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話題引入
人生有涯,學海無涯,只有以苦作舟,以勤為槳,不驕不躁,持之以恒,才能抵達知識的彼岸?,F(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故事。
故事有理
一篋①磨穴②硯
古人有學書③于④人者,自以為藝成,辭而去。師曰:“吾有一篋物,不欲付⑤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逼淙耸苤?,因其封題⑥不甚密,乃啟⑦而視之,皆磨穴之硯也,數(shù)十枚,方知師夙⑧用者。頓覺羞愧,乃反⑨而學,至精其藝。
【注釋】
①篋:竹箱。
②穴:穿洞,名詞作動詞。
③書:書法。
④于:向。
⑤付:送。
⑥封題:封條。
⑦啟:開啟,打開。
⑧夙:從前,先早。
⑨反:同“返”,返回。
思一思:同學們,為什么該學子“乃反而學”,最終“至精其藝”?
名人故事
入木三分
王羲之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之一,他曾經(jīng)做右軍將軍,所以后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他的字俊秀又蒼勁,有很深的功力。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里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摩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據(jù)說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哪!”
持之以恒
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讓他的弟子們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后,他問有多少人現(xiàn)在還堅持在做,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堅持做。一個月后,他又問,只有一半的人在做。一年后,他再問,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在凡·高生前,他的作品并沒有受到世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情況下,他仍堅持著自己的繪畫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
悟一悟:同學們,你知道王羲之在書法上取得很高造詣的原因了嗎?怎樣才能做好一件事情呢?你有什么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