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步舒
半嶺之所倚并非名山,也無奇崛峭雄可讀,嶺上來水與崖瀑無緣,更無吟詠留唱可品。游子每每登臨,遙對一水之隔的浙江泰順縣域,倒能平添幾縷“望鄉(xiāng)”別緒。
半嶺村名也討得有些隨意,但來歷卻頗具傳奇。500多年前,林氏先祖踏雪尋牛,發(fā)現(xiàn)正在反芻的臥牛四周熱氣蒸蒸,林稀雪消,于是決定舉家從山的那一邊來此定居,觀其所在乃山嶺之半而居其中,遂定域名。世事難料,500年后這里竟成了追尋古樸,喚醒鄉(xiāng)愁的好去處。據(jù)林氏宗譜記載,族中智者為了子孫繁榮昌盛,把村上延綿300余畝的環(huán)帶狀樹林,作為休養(yǎng)生息的不二依憑,并以族訓開篇警示銘記,美其名曰:“鳳棲碧山!”試圖告誡后來者,盡管寸土寸金,物力維艱,再窮也不能有動這片林子的心思。人的情感就是這么微妙,對林子的過往曾經(jīng)聽多了,怎么看就怎么喜歡,怎么去暢想都覺得意義非凡。仰望,則如彩羽披身,將整個村莊攬入懷中。似乎每時每刻都用它的翅膀,溫存和護佑著襟抱里的每一個人。
那個夏日,村支書林自發(fā)邀我穿梭林間。比起人工營造,野生林確實況味不同,喬木、灌木叢雜交錯,自由生長,落葉與根的情意在這里年復一年,不知疲倦。微光把時間的斑駁映射成古老的物語,野生紅菇們乜斜著,仿佛要把我的驚喜化為它們的自得,就差用笑聲嘲弄我孤陋寡聞了!黃精、靈芝,還有不知名的藥材不時出現(xiàn)在視線中,它們似乎都朝著我看,期待我的驚詫與詢究。仿野生黑木耳就像古老的編鐘樂器垂掛在鋼架下,三二條懸成串兒,在風中蕩蕩悠悠好個自在。我想若能系上幾串小鈴鐺,讓風兒替它們道出心情那該多應景?支書告訴我,林子里的每一棵樹都曾經(jīng)攀爬玩耍過,當他追憶起孩童嬉戲的快樂時光時仿佛年輕了許多。說者無意,美國動畫片《人猿泰山》的場景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試圖望穿這幾百年的厚重,從中找出“天道公平”四個字,驀然回首,恰是守候這份公平的人最值得去禮敬!
曉起追云去,向晚問落霞。這是攝影人追尋半嶺自然風光的節(jié)點,也是自媒體時代人人可表達的詩意天然。去年,鄉(xiāng)里組織了全國性風光攝影大賽,有不少好作品就出自半嶺。也因此,深山里多了遠親,就連我的老友們也借此造訪,紛至沓來。
水是云故鄉(xiāng),大峽谷地貌使這里長年云蒸霞蔚,半嶺得此擁躉有兩個絕妙令人難忘:一是晨啟晴來,天色微明就該踏露巡山,選擇最佳位置俯瞰蒸騰。朝東北方向,遠遠就見霧從谷底山脊后,如千軍萬馬般奔殺而來。早先貼伏水面,像神仙從乾坤袋里變出的魔幻,而后,漸磊漸高順山勢攀援、彌漫,有時又像七十二泉之首的趵突泉極力噴涌。這時天光大白,遠山時隱時現(xiàn),流云如瀑如幕,淪陷其中的你我也是朦朧影綽。二是雨后初霽,山雨從來都是聲勢浩大。不久前的那場雷暴雨,讓我酣暢淋漓地領略了什么叫神威不可輕慢。剛剛誕生的白云像是插上了翅膀,在長空款款悠悠,兒時最喜歡的動畫片《大鬧天宮》里就有這種讓人神往的場景。巡脧久了仿佛自己也悠哉伴飛傲視群峰,那份自在與放空竟在一念之間。
半嶺西向是著名的世界地質(zhì)公園白云山,蓮花狀的峰巔極目依稀,恰逢夕陽西下則曼妙無窮。落日似由蓮花捧著,但僅僅是瞬間的一抹意象,天地萬物或多如此,素白中的驚艷從來難得。美麗的綻放明天還會再來,只不過需要時間、需要靜候,而把大美留存世間的攝影人就有這份執(zhí)著,我欽佩他們皆基于此。宏闊,是半嶺觀落霞的總體感覺,究其緣由大概離不開閑適心,離不開“山高我為峰”后的豪邁。尤其是落霞滿天以及金光撕開云隙的那一刻,暮氣盡掃,山川笑來。
半嶺人的美走心,相處久了你會發(fā)現(xiàn),中國農(nóng)民的所有傳統(tǒng)美德都能找到影子。像蜜蜂那樣勤勞,村人家家戶戶有茶、參等產(chǎn)業(yè),閑不住的他們間或到獼猴桃農(nóng)場務工或在千畝太子參種苗場忙活,一年下來似乎只有下雨天才是他們的“雙休日”。像老林子那樣質(zhì)樸,幾十年來,但凡有利村莊未來的大事,無不理解支持,踴躍參與。像春風那樣親睦,全村一個姓氏,族風與村風,現(xiàn)代與古老文明相得益彰,更兼黨支部一班人引領有方,農(nóng)村小社會清氣浩然,不知不覺“無訪村”的榮光已經(jīng)在這里珍藏了二十多年。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崩畎椎摹渡街袉柎稹范ㄈ煌毒壝恳晃粊泶思丫车娜藗?。此刻,白云正與我擦肩繞踵。此刻,我或許成了你眼中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