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燕
摘要: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心理較為敏感,容易被外部因素所干擾,而且,高中生存在較重的學習任務,導致部分高中生出現(xiàn)自卑、焦慮心理等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高中生若沒有予以重視和心理干預,可能會導致高中生誤入歧途。所以,研究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非常重要。通過對高中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促進高中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新時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
引言
新時期素質教育在高中階段逐步普及,高中學生作為國家人才儲備的中堅力量,高中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如何幫助這些高中生順利地度過高考以及完成青春期的轉變,如何幫助他們釋放學習、生活、成長壓力?新時期,對人才的需求從只需具備專業(yè)知識轉向除了專業(yè)知識,還要有完整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道德素養(yǎng)。在這一趨勢下,高中階段作為學生重要的轉折時期,精神品質與心理健康的成長時期,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極為重要。由此,為幫助高中階段學生增強心理素質、健全人格、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可通過情境展示、實踐活動、評價激勵等教育模式開展教育工作,達成有效的工作開展目標。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雖然高中生的心理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成長,并且擁有一定的生活閱歷以及生活經驗,能獨立處理身邊的人或事,但是實際的高中生活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困擾,導致學生的心理會出現(xiàn)一定問題。其中就包括部分高中生剛剛步入新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開始住校生活,會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出現(xiàn)不適應;高中學習壓力明顯增加,學習任務明顯加重,學生心理焦慮,大部分高中生的情感開始逐漸萌芽,這都需要進行正確引導。通過引導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性格,能正確地面對學習壓力以及加強自我認知,能夠逐漸養(yǎng)成堅韌不拔的健康心理。在高中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必然選擇。但是在實際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依然采用灌輸式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模式不但難以快速達成教學目標,還會因為枯燥乏味的理論內容使學生反感從而逐漸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就需要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保證學生能做到全身心地融入課堂教學中,有效打破原來的心理健康模式,保證學生在教學中實現(xiàn)積極互動。
二、新時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情境展示心理健康標準,對癥下藥
如高中階段學生進入自主獨立時期,學習之余會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放松,有的學生會喜歡通過玩游戲來釋放自己的學習壓力。這種釋放壓力的模式,對于自控能力還不是很強的學生來說是很危險的,一旦沉迷其中,就會出現(xiàn)無可救藥的狀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如果直接制止,會使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由此,教師就可通過多媒體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視頻中的實例進行現(xiàn)身說法,幫助學生意識到沉迷于網絡的危害,繼而通過視頻中展示的正確釋放學習壓力的模式,身心健康地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經過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潛移默化中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與心理問題,并依據自己的情況找到視頻中給出的指導方法,解決心理問題。
(二)組織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由學校心理教師或邀請心理學專家組織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高中生集體參加。以高中生比較關心的心理問題為講座主要內容,為高中生實施針對性心理健康教育,促使高中生了解心理學知識,讓高中生掌握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方法。另外,為改善高中教師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重視度,需增強對高中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及學習,促使高中教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讓高中教師正確認識到開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進而為高中生提供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解決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充分保證高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例如,為高中教師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會,可采取多媒體PPT教學方式、網絡視頻教學方式等,使高中教師掌握高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最新心理健康教育技術等,增強高中教師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
(三)實踐活動體驗心理健康,健全人格
如教師可針對學生近期出現(xiàn)的倦乏心理狀況,利用周末與學生一起來一次拉練活動,可選擇博物館等有紀念意義與教育價值的場所為終點,并從學校出發(fā)以徒步的模式完成這次活動。一路上可以讓學生邁著整齊的步伐,唱著充滿激情的歌曲,一路前行,將學習中出現(xiàn)的懈怠、疲乏狀況全部卸掉。同時,到博物館等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所,還可就相關的歷史人物產生的影響講述給學生,構建他們良好的人生品格,提升他們對歷史的了解認知能力,將心態(tài)調整到最佳的狀態(tài),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繼而積極配合教師的各種活動,成為身心健康的有為新青年。
(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為系統(tǒng)教育工程,為保證高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需充分結合各項心理健康教育要素,組建家庭—學校—社會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高中學校在家庭及社會充分支持下,讓高中生在家庭、學校、社會得到目標相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高中生個體全面發(fā)展。
結束語
總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時期教育教學的重點,教師可通過對學生進行情境教育展示著手,讓學生通過畫面資料,了解心理健康對于高中生的意義,并經過實踐活動的真實體驗,形成健康心理,以此在教師的鼓勵下自信心滿滿地迎接各種挑戰(zhàn),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朱園園.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開展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6):143-144.
[2]陳紫俊.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途徑[J].新課程,2021(41):235.[3]曹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分析[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1(35):35-36.
作者簡介:張立新,(1970—),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市人,職務:黑龍江職業(yè)學院擇業(yè)教研室主任,職稱:副教授,學歷:碩士,研究方向: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2021年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項目“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程教學實踐的探索與應用研究”成果之一,負責人:張立新,參與人:徐永慧、張寶泉、張瑩、于曉松、李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