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宇軒
我的家鄉(xiāng)阜寧有個馬家蕩,那里盛產(chǎn)大青蟹。
青蟹中的“青”字表明青蟹的顏色,但也不是純青色。整個蟹殼,青中微微透出一些黃,黃中又隱隱含著一星半點的紅潤。青蟹長著八條腿,還有兩個大螯,走起路來那真是“橫行霸道”。青蟹也分公母,兩種青蟹的身體都近似圓形,區(qū)別是公蟹的螯比母蟹強壯,被它夾一下,得痛好幾天!
聽媽媽說,青蟹一生要換十幾次殼,每換一次,青蟹就長大一些。青蟹在脫殼時不能被打擾。為防止被天敵襲擊,青蟹脫殼時會找個隱蔽的地方。青蟹在爭奪地盤和食物時會打架,勝利的一方會吐著泡泡,舉起大螯炫耀它的厲害。至于失敗的一方,很可能會留下一個螯逃之夭夭。
青蟹煮熟后,會變成橙紅色或磚黃色。一打開鍋蓋,不,是一進廚房,甚至一進家門,那鮮味就飄進鼻腔,讓人欲罷不能!掀開母蟹的殼,飽滿的蟹黃展現(xiàn)在面前,用筷子夾一塊蟹黃,蘸上些姜醋,吃上一口,鮮、香、酸、甜、咸,各種味道像一個個調(diào)皮的孩子,跑進喉嚨,跑進肚中,又回蕩在舌尖,瞬間讓人幸福感爆棚!而掀開公蟹的殼,會在蟹黃的位置看到像厚厚的米粥一樣的東西,半透明,有點黏,這叫蟹膏。蟹膏口感滑滑的,吃在嘴里,有一種河蟹獨有的甜味,讓人特別想吃。
馬家蕩青蟹雖沒有陽澄湖大閘蟹出名,但它是我的最愛,有空來我家,我請你吃大青蟹呀!
老師小語
習作圍繞“家鄉(xiāng)的大青蟹”,從外表的色、公蟹與母蟹的區(qū)分到脫殼時不能被打擾的習性,再到煮熟后的味道鮮美,讓讀者對大青蟹有了多方面的了解。其中重點寫品嘗時的“味”,形象的描寫,讓讀者也忍不住想嘗這美味。
【作者系江蘇阜寧縣益林中心小學五·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劉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