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玉玲?黃美玲
【摘要】明貶實褒,是一種常用的表達方式,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貓》和《白鵝》,都采用了這種方式來表達情感。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在單元習作中運用這種表達方式來寫動物朋友。
【關(guān)鍵詞】明貶實褒;作文;教學;動物
明貶實褒,是一種常用的表達方式。明貶實褒中的“貶”指壓制、貶低,“褒”指褒揚、抬高,意思是表面上看起來是貶低,實際上是表揚、夸贊。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精讀課文《貓》、《白鵝》及閱讀鏈接《白公鵝》,都采用了明貶實褒的方式來表達情感。這種方式不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還能恰當?shù)乇磉_出對事物的喜愛之情,使情節(jié)多變,形成鮮明對比,讓人印象深刻。這種方法能否運用到這個單元的習作教學《我的動物朋友》中去呢?當然能!運用得當,還能使習作別具一格呢!那么,如何指導(dǎo)學生在本單元的習作中用明貶實褒的方法來寫動物呢?
一、聚焦單元,明確要求
本單元的主題是“作家筆下的動物”,語文要素是“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這個單元的三篇課文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方法都不一樣,從多角度、多方位地提供了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寫作方法,如《白鵝》一文,就是借用反語、明貶實褒的方法來表達感情的。習作“我的動物朋友”同樣圍繞“表達對動物的感情”設(shè)計,要求“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試著寫出特點”,這是對單元語文要素的進一步落實。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寫動物的,習作也是圍繞動物來寫,學生可以從課文的學習中掌握多種寫動物的方法。如果教師能在閱讀教學時有意識地指向習作教學,對于本單元的習作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本單元的習作創(chuàng)設(shè)了三種不同的情境(如圖),同時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這樣一來,對動物特點的表現(xiàn)便指向了外形、生活習性等不同角度,需要根據(jù)情境選擇寫作的側(cè)重點。教師只有把目光真正聚焦在單元目標上,明確了單元的語文要素、教學要求,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
二、依托課文,讀寫結(jié)合
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學生以前不曾接觸過,不可能一學就會。教師教學課文時,可以結(jié)合語文園地“交流平臺”的內(nèi)容開展教學?!敖涣髌脚_”圍繞“明貶實褒”的表達方法呈現(xiàn)了課文和閱讀鏈接中的三句話,旨在引導(dǎo)學生在說話和習作的時候,試著運用這樣的方法表達出對人物或事物的感情。閱讀教學時,我們除了讓學生認識并理解明貶實褒這種表達方式,還應(yīng)進行遷移運用訓練,即課堂小練筆。
老舍先生在《貓》這篇課文中用明貶實褒的方式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又描述了它種種惹人喜愛的舉止情態(tài)。這跟我們以前學過的寫動物的文章都不一樣。這樣寫不但不使人覺得貓古怪,反而顯出了貓的可愛,更顯出了老舍對貓的親昵。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可以設(shè)計這樣的小練筆:“仿照課文明貶實褒寫貓的性格的方法,用幾句話寫一寫你喜歡的一種動物的性格。”通過練習,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怎樣寫才算得上是明貶實褒。
豐子愷先生的《白鵝》多處用了明貶實褒的方法,如:“好一個高傲的動物!”說白鵝“高傲”,看起來是貶義,貌似不喜歡白鵝,但字里行間流露出的都是對白鵝的喜愛。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這樣設(shè)計小練筆:“請你仿照課文用明貶實褒寫鵝的表達方式,用一段話寫一種你喜愛的動物的特點?!边@次練習是對《貓》這篇課文練筆的延續(xù)和提升,學生熟悉并掌握了這種表達方式,在單元習作中才會有意識地運用這種方式來寫動物。
我們來看一位同學寫的《貓咪小小》作文片段:“小小是名副其實的‘粘人精’。在家里,常常是我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像個跟屁蟲似的……”“粘人精”明明是貶義的,可是我們一讀就能感受到她對貓咪小小無比喜愛的感情,還覺得寫得特別有趣。這正是明貶實褒表達情感的“魔力”體現(xiàn)!
三、明貶實褒,寫好動物
有了閱讀教學時的片段訓練,在單元習作教學中運用明貶實褒的方式來寫動物就變得輕而易舉了。當然,我們的目的是寫好動物,寫出動物的特點,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是為寫作服務(wù)的,不能為了寫作而寫作,否則就本末倒置了。也不是說這次習作一定得用上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在需要的時候自然而然地運用,才顯得自然無痕,妙不可言。怎樣寫好喜歡的動物呢?
