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歡
摘要:語篇是小學英語學習的重要語言知識材料。本文簡要介紹了小學英語語篇教育的概念、現(xiàn)狀和有效策略。
關鍵詞:英語;語篇;語境
語言是人類思想的表達,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科學的發(fā)展,英語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利用這種通用語言,我國大部分小學都開設了小學英語課程。語言學習應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理解和使用所學的語言。語篇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yǎng)以學生為中心的綜合語言能力,對提高有很大幫助。使用英語。因此,在小學英語教育中,掌握語篇教育,做好語篇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語篇教育理念
要了解外語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語篇。所謂語篇是外語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語言使用的單位和意義的單位。它可以長或短,大或小。你可以說話和寫作。尤其是在小學英語教育中,語篇可以是短文、童謠、短篇小說等等。它們都有共同的特點。也就是有特定的語境,有趣,能引起小學生的注意。閱讀興趣會激發(fā)學習興趣,而這些語篇通常是圍繞特定語言點編寫的。綜上所述,這些在小學英語教育中使用的有趣且有目的的散文、歌曲、故事、對話等語言學習材料都可以稱為語篇。語篇教育是基于文本的教育和對這些語言材料的英語教育。
二、小學英語語篇教育現(xiàn)狀
國內(nèi)有很多關于英語語篇教育的研究,以及相關的理論、實驗和實證論文。然而,在小學英語語篇教育的實踐中,存在著一些對語篇教育的誤解和盲目應用的現(xiàn)象。很多老師盲目地認為,小學英語的語篇教育不能提煉、解釋、實踐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單詞、句型、語法等知識點,認為這是一種過時的教育方式。語篇教學注重誠實,學生需要學習和理解整個語言材料,學生自然掌握材料的語言知識點。這樣的初級英語會話教育忽視了對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失去了將語言材料的語言知識點與生活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的機會,使他們對生詞和語法的生疏感增加。在學習語言材料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因此,小學英語語篇教育離不開對語篇中語言知識點的講解,同時一味地關注單詞、句型等語法知識點,教育無助于學生學習語言。語言材料的獲取和使用。因此,在實際的外語教育中,不僅要注意課文的完整性,還要注意單詞、句型等語法知識點的要點。這是語言本身的要求,也是語言學習的終極目標。
三、小學英語語篇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情境是語篇教育的基礎。教育情境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真實可靠的語言環(huán)境和場景。這有助于學生融入其中,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真正體驗目標語言。小學生年齡小,抽象能力低。設置情景不僅方便學生接受和理解語言,還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興趣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創(chuàng)設要通過全文教育,教師要根據(jù)文本的特點,通過多種教育策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積極閱讀和理解全文。比如用語言解釋一個場景,提問創(chuàng)建一個場景,基于照片、歌曲等多媒體展示方式創(chuàng)建一個場景,與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一個場景。以Ask the Way課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用英語問路。教師在教授語篇時,可以將課桌當成公交車站、郵局、小學、醫(yī)院等建筑物,邊講邊演示,任意指定學生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搬運。創(chuàng)造情境使語篇具體、充滿活力和充滿活力,它不僅易于理解,而且非常有趣。
四、用好課外閱讀,引入語篇教學,激發(fā)閱讀興趣
引言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際教學的前奏,是引言。組織課堂的開始可以在理解學生、管理課堂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方面發(fā)揮作用。在傳統(tǒng)語篇教育的介紹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一些歌曲和一些簡單的對話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然而,這樣的介紹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作用不大,對教學語篇的作用不大。這時候,你可以借用類似于你正在學習的課文的課外閱讀材料進行進口教育。但不同年級的閱讀興趣不同,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看圖,高年級的學生對內(nèi)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要求更高。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資源進行導入。這也是一個英文故事。低年級學生需要圖文材料,借助圖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高年級學生需要豐富的內(nèi)容和大量的文字信息。所以低年級可以選擇圖片豐富、句子短的故事繪本,高年級則選擇以文字為主的英文故事。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在教學Bird在哪里?的時候,我是和低年級的學生打交道的,所以我采用了讀小繪本,一只頑皮的小鳥的故事。首先,問學生:“Why is the bird naughty?為這個問題快速閱讀圖畫書??焖匍喿x這本小繪本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頑皮的小鳥喜歡到處飛”的主題。那么鳥兒能帶著答案飛到哪里去呢?對于這個問題,檢查關于你已經(jīng)學過的介詞。最后,用問題抽出“猜猜看!鳥兒現(xiàn)在在哪里?”并快速導入到故事時間語篇教育中。因此,小繪本的故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讓他們首先感受到這門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習介詞。低年級的學生對這節(jié)課也很感興趣,因為繪本班的繪本很多。通過增加課外閱讀,學生普遍了解課文的上下文,對學習和閱讀產(chǎn)生興趣。在這個階段,教師還可以在創(chuàng)建的上下文中教授課文中的新短語和句子,幫助學生解決閱讀困難和學習重要詞匯。語篇教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讀后。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將他們的經(jīng)驗、知識、興趣和觀點與新知識聯(lián)系起來,整合知識和技能,并提供基礎和全面的語言培訓。一般來說,我們習慣于設計一些重復練習、模仿等活動來進行綜合練習,但一些類似于語篇的課外讀物用于綜合訓練和課外拓展,你也可以使用。在課堂閱讀的基礎上,我們將擴展課外活動作為補充。在教學Unit 4 Where’s the bird?課上,我們在最后的拓展訓練中設計了閱讀時間。在樹林里(in the woods),在小組的幫助下,我們使學生完成閱讀和練習成為可能。
結語
小學英語語篇教育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只是一種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語篇教育提倡對學生語篇的整體學習和理解,也注重語篇中語言知識的積累和獲取。因此,教師在進行語篇教學時,既要注重整體,又要注重局部,不能忽視其中之一。同時,需要結合其他教育策略,實現(xiàn)語言培訓的統(tǒng)一發(fā)展。思維能力積累經(jīng)驗,為小學生日后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安鳳歧,梁承鋒.2004.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徐紅.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黃慧.精心設計問題,提高小學語篇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科學(教師),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