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期間,屏幕里滿是谷愛凌。我一邊熱烈地追看她的比賽,一邊又看了遍電視劇《俗女養(yǎng)成記》。
《俗女養(yǎng)成記》里,故事剛開始,39歲的陳嘉玲已陷入人生瓶頸期。工作上,她一人在大城市打拼二十多年,表面是秘書,實際像保姆,上到安排老板吃飯,下到幫老板情人看房,都要伺候到位。生活上,她有一段談了四年多的寡淡感情,男友媽媽常插手他們的生活,試圖把她改造成一個“聽話的媳婦”。
她的人生,好像無數(shù)個城市“俗女”縮影:沒錢、沒房、沒結(jié)婚,經(jīng)常在自信與自棄之間打轉(zhuǎn)。
沒演幾集,陳嘉玲就辭了職,分了手,一無所成地回到鄉(xiāng)下老家,那是普通、俗氣卻有著人間煙火氣的家。家人對落敗歸來的陳嘉玲毫無保留地接納,屋檐下,奶奶、媽媽、陳嘉玲三代“俗女”湊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時代在女性身上留下的印記,也看到了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
奶奶是家里最年長的女性,當了幾十年的陳家好媳婦,對于失敗的孫女,她是介紹相親最起勁的人,但也暗暗羨慕新時代年輕人可以不結(jié)婚。她喜歡哼唱《純情青春夢》里的一句詞:查某人(女人)嘛有自己的愿望。奶奶的愿望是什么呢?直到去世前,她才告訴孫女:希望骨灰被撒在汪洋里,從此自由自在,不再是別人口中的醫(yī)生娘、頭家嬤、陳媽媽,也不再是某人的老婆、媽媽、婆婆、阿嬤,而是原本的自己,曾經(jīng)被喚作“阿月”的李月英。
女主角的媽媽賢惠能干,13歲就去工廠打工,文化程度停留在小學(xué),她不想女兒走上和她一樣的路,以前總兇兇地逼女兒讀書。女兒不是學(xué)霸,只考上了大學(xué)冷門專業(yè),媽媽說,“書讀成這樣,媽媽已經(jīng)覺得你很棒了。接下來只要平安健康,就夠了?!边@不是一句安慰,十幾年后,當女兒孑然一身地歸家,惶恐于讓媽媽失望,她的回應(yīng)依然很柔軟,“你不會失望,我就不會失望?!边@位一輩子囿于家庭的女性,也許有過自我實現(xiàn)的渴望,但她從沒把這種遺憾強加于下一代,她全然地接納自己的生活和孩子。這種綿長的溫柔與篤定,讓她身上帶著動人的光芒。
陳嘉玲戲份更不用說,回到鄉(xiāng)下,就逆襲了嗎?當然不。她買了一間小屋,轉(zhuǎn)職做了導(dǎo)游,和一個不帥的男人吵吵鬧鬧地在一起。在世俗意義上,這不算“成功”,但她過上了坦然的生活,擁抱了普通的自己,放下了社會標準的鞭子,放棄了不斷抽打自己向前跑的行為。
為何這部劇豆瓣9.3高分,很多年輕人邊看邊哭,看了三四遍還不夠?
我想,每個時代的女性,可能都做過“大女主谷愛凌”的夢,但私下里,普通、單身、沒錢,讓她們難以向自己與這個世界交代。原著作者說, “仍然有許多女人,因為壓力,或愛,或制約,自主選擇或身不由己地投身某個角色,背負起一身的責任重擔。無論甘不甘愿,都是難?!?/p>
在“社會標準”的獨木橋上一直往前走,真的能成就自己么?況且標準一直都在變得更苛刻,以前是好家母、賢惠妻,現(xiàn)在是事業(yè)愛情雙豐收的大女主。
女主角的最終選擇是放下這些追不上也不現(xiàn)實的社會標準,轉(zhuǎn)而思考人生下半段如何為自己活一場。這是認輸么?不,這是更勇敢的抉擇。用小說原著作者的話講:(這時)若有人還要說些挑剔的閑話,就對TA說“關(guān)你屁事,這是我們俗女自己的人生”。
作者簡介花癡女王:娛評人,公眾號“花吃了那女孩”,有荷爾蒙也有智商,熱愛一切美好的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