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欣奕
摘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幼兒的學習是在游戲和活動中進行的,重視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本文闡述筆者在小班美工區(qū)活動中有效投放低建構材料的做法,旨在更好地提高幼兒美工活動質量。
關鍵詞: 小班;低建構;材料;游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教師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教學情景,讓幼兒在游戲、生活中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獲得習得。美工活動是幼兒在園重要活動之一,美工材料的投放直接影響幼兒美工活動的有效性。下面談談本人在小班美工區(qū)活動中投放低結構材料的做法和體會。
一、發(fā)揮低結構材料的優(yōu)勢
材料是幼兒獲得經驗和習得的橋梁。美工活動是幼兒在園重要活動之一,小班幼兒比較特殊,所以教師對小班幼兒的美工活動進行有效的材料投放,才能把美工活動的最大教育功能發(fā)揮出來。低建構材料一般指結構簡單、獲取方便、可塑性強的基本簡單材料,也指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一些低成本的簡單材料。這樣的材料可以再變化、再塑造,讓人們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運用,發(fā)揮其在各個領域的不同效用,常見的有:紙杯、紙箱、易拉罐、瓶子、塑料盒,竹枝、竹片、樹枝等等。我園地處農村金港鎮(zhèn),毗鄰資源豐富的香山,獲取低結構材料相當方便。其中之一利用香山的竹子,我們把廢棄的竹子鋸成大小不一的小竹片,圓的、方的、三角等形狀,利用這些形狀各異的小竹片,在美工區(qū)指導孩子們進行美工制作:我指導幼兒給竹片涂色,有的孩子把竹片涂上紅色、藍色等等,然后用五顏六色的竹片擺成各種圖案;我指導孩子用卡紙做成葉片,套在塑料吸管上,吸管插在竹片做的基座上,一個小風車就做好了。我還指導孩子用竹片擺出2的數(shù)字。之后我鼓勵孩子動腦筋,竹片還可以怎么玩?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的說我用竹片繼續(xù)擺1、2數(shù)字。有的說小竹片可以做成小竹墊,我家桌上就有,……。最后,我和孩子說那就用竹片擺數(shù)字,做竹墊子,再做你們喜歡的東西,大家自己進行。孩子用竹片擺出1、2的數(shù)字,還一邊擺,一邊念,有的做成方形、三角形等形狀的竹墊,有的孩子用樹葉子蘸著紅色、藍色印泥點在竹片上,有的孩子在竹片上畫太陽、蘋果等等。孩子們都在動手,動腦,雖然不怎么美,但孩子們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得到知識。
二、低結構材料的安全與合理性
幼兒園和教師必須把保護幼兒的安全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健康并重。教師應因地制宜,我園地處農村,我們就地取材,制作低結構材料制品,如竹片、小木墩座椅、風箏,或種子、植株、果實,等等;另外,收集幼兒身邊一些熟知的低結構材料,如雞蛋殼、飲料瓶(礦泉水瓶)、樹葉等。當然,那些易碎危險的,如玻璃瓶、牙簽、電池等等,顯然是不適合的。
三、低建構游戲材料的特定
1、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材料 ? ?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年齡進行投放,年齡的不同導致幼兒思維和意識能力也不同,所以游戲材料的投放一定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實際和經驗進行操作,低結構材料是相對于高結構材料而言,雖然小班幼兒以高結構材料為主,如果我們教師指導得當,在小班美工活動中利用低結構材料,或低結構和高結構材料相結合,同樣可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并更能促進孩子藝術領域的發(fā)展。如玩具車是高結構材料,我和孩子們將玩具車搬到美工區(qū),孩子用膠水粘住形狀不同的竹片粘貼在玩具車上,并涂上顏色。車身貼上竹片做成的太陽,車標、車燈、方向盤也貼上不同顏色的竹片,遠看是臺竹子做的玩具車。
2、重視多元結構材料 ? 現(xiàn)在幼兒的結構材料相當豐富,但每一種材料都有其功能及形狀上的約束,需要更具可塑性的材料來彌補不足之處。所以,教師不妨把低結構材料功能延伸,如添加瓶蓋、牛奶罐、紙盒、紙杯等,挖掘每種材料的價值,然后組合,使游戲呈現(xiàn)別樣的風采。我重視低結構材料在美工活動中的多元建構,如幼兒收集了礦泉水瓶蓋、塑料杯蓋、玻璃瓶的鐵蓋等。我們用這些拼圖,做掛件,做裝飾:如用不同瓶蓋做玩偶的眼睛、嘴巴等等。
3、利用輔助結構材料 ?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收集、制作一些輔助材料,這樣不僅能滿足幼兒的需要,還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低結構材料簡單,容易收集,往往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廢舊材料,如果直接拿來讓孩子玩,很難吸引孩子的眼球,更談不上讓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了。如對廢舊材料進行裝飾,再創(chuàng)造,重點在色彩、外形上進行修飾,讓孩子對它們有趣的外表產生新的興趣,進而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也能引起幼兒強烈的興趣。如垃圾桶吧,每個班級都有,但他們色彩單一,要么全綠色,要么全黑色等,所以把這些垃圾桶進行美化,能使班級亮麗,而且能提高幼兒藝術能力。于是我?guī)ьI孩子在美工區(qū)進行美化垃圾桶的活動。垃圾桶也屬于低結構材料,但它經過精心改造,能更起到情境化的渲染,更具趣味性。
四、美工區(qū)低結構材料投放的原則
1、注意個體差異 ? ?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有層次性的游戲材料。如我園提供的木、竹材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低結構材料,它不僅能夠促進幼兒手腦協(xié)調能力的發(fā)展,而且可以通過變化,給幼兒無限的想象空間,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因此,能力強、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能利用我們已準備好的竹筒,做成筆筒,有的直立放,有的橫擺,放在教室里。能力較弱的孩子,我們提供已做好的各種形狀竹片,讓他們擺弄、堆積,當積木玩。
2、 低結構材料投放時機 ? 教師可以先投放一部分,讓幼兒先進行美工活動,大部分孩子基本完成后,再投入新材料,重新喚起幼兒的興趣和活動欲望,使每種材料充分發(fā)揮作用。前面提到我先指導幼兒給竹片涂色,孩子紛紛把竹片涂上紅色、藍色等顏色,等孩子把涂色基本完成后,我再投放玩具車,指導孩子用五顏六色的竹片來裝飾玩具車。這樣教師瞄準時機投放材料,把游戲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總的來說,目前低建構材料的開發(fā),以及怎樣合理利用,這是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低建構材料在小班幼兒美工活動中的合理運用對幼兒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有著重要作用,為幼兒獲得習得打好基礎,以上是我園教育的一些做法,以及個人體會,希望這些能給同仁們帶來一些裨益。
參考資料:
[1]薛夢溪.低建構材料影響幼兒心理效能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