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黎明,代君婧
(荊門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 荊門 448000)
火法煉銅過程中產(chǎn)生的煙塵中,銅品位較低,雜質含量大,如直接返回火法處理會降低熔煉系統(tǒng)處理精礦的能力,影響粗銅質量,且有害雜質的循環(huán)積累還會影響生產(chǎn)操作,使得煙塵率增大,引起爐況惡化。由于煉銅煙塵中不僅含Cu、Zn、Ni、Co等有色金屬,同時含In、Ge、Re等稀有元素,利用價值極高,國內(nèi)許多企業(yè)都采用濕法工藝處理含銅煙灰。
銅煙灰成分復雜,物相組成波動較大,難有統(tǒng)一的處理方法。目前主要工藝大致可分為三種:(1) 選冶聯(lián)合法[1],煙灰經(jīng)酸浸、固液分離后,浸出液經(jīng)鐵屑置換沉銅,濾液經(jīng)氧化除鐵、濃縮結晶制備硫酸鋅;浸出渣通過選礦得到銅精礦。該方法得到鋅、銅的總回收率高,可大大減輕后續(xù)工藝除雜的壓力,但產(chǎn)品純度較低;(2)火法-濕法聯(lián)合法[2],該方法的基本流程為稀酸浸出—置換沉銅—氧化中和除鐵—濃縮結晶生產(chǎn)硫酸鋅,火法處理酸浸渣—電解沉鉛—精煉陽極泥得鉍。該法對原料適應性強,經(jīng)濟效益明顯,但與前者存在相同問題;(3)全濕法處理工藝[3],其回收銅、鋅的工藝與前者相同,浸出渣則采用碳酸氨轉化、硝酸或硅氟酸溶解回收浸出渣中的硫酸鉛,該工藝能耗低,污染少,但鉛的回收率較低,適合處理含鋅、鉛較高的銅煙灰。綜上所述,煙灰處理工藝根據(jù)原料成分,從銅煙灰中回收有價金屬,有利于充分利用二次資源,節(jié)能降耗,減少環(huán)境污染,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經(jīng)濟效益和環(huán)保效益。
本文以火法煉銅煙灰為原料,采用濕法工藝,研究了浸出及萃取工藝參數(shù)對銅回收率的影響,并確定了最佳工藝參數(shù)。
試驗以浙江某公司所產(chǎn)冶煉煙灰為原料,對其進行X射線衍射分析及化學成分分析,如表1及圖1所示。
表1 含銅煙灰主要化學成分 單位:%
圖1 含銅煙灰XRD
由表1可知,銅煙灰的主要金屬為銅和鋅,可加以回收利用;由X射線衍射分析可知,銅以堿式氯化銅的形式存在于煙灰中,可溶于酸溶液;鋅以磷酸鋅的形式存在,可直接在水中溶解,因此,可采用硫酸浸出使二者由固相轉化至液相中;鎳、鋁、錳、鈉等以氧化物形式存在,是浸出過程中除銅、鋅外的主要耗酸物質。
含銅煙灰經(jīng)硫酸浸出及固液分離后,浸出渣經(jīng)火法回收鉛、錫等金屬,浸出液進萃取工序實現(xiàn)銅、鋅分離,含銅反萃液進電積工序生產(chǎn)電解銅,富鋅萃余液經(jīng)除鐵、置換等除雜工序后,回收鋅產(chǎn)品。由于浸出液中不僅含有銅、鋅,還含有鎳、鐵、鎘等雜質離子,若采用鐵粉置換的方式生產(chǎn)海綿銅,不僅會降低銅回收率,置換過程中也會引入大量雜質離子,降低產(chǎn)品質量。萃取法不僅能高效富集銅離子,還可以避免雜質離子對產(chǎn)品質量的干擾。該工藝生產(chǎn)流程短,輔料消耗低,環(huán)境污染少,可充分回收煙灰中的有價金屬,具有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銅煙灰處理工藝流程圖
1.3.1 浸出試驗
每次稱取100 g礦樣放入1000 ml燒杯中,加入相應條件下的試劑,置于數(shù)顯智能控溫磁力攪拌器,自加熱起開始計時,浸出過程保持溫度恒定,達到浸出終點時停止加熱及攪拌,礦漿經(jīng)真空抽濾固液分離,浸出渣經(jīng)水洗至濾液顏色不再變化后,置于干燥箱中烘干,通過ICP-AES分析其化學組成。
浸出過程中的主要化學反應為:
FeO+H2SO4=FeSO4+H2O
NiO+H2SO4=NiSO4+H2O
Na2O+H2SO4=Na2SO4+H2O
MnO+H2SO4=MnSO4+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CdO+H2SO4=CdSO4+H2O
