理:物種的進化不僅發(fā)生在與其他物種的摩擦之中,其內(nèi)部競爭也是驅(qū)使整個物種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