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江
椎間盤突出,可以發(fā)生在人體脊柱的任何節(jié)段,越是活動度大的部位,發(fā)生幾率就越高。人體頸椎和腰椎活動度最大,因此也是椎間盤突出最容易發(fā)生的地方。
腰椎間盤突出,是老百姓最熟悉的一個脊柱病了。因為它發(fā)病率高,用藥難奏效,且容易復發(fā),以至于很多人談“腰突”色變。那么,椎間盤突出究竟是個什么病呢?腰上的突出為什么會疼在腿上呢?手術能徹底治愈嗎?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得先了解人體的椎間盤是個什么東西。
脊柱是人體這部“精密機器”中發(fā)揮“主心骨”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脊柱由一個一個的椎體(椎骨)壘接組成,椎體之間便是椎間盤。恰如用磚頭壘柱子,椎體就像是磚頭,椎間盤就像是抹在磚頭之間的水泥。椎間盤夾在兩個椎體之間,起到了重要的支撐、連接和緩沖作用。
椎間盤是人體器官中的 “勞動模范”,我們所做的每一個動作,抬頭、低頭,扭頭、轉身,彎腰、下蹲,行走、跳躍,提攜、搬物等等,椎間盤都在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緩沖、穩(wěn)定作用。可想而知,椎間盤這個“零件”一旦出現(xiàn)故障,幾乎所有我們所做的動作都會受到影響。
椎間盤分為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圍部的纖維環(huán)。打個形象的比喻,椎間盤就像是一個餡餅,外面是完整的皮兒(纖維環(huán)),里面是餡兒(髓核)。
正因為椎間盤承受的“勞動強度”大,所以很容易受到損傷,最常見的便是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是指在一些損傷因素的長期作用下,椎間盤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一旦再受到不良外力的影響,纖維環(huán)便會發(fā)生破裂,導致被其包裹的髓核從破裂處突出(或脫出),對周圍組織形成擠壓、壓迫。如果髓核向后突入椎管或椎間孔,則會壓迫脊髓或脊神經,從而產生頸、肩、腰腿等牽連部位出現(xiàn)疼痛、麻木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脊柱頸、腰部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側脫出壓迫脊神經。
突出的髓核如果壓迫脊神經,則沿著該脊神經走行的部位都會出現(xiàn)類似放電樣的疼痛或者麻木癥狀,比如從脖子“躥”到手臂,從腰部沿著臀部一直“躥”到小腿。這便是臨床上常說的“放射痛”。嚴重的神經壓迫不僅會引起難以忍受的疼痛,還會造成被壓迫神經所支配的肌肉癱瘓甚至大小便功能異常,帶來嚴重的后果。
造成椎間盤勞損和突出的因素很多,比如長久伏案工作、頻繁彎腰、搬提重物等,以及外傷(車禍、摔傷、不當劇烈運動等)。椎間盤一旦受損則不可逆轉,可見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脊柱和椎間盤。
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主要是早期的保守治療和晚期的手術治療。得病初期,癥狀不太嚴重,可以選擇保守治療,包括:藥物、理療、針灸、推拿(在正規(guī)醫(yī)師指導下)、牽引等。保守治療并不能讓突出的椎間盤再歸位回去,但是可以有效緩解神經的炎癥和水腫,令疼痛、麻木等癥狀隨之緩解或消失。
有些人對此不以為意,認為“做個手術不就全好了嘛”。其實,無論是開放手術還是微創(chuàng)手術,外科醫(yī)生能做到的,僅僅是摘除掉那些突出組織,不讓它繼續(xù)壓迫神經,卻根本沒辦法修復已經破損的椎間盤??梢哉f,截至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項技術可以讓破損的椎間盤復原到受損前的正常狀態(tài)。這也是椎間盤突出術后容易復發(fā)的主要原因。
了解了椎間盤突出的危害和治療現(xiàn)狀后,我們才會懂得預防保健的極其重要性。我們不能讓脊柱和椎間盤超負荷工作,特別是要糾正那些損傷椎間盤的不健康姿勢和動作?!吧谟谶\動”沒錯,但運動必須科學、規(guī)范。那些不規(guī)范的運動鍛煉,往往會給我們的骨關節(jié)特別是脊柱帶來不可修復的損傷。
有些患者發(fā)生椎間盤突出以后,反而加大運動鍛煉強度,增加脊柱的活動,結果導致突出加重,對神經的壓迫更重。椎間盤突出尚處于急性期,頸肩腰腿疼痛、麻木癥狀嚴重時,切記充分休息而非運動,可以短時間佩戴護腰帶(腰圍),保護腰部,讓受壓后發(fā)炎水腫的神經得以緩解。當病情逐步發(fā)展,疼痛嚴重影響到工作生活,甚至出現(xiàn)了肌肉力量的減弱,這個時候就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了。
編輯/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