2Cu(OH)Cl+H2SO4=CuSO4+CuCl2+2H2O
PbO+H2SO4=PbSO4+H2O
銅浸出率的計算式如下:
1.3.2 萃取及反萃試驗
萃?。恒~萃取試驗在分液漏斗中進行。按一定的比例要求,用量筒量取有機溶劑和浸出料液分別加入燒杯中,攪拌器勻速攪拌一定時間后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相,水相及有機相送檢。
銅萃取的主要反應機理如下[4]:
2RH+CuSO4=R2Cu+H2SO4
反萃是將負載有機相與反萃劑混合,攪拌混合后靜置分相,水相及有機相送檢。
反萃的主要反應機理如下:
R2Cu+H2SO4=2RH+CuSO4
試驗設備:JB-5374-91型分析天平、101-3型干燥箱、SZCL-2A型數(shù)顯智能控溫磁力攪拌器、SHZ-3(III)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溫度計、1000 ml燒杯。
試驗試劑:硫酸(AR)、萃取劑Lix984N。
2.1.1 浸出時間的影響
取樣100 g,控制浸出條件為:液固比5∶1,溫度65 ℃,初始硫酸濃度為2 mol/L,攪拌速率200 r/min,銅、鋅浸出率隨浸出時間的變化如圖3所示。
圖3 銅、鋅浸出率隨浸出時間變化趨勢
由圖3可知,浸出時間從20 min延長至90 min,Cu、Zn浸出率隨浸出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提高,90 min時浸出率達90%以上,繼續(xù)延長浸出時間,浸出率開始呈現(xiàn)緩慢增加的趨勢。這是由于前期酸濃度較高,反應速度快,隨著浸出時間的延長,硫酸被消耗導致濃度降低,反應逐漸趨于平緩。綜合考慮銅、鋅的回收率,確定浸出時間為90 min為宜。
2.1.2 浸出溫度的影響
取樣100 g,控制浸出條件為:初始硫酸濃度2 mol/L,液固比5∶1,浸出時間1.5 h,攪拌速率200 r/min,銅、鋅浸出率隨浸出溫度的變化如圖4所示。
圖4 銅、鋅浸出率隨浸出溫度變化趨勢
由圖4可知,隨著浸出溫度的升高,銅浸出率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趨勢,在65 ℃時浸出率達最高值,溫度高于65 ℃時,隨著溫度的升高,銅浸出率反而降低,這是由于在高溫下,亞鐵離子氧化水解,形成氫氧化鐵膠體,溫度越高,膠體的穩(wěn)定性越強。膠體吸附已溶解在水中的銅離子[5],使得銅離子濃度降低;不僅如此,膠狀物的析出還會大大增加過濾難度,因此,綜合考慮能耗及回收率,浸出溫度在65 ℃為宜。
2.1.3 初始酸度的影響
取樣100 g,控制浸出條件為:浸出溫度65 ℃,浸出時間1.5 h,液固比5∶1,攪拌速率200 r/min,銅、鋅浸出率隨初始酸度的變化如圖5所示。
圖5 銅鋅浸出率隨初始酸度的變化趨勢
由圖5可知,由于硫酸濃度增加時,H+濃度增大,其與煙灰顆粒表面接觸發(fā)生反應的概率也越大,有利于銅、鋅浸出,因而銅、鋅浸出率均隨硫酸濃度的增大而明顯提高,二者之間的差距逐漸縮??;硫酸濃度在2 mol/L時,銅、鋅浸出率均已達到90%以上。隨著反應的進行,H+不斷被消耗,浸出液pH值逐漸增大,溶液酸度的降低可能造成鋅、鎘等離子水解沉淀;而硫酸濃度過大時,煙灰中的銅、鋅化合物可能被難溶反應產(chǎn)物PbSO4包覆而無法與酸接觸,影響銅、鋅的浸出[6]。本次試驗中,綜合考慮生產(chǎn)成本及回收率,初始酸濃度選擇2 mol/L為宜。
2.1.4 液固比的影響
取樣100 g,控制浸出條件為:溫度65 ℃,浸出時間1.5 h,初始硫酸濃度2 mol/L,攪拌速率200 r/min,銅、鋅浸出率隨液固比的變化如圖6所示。
圖6 銅浸出率隨液固比變化趨勢
