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冬奧會驚艷了世界。它處處散發(fā)著濃郁的中國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更真實、更立體、更生動的中國,讓全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中國文化魅力,極大地彰顯了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冬奧會開幕式,展現(xiàn)“中國式浪漫”
2022年2月4日晚8點,第24屆冬奧會開幕式在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奧林匹克的火種再度點亮千年古都北京。開幕式以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驚艷開場!從“雨水”開始,到“立春”落定,滿目綠色涌動滋長,充滿令人激動神往的生命力。這驚艷的一幕在網(wǎng)上霸屏,被稱為“中國式浪漫”。
這場視覺盛宴,美輪美奐,“中國式浪漫”實際是中國文化魅力的折射。除了二十四節(jié)氣,還有不少中國文化元素,諸如引導牌采用發(fā)光的雪花造型,設計靈感來自“中國結”圖案;引導員頭上戴的虎頭帽,來自河北民間的傳統(tǒng)虎頭圖案;透過用冰雪雕刻出的門窗,看到的是中國四季的大好河山;空中上演“迎客松”,歡迎全世界賓客的到來;舞蹈表演《構建一朵雪花》,演繹了李白的詩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一滴墨從空中滴落,化成“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意境……
素材解讀
北京2022冬奧會開幕式將文化元素與體育賽事完美結合,盡情展示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彰顯了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導演張藝謀說,相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這次不再局限于“好看”,而是思考什么最能打動人,最能反映中國人的情懷。設計者獨具匠心,整場開幕式既有文化內涵,又有現(xiàn)代科技感,讓人耳目一新。
適用話題
文化自信 勇于創(chuàng)新 審美情趣 文化魅力
冬奧會閉幕式,“折柳寄情,驚艷海外”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2022年2月20日晚,在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伴隨著《送別》悠揚的旋律,80名舞者款款上臺,用曼妙的舞姿走出一幅“垂柳圖”,365名參與者手捧柳枝從四周向場地中央?yún)R聚……這一幕“惜別懷遠”“折柳寄情”的場景,再次驚艷了海外。
“柳枝代表著依依惜別?!遍]幕式結束后,美國全美廣播公司(NBC)立刻發(fā)布文章,詳細解析柳枝在中國文化中的寓意。
“柳”諧音“留”。在中國古代,送行者會折一條柳枝送給遠行的人。冬奧會上,各國運動員們相聚在一起,有成功也有失意,更多是流傳歷史的回憶。“天下宴席終有散,如今便是分離的時刻,”NBC解釋道。
在短視頻平臺TikTok(抖音短視頻國際版)上,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也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世界的聚會”“無與倫比”“大師之作”……大家將所能想到的贊美全給了冬奧會閉幕式。
冰雪奧運會已落下帷幕,各國運動員縱然不舍,也紛紛踏上了歸程。折柳寄情、別情依依,東道主的熱情好客,閉幕式上展現(xiàn)出的大國自信、浪漫情懷,都將被人們永遠銘記。
素材解讀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折柳送別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習俗,在冬奧會閉幕式上,設計者妙用柳枝寄真情,這種充滿詩意的表達,溫暖了各國運動員,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愿望,傳遞了中國人民對世界友人的真摯情誼。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運動員相聚于中國,在中國度過了一段美好的、難忘的時光。今朝惜別,相約明天,愿和平的曙光照亮世界每一個角落,愿奧運健兒友誼地久天長!
