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峰
深入推進正風肅紀反腐,最根本的是要加強廉潔文化建設。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黨員干部只有帶頭落實《意見》要求,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才能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建設廉潔文化,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應有之義。古人云:“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蔽幕粌H可以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溫潤心靈,還可以通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立一種恒久的價值觀。經驗表明,與不正之風作較量、與腐敗現象作斗爭,最管用的還是價值觀。廉潔文化,既是一種思想觀念,又是一種價值取向。以廉潔文化正心修身,就是要培育、弘揚和踐行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梢哉f,有了正確的價值觀,黨員干部心中就有了“主心骨”“定盤星”“指南針”,就能講修養(yǎng)、講道德、講廉恥,養(yǎng)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
當前,我們黨正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中,“不想”是根本,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說懲治震懾、制度約束能使人“不敢”“不能”,廉潔文化則能讓人“不想”。很多優(yōu)秀黨員干部為我們作出榜樣,譬如焦裕祿堅持“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楊善洲堅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谷文昌堅持“當領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楊業(yè)功堅持“共產黨員的黨性陣地不能在一張宣紙上失守”……他們的“不想”,不只是外在的一種約束,還是內心的一種驅動,根子上是一種心理自覺、文化自覺。黨員干部主動用廉潔文化正心修身,就能堅持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尚儉戒奢、甘于奉獻,正確處理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樂的關系,做到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齊家,真正成為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堅決斗爭,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發(fā)揮,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明顯增強,全黨全社會廉潔價值理念進一步樹立。同時要看到,同全面從嚴治黨新任務新要求相比,廉潔文化建設還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一些地方和單位黨組織不重視,特別是少數黨員干部不能以廉潔文化正心修身,廉潔從政思想根基不牢,抵制腐敗思想自覺不強,甚至走上違紀違法道路。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必須站在勇于自我革命的高度,不斷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提供重要支撐。
廉潔行為靠廉潔文化引領。就我國文化建設而言,主要包括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個方面。古圣先賢、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一心為黨、廉潔為民的革命故事,廉榮貪恥、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都是廉潔文化的重要內容。以廉潔文化正心修身,很重要的就是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涵養(yǎng)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用革命文化淬煉公而忘私、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自覺。
文化猶如空氣,須臾不可缺少。廉潔文化是共產黨人的政治營養(yǎng)和精神鈣質,受其熏陶方能讓清風正氣入腦入心、融入血脈。黨員干部堅持用廉潔文化正心修身,夯實清正廉潔思想根基,厚植廉潔奉公文化基礎,培養(yǎng)廉潔自律道德操守,才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也才能任何時候都穩(wěn)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