由圖6可知,隨著液固比的增加,銅浸出率逐漸提高,這是由于液固體積質量比較低時,液固多相反應進行不充分,反應產(chǎn)物易呈漿狀;液固比提高后,反應物中H+絕對數(shù)量加大,液固多相反應更充分,有利于銅的浸出。液固體積質量比大于5∶1后,銅浸出率變化不大,說明此時浸出反應已比較完全,繼續(xù)增加液固比對于銅的浸出率提高并無多大益處,且從工業(yè)生產(chǎn)的角度考慮,也會增加設備能耗。綜合考慮,確定最佳液固體積質量比為5∶1。
通過以上單因素條件試驗,確定的煙灰的最佳浸出條件為:液固比5∶1,浸出時間1.5 h,溫度65 ℃,初始酸濃度為2 mol/L。在此條件下浸出,浸出渣主要成分如表2所示。
表2 煙灰浸出渣主要成分 單位:%
試驗所用萃取劑為Lix984N,其萃取的適宜pH值范圍為2.0~2.5[7-8],因此,試驗中對浸出液進行了調節(jié)pH值的預處理。
2.2.1 混合時間對銅萃取率的影響
浸出液為硫酸體系,銅離子濃度7~13 g/L,取浸出液100 ml,試驗有機相組成為20%Lix984 N+80%煤油(體積百分比),O/A=1.5∶1,有機相與浸出液混合后用攪拌器攪拌,一次萃取。銅萃取率隨萃取時間的變化如圖7所示。
圖7 銅萃取率隨萃取時間變化趨勢
由圖7可知,1~3 min內(nèi),隨著萃取時間的延長,銅萃取率逐漸增大,超過3 min時,繼續(xù)延長混合時間,銅萃取率并無明顯變化,表明此時有機相和水相已達到平衡,繼續(xù)延長時間反而會增加能耗。因此,萃取時間取3 min為宜。
2.2.2 相比對銅萃取率的影響
每組試驗取浸出液100 ml,萃取條件為:萃取劑濃度為20%,攪拌時間3 min,浸出液pH值1.5~2.0,一次萃取,銅萃取率隨相比的變化如表3所示。
表3 銅萃取率隨萃取相比的變化
由圖6可知,銅萃取率隨著相比的增大而逐漸提高;O/A由1增大至1.5時,銅萃取率增加幅度較大,由1.5增加至2.5,銅萃取率增加幅度為1.3%,考慮到相比的增加會加大能耗,選取O/A=1.5∶1為萃取相比。
2.2.3 萃取劑濃度對銅萃取率的影響
每組試驗取浸出液100 ml,萃取條件為:O/A=2∶1,攪拌時間3 min,浸出液pH值為1.5~2.0,一次萃取,銅萃取率隨萃取劑濃度的變化如圖8所示。
圖8 銅萃取率隨萃取劑濃度的變化趨勢
由圖8可知,有機相中萃取劑的濃度越高,銅萃取率也越高,萃取劑的濃度為20%時,銅萃取率已達到約97%,繼續(xù)增加濃度,萃取率變化緩慢。萃取劑濃度的增加使得有機相黏度增大,流動性變差,分相時間變長,且夾帶量加大,不利于萃取過程的進行[9]??紤]到浸出料液的具體情況,當萃取劑濃度達到20%,銅的萃取已能達到較為理想的萃取效果,因此,本次試驗中有機相濃度取20%。
綜上所述,以Lix984N為萃取劑對硫酸體系浸出液萃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有機相20%Lix984N+80%煤油,萃取時間3 min,相比O/A=1.5∶1。
2.2.4 反萃
以硫酸溶液為反萃劑,濃度為180 g/L,反萃有機相:水相為3∶1,對最佳條件下的負載有機相進行反萃,反萃液中的銅濃度達35~40 g/L,氯離子濃度控制在50 mg/L以下,能滿足后續(xù)生產(chǎn)工藝的要求,主要成分如表4所示。
表4 反萃液主要成分及pH值
(1)以硫酸作為浸出劑處理含銅煙灰,可溶出其中的銅、鋅,實現(xiàn)煙灰的綜合回收利用。
(2)浸出過程中,浸出時間、溫度及液固比對浸出率的影響較大,在初始酸濃度為2 mol/L,浸出溫度65 ℃,液固比5∶1,浸出1.5 h的條件下,浸出效果最好,銅、鋅最高浸出率均可達到90%。
(3)采用Lix984N作為萃取劑能夠高效富集銅離子,實現(xiàn)浸出液中銅、鋅離子的有效分離;萃取時間、萃取相比及萃取劑濃度是影響銅萃取率的重要因素;萃取的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有機相組成20%Lix984N+80%煤油,萃取相比O/A=1.5∶1,萃取時間3 min,在此條件下,一次萃取的萃取率達97%;以180 g/L的硫酸為反萃劑,有機相∶水相=3∶1對負載有機相進行反萃,反萃液銅及雜質離子濃度可達到后續(xù)工藝生產(chǎn)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