適用話題
文化自信 風俗習慣 珍視友誼 呼喚和平 天下一家
“中國風”,被點燃的文化自信
賽場上,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展現(xiàn)文化魅力,成為冬奧舞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比賽當中,花樣滑冰選手彭程、金楊在《夜宴》悠揚的配樂中完成首秀,中國電影與體育比賽實現(xiàn)夢幻聯(lián)動;置身現(xiàn)場,當冬奧會與傳統(tǒng)佳節(jié)“撞個滿懷”,“冰立方”等場館在互動環(huán)節(jié),結合民俗現(xiàn)場玩起游戲,觀眾歡笑不斷,洋溢喜慶氛圍;頒獎時刻,穿戴“瑞雪祥云”“鴻運山水”“唐花飛雪”服飾的禮儀人員托起宛如同心圓玉璧的冬奧獎牌,古老文明與奧林匹克于方寸間交相輝映。
從服飾到配樂,從競技到頒獎,文化之美與運動之美在冬奧賽場競相綻放。全世界觀眾在觀看冰雪賽事的同時,共同欣賞著中華文化的靈動與厚重。
賽場下,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齊聚冬奧村,近距離感受著中華文化的風采。
春節(jié)期間,走進北京冬奧村,“福”字當頭、燈籠高掛,“中國紅”與“冰雪白”交織,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運動員們入鄉(xiāng)隨俗,紛紛貼春聯(lián)、貼福字,而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更令其贊不絕口?!岸瑠W會以來,我已吃了200個餃子?!贝饲敖邮懿稍L時,特莎·莫德的隊友、美國女選手茱莉亞·馬里諾成功被餃子“圈粉”。馬耳他運動員珍妮絲·斯皮泰里三餐必有豆包,甚至在比賽完等待分數(shù)的間隙,也沒忘吃上一口。
素材解讀
北京冬奧會收獲了來自世界的掌聲,賽場內外中國元素引人注目,“中國風”深入人心。通過北京冬奧會這一平臺,我們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折射出更加堅實的文化自信,讓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綻放光芒,讓世界看到了大美中國風采。
適用話題
文化自信 文化底蘊 文化傳承 心懷信仰 奧運精神
中國奧運健兒服飾吸盡眼球
備受矚目的谷愛凌在首次亮相時的“金龍戰(zhàn)袍”吸盡眼球。她在賽后采訪中透露,比賽服與雪板都是由她自己設計的,衣服后面有金色的中國龍,雪板上也是一條中國龍,反面是英文的“人中之龍”,其目的是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化。
冬奧會女子冰球比賽,連撲對手五次點球的中國守門員周嘉鷹被譽為“女門神”,而她佩戴的龍紋頭盔和雙龍服裝也大受好評。周嘉鷹在采訪中也解釋了頭盔的創(chuàng)意:這是一條龍,龍在中國文化里代表了好運和力量。
中國國家隊隊服一經(jīng)亮相就引起了轟動。其整體元素取自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千里江山圖》與冬奧核心圖形中的“賽區(qū)山形”,圍繞“山河映朝霞”和“河山初春霽”為理念展開詩意設計,古典與現(xiàn)代交融,青花山水躍然衣間,收到了古樸典雅、清新流暢的視覺效果。
一襲青綠、一身水藍,翩翩起舞宛如徜徉山水之間?;踊荣愔校柽x手王詩玥、柳鑫宇的服飾充滿意境之美。比賽服設計靈感源自山水畫,男伴是“山”、女伴是“水”,利用國畫色彩,繪上古典紋樣,取青山綠水之義。
中國短道速滑隊在冬奧會上充滿中國風的頭盔同樣引人注目,武大靖所佩戴的頭盔名叫“華夏戰(zhàn)神孫大圣”,紅色底色上印有金色齊天大圣孫悟空圖案,取三星堆和華夏文化的設計風格。任子威佩戴的頭盔名為“一騎絕塵——絕影”。頭盔正面有“絕影”兩個字。絕影馬是中國古代所傳名駒之一,為曹操的坐騎,奔跑起來如影子般一掠而過,代表著運動員在中長距離比賽中一騎絕塵的速度。
素材解讀
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奧運健兒的服飾格外引人注目,吸盡了眼球,贏得了世界的喝彩。服飾設計匠心獨運,融入中華文化元素,蘊含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和文化情懷。用傳統(tǒng)文化的“核”加上現(xiàn)代科技的“殼”,合成豐富、動人的信息,傳遞出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神韻。
適用話題
文化自信 現(xiàn)代科技 禮儀之邦 文化情懷 時代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