(一)觀察動物,了解習性
面對身邊熟悉的動物,我們要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若是對要寫的動物進行了連續(xù)、細致的觀察,就會對它的外形、生活習性、性格等了然于胸,下筆時既能寫出該動物的特點,又能做到與眾不同。例如,同樣是寫小貓吃魚,有學生這樣寫:“小貓立刻撲過去,捧起小魚,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彼谩皳?、捧、吃”等詞將小貓吃魚的連續(xù)性動作寫了出來。也有同學這樣寫:“我悄悄扔給小貓一條小魚,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到魚身上,一口把小魚吞進了肚子里?!睆摹把咐撞患把诙畡荨蹦芨惺艿叫∝垊幼鞯难杆伲巴獭弊直憩F(xiàn)了小貓狼吞虎咽吃魚的樣子。沒有對小貓細心的觀察,怎會寫出如此生動的語句?倘若把這個句子變一變,用上明貶實褒的語言表達喜愛之情,應(yīng)該怎么變呢?可以在句(下轉(zhuǎn)第36版)
(上轉(zhuǎn)第33版)子前加上“小貓是名副其實的吃貨。”或在結(jié)尾加上“真是只饞嘴貓呀!”這樣寫不僅有了對小貓的動作描寫,還有了人的情感在里面了。因此,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對喜愛的動物做長期細致的觀察,對它的各方面特點了如指掌,寫起來便能妙筆生花、形神兼?zhèn)淞恕?/p>
(二)如何褒貶,心中有數(shù)
我們想寫的動物有各種各樣的習性和特點,到底寫它的哪個方面?我們想褒揚它的什么、貶低它的什么?在什么地方用上明貶實褒的方式?用什么樣的語句表達出對它的喜愛之情呢?……這些要先想好喲!動物也和人一樣,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抓住它令自己不滿意的地方用富有人情味的語言去“貶”它,將自己喜歡的地方使勁兒褒揚,這樣一來,貶什么褒什么,何處貶、何處褒,早就心中有數(shù)了。一篇習作,不可能從頭到尾都是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只需在恰當?shù)牡胤角擅畹剡\用一下這種表達方式,就能體現(xiàn)出表達方式的變化,還能使人眼前一亮。請看一位同學寫烏龜阿發(fā)的一段話:“阿發(fā)是個不折不扣的‘悶’家伙。我把它抱出來放在客廳地面上,想讓它陪我玩一會兒,沒想到這家伙往客廳一趴,四條腿和腦袋全縮到殼里,像塊石頭一樣一動也不動……”從“‘悶’家伙”可以感受到作者不怎么喜歡烏龜阿發(fā),不過聯(lián)系她的上下文就能知道作者其實很喜歡阿發(fā),她只是在這一段用了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讓整篇習作表達情感的方式更豐富了。
(三)根據(jù)需要,寫出特點
本單元的習作是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寫作,不同的情境側(cè)重的動物特點是不同的。第一個情境是想請小伙伴們幫忙尋找丟失的羊,這時要強調(diào)的是小羊的外形特點,便于他人第一時間找到并認出這只小羊。第二個情境設(shè)計的是全家要外出旅行,請鄰居幫忙喂養(yǎng)小狗,這時要多介紹小狗的生活習性。第三個情境是請同學收養(yǎng)自己的小貓,應(yīng)重點介紹這只小貓的可愛、有趣之處,以便同學認可它、樂意收養(yǎng)它。
學生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設(shè)情境,如請鄰居幫忙養(yǎng)金魚一周、在小區(qū)丟失了一只小狗要請人找回來、送一只鸚鵡給表姐告訴她怎么養(yǎng)……情境不同,側(cè)重點不同,因此不需要把動物的各個方面都寫出來,情境中側(cè)重的是什么就寫什么,這樣才不會偏離重點。
四、加強互評,完善習作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評價建議中提出:“應(yīng)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jié)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彼哪昙墝W生已經(jīng)掌握了修改習作的一些方法,本次習作評改的要求,教材中亦有明確:“寫完后,同桌互相評一評,看看是否根據(jù)需要寫出了動物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完成習作初稿后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互評的環(huán)境和機會,通過同桌之間的相互評價再次修改習作內(nèi)容,讓動物的特點更加突出,習作表達更加清晰。學生在評價與互評中學習了同桌習作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了自己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再根據(jù)同桌的評價,結(jié)合自己的不足進行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這樣,學生的習作才能越改越好,習作能力、評價能力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綜上所述,明貶實褒是第四單元課文中學習的一種新的表達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將讀與寫結(jié)合起來,便能真正地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掌握好這種表達方式,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小學語文[M].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義務(wù)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M].語文四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4]吳忠豪,薛法根.小學語文名師文本教學解讀及教學活動設(shè)計[M].四年級(下冊).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2.
(責任編輯:洪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