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奶奶戎冠秀影響,李耿成從小就渴望去天安門,見到毛澤東。這個夢想在他參軍后實現(xiàn)了,他被分配到中共中央警衛(wèi)團一中隊,在中南海為毛澤東站崗。風趣幽默、勤儉節(jié)約……在站崗期間,他耳聞目睹了許多與毛澤東有關的感人故事。
受奶奶戎冠秀影響,李耿成從小就渴望去天安門,見到毛澤東。這個夢想在他參軍后實現(xiàn)了,他被分配到中共中央警衛(wèi)團一中隊,在中南海為毛澤東站崗。在這期間,他耳聞目睹了許多與毛澤東有關的感人故事。以下是李耿成的回憶。
“子弟兵的母親”
我(李耿成)的奶奶戎冠秀是電影《槐樹莊》主人公郭大娘的原型。戰(zhàn)爭年代,她舍生忘死,救護八路軍傷病員,積極為八路軍籌集糧草,帶領婦女做軍衣,帶頭送子參軍,組織婦救會、識字班,宣傳抗日。
在晉察冀邊區(qū)第一屆群英會上,奶奶被授予“子弟兵的母親”的光榮稱號;在第二屆群英會上,她又被授予“勞動英雄”稱號。
解放后,奶奶一如既往地堅持愛國擁軍。1949年9月,奶奶和宋慶齡、張治中、梅蘭芳等人,作為中央人民政府的特邀代表,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并參加了開國大典。
奶奶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小時候,奶奶常給我講見到毛主席時的感人情景。從那時起,我做夢都在想,如果長大了我也能去北京天安門,見到毛主席,該多好??!
這“天大”的好事還真讓我趕上了。17歲時,我報名參軍,被分配到了中共中央警衛(wèi)團一中隊,為毛主席站崗。我也因此得以耳聞目睹許多與毛主席有關的感人故事。
毛主席的風趣幽默
一般人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時都會很緊張,毛主席總能用幾句幽默的話語,使大家解除顧慮。
攝影師錢嗣杰第一次見主席時,正好是個大熱天,加上緊張,和主席握手時滿手是汗。主席看出了他的緊張,風趣地說:“你姓錢,你有錢,我是無產(chǎn)者,只有一毛?!边呎f邊豎起一根手指,把周圍的人全逗樂了。
主席專列服務員王愛梅第一次見主席也很緊張。主席笑呵呵地說:“你姓王,咱們是親戚?!币幌伦影淹鯋勖氛f愣了。主席看她疑惑的樣子,接著說:“王字下邊出頭拐個彎念什么?”王愛梅恍然大悟,那是“毛”字呀。她高興地拍手,連聲說:“對!對!咱們是親戚。”
警衛(wèi)戰(zhàn)士李金臺向主席自我介紹說:“我叫李金臺,木子李,金子的金,臺灣的臺。”主席說:“好??!你家金子多,等臺灣解放了你去當省長?!贝蠹衣犕甓夹α?。
主席巡視,一般情況下,都由公安部部長羅瑞卿陪同。羅瑞卿對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王芳說:“你的名字‘王芳中的‘芳字,能不能將上邊的草字頭去掉?不少人都以為‘王芳是個女同志?!泵飨牭胶笳f:“不能去,我記得王芳是山東人吧?你們山東的綠化怎么樣?”王芳回答說:“不行?!敝飨f:“什么時候你們山東的綠化搞好了,你就可以去掉那個草字頭了!”
毛主席和開國大將蕭勁光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一次,毛主席對蕭勁光說:“我的那首《采桑子·重陽》是為你寫的啊?!荒暌欢惹镲L勁的‘勁和‘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光,都是你的名字?!?/p>
還有一次,主席跳舞時,鞋墊不跟腳,從腳后跟露出半截。主席沒發(fā)現(xiàn),身邊的工作人員馬上提醒他。主席看到后,風趣地說:“鞋墊被踩在腳下受壓迫,有壓迫就有反抗,現(xiàn)在它開始造反啦!”一句話化解了尷尬。
從對待警衛(wèi)員到大將,毛主席總是那樣和藹可親、風趣幽默。
毛主席的勤儉節(jié)約
毛主席十分勤儉節(jié)約,吃的飯菜都很簡單。1960年左右,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回到中南海。一天,她叫上大學同學趙佗州,讓他到中南海幫著種蓖麻。趙佗州從小在山西農(nóng)村長大,種地是把好手。趙佗州問李敏:“種那玩意兒干啥?”李敏回答說:“每人三兩油,油不夠吃?!壁w佗州心里疑惑:“主席家還缺油?”
趙佗州應邀來到中南海,和李敏一起將蓖麻種上。晚上,李敏留趙佗州吃晚飯。警衛(wèi)員給他們端上三菜一湯,趙佗州看了看,一點兒肉都沒有。不一會兒,警衛(wèi)員又端上來一個盤子,里面有4個碟子,是給主席的晚飯。趙佗州遠遠望去,有一盤紅紅的東西,他聽人說過,毛主席最愛吃紅燒肉,心想這肯定是紅燒肉。可他又仔細看了看,哪里是紅燒肉,是一碟紅紅的小辣椒。
三年困難時期,毛主席帶頭不吃肉。他日理萬機,后來又因為營養(yǎng)不良,得了浮腫病。身邊的工作人員勸主席多少吃一點兒肉,但主席堅決不吃。
有一天,一名警衛(wèi)隊員看到崗哨周圍的樹上有幾只麻雀,就想起在老家逮麻雀吃的事兒。他心想,麻雀是“四害”之一,逮麻雀既能吃肉,又能除“四害”,何樂而不為?他把自己的想法向中隊首長進行了匯報,首長覺得可以試試,于是讓警衛(wèi)隊員們逮了幾只麻雀,讓廚師做好后送給主席吃。主席一看有肉,臉一下子就沉了下來,責問廚師從哪兒弄來的肉,并要廚師把肉退回去。廚師趕忙解釋這是警衛(wèi)隊員們“除四害”逮的麻雀,主席這才勉強答應吃一點兒。
毛主席穿的一件睡衣補了70多塊補丁,一雙鞋穿了20多年,工作人員多次勸他買新的,他就是不肯。有一次,毛主席到武漢視察,住在東湖賓館。因為氣候潮濕,工作人員就把主席那雙穿了20多年的鞋拿到屋外晾曬。賓館服務員搞衛(wèi)生,看到這雙鞋太舊了,以為是不要的,就隨手把它扔進了垃圾桶。等工作人員找鞋時,發(fā)現(xiàn)不見了,問其他工作人員,都說沒有拿。最后問到那名服務員,才知道被她扔進了垃圾桶。服務員得知那是毛主席的鞋后,汗水和淚水一起流了下來。不是親眼所見,誰能相信那是毛主席的鞋呢?她飛快地朝垃圾桶跑去,仔細翻找,總算把鞋子找到了。
毛主席十分關心警衛(wèi)戰(zhàn)士,只要有好吃的,他總會說:“送給一中隊的同志?!泵飨殉r領導人金日成送的蘋果、北京針織總廠干部職工送的芒果送給我們吃。毛主席還十分關心警衛(wèi)戰(zhàn)士的學習,一中隊配備了專職的文化教員,毛主席也曾親自給我們一中隊的干部戰(zhàn)士上文化課、批改作業(yè)。
“偉業(yè)垂史冊,豐碑立心中。”歷史是由人民寫的,人民永遠記得毛主席的豐功偉績。
(梁衍軍薦自《炎黃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