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的大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新教改的推動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各大高校都關注的重點,而德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德育教育是否貫徹的徹底。而對于學生來說,小學是學生形成良好習慣,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在此基礎上,英語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更應該在細節(jié)中播下德育的種子,適時適地且適度的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英語教師應有意識的在課堂中結合課本現(xiàn)有內容,發(fā)散思維,以知識為載體,在傳授語言的同時,更加靈活的和科學的將德育滲透其中,潤物細無聲。
關鍵詞:小學英語;德育滲透;素質教育
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智育的目標不僅在于發(fā)展和充實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yōu)美的品質。而對于剛剛進入小學階段,初學知識的學生來說,德育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樹立健康且科學的三觀思想,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初步形成社會擔當?shù)呢熑胃小T诂F(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是進行英語教學和德育教育的引導者,也是讓德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靈活科學滲透的主導者,這也意味著英語教師的工作更加的復雜化和多元化。然而現(xiàn)實課堂中,部分英語教師依然將關注點著重放在語言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yǎng)上,較少關注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少有相關德育點的滲透。這些教師們并沒有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也沒有明確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標和理念,更沒有一個清晰的、系統(tǒng)的德育工作計劃,這就讓德育教育很難甚至無法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為了改善這樣的現(xiàn)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課本知識與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來進行自然滲透。筆者將結合案例,分析德育教育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一、小學英語課堂中德育滲透的內容及實施案例
1.德育點---文化禮儀的滲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的主要產生地點在課堂中,因此教師應采用多種多樣的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內容的同時,關注自身德育的發(fā)展。而英語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學生應從中學習到的不僅僅是語言的表達能力,更要通過第二語言的學習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并從中吸收有用知識來提升自身的文化禮儀。
案例一
在PEP英語(三年級起點)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Let’s eat》中出現(xiàn)了各種食物的單詞,以及授予學生如何點餐的句型。在筆者觀摩鄭州市某教師關于這節(jié)課的錄像時發(fā)現(xiàn),此教師除了教授重點單詞和句型外,也將中西方不同的餐桌禮儀(Table Manners)融入進了課堂。首先,在中國的餐桌上,“熱鬧”是其代名詞。這位教師就讓一組學生模擬中餐館吃飯的場景,并要求學生利用所學單詞和句型進行點餐。之后,這位老師又邀請了另一組學生,模仿在西餐館就餐的場景。而在模仿西餐館的場景中,這位教師也作為一員參與其中,并在一開始以身示范“Ladies first(女士優(yōu)先)”。在模擬開始時,這位老師就在課件上展示了“Ladies first(女士優(yōu)先)”的句子,并且自己讀出句子時為其中一位女學生拉開了座椅,請這位女學生入座,接著就開始了正常的點餐環(huán)節(jié)。在中西方餐桌模擬結束后,這位老師又利用了兩三分鐘時間請全班的男同學為女同學拉椅子,并鞏固了“Ladies first(女士優(yōu)先)”這一德育點。
本案例就是對德育點---文化禮儀的滲透的完美闡釋。看似簡單的流程,卻充分體現(xiàn)了這位教師的用心。他不僅將課本知識教透了,更是把課本上沒有的禮儀知識帶給了學生,這也大大提升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德育點---良好習慣的滲透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對良好習慣的滲透也可以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例如在教授時間的表達方式時,教師可利用時間表達的句型對學生詢問其作息時間以及在某個時間點都做些什么。教師可對學生的作息時間提出適當?shù)囊庖娀蚪ㄗh,引導學生學會規(guī)劃時間,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案例二
在PEP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What time is it?》中學生將學會時間的表達方式,并且將有能力介紹自己一天的作息安排。在筆者設計的一節(jié)英語微課中,筆者利用中美時差的不同,巧妙設計了一個一人分飾兩角的奇妙情景。利用兩地的時差不同,使其兩個人物也有了不同的日常作息。筆者通過兩個角色的不同作息來告訴學生:即使有時差的存在,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什么時間干什么事情時需要提前預知到的。筆者用此方式來引導學生設計出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并要求學生按照時間表進行日常活動,以此來做自己時間的主人,養(yǎng)成不浪費時間的良好習慣。
對于小學生而言,時間管理是一門相當復雜的學科,甚至比學校里的校本知識難得多。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難免會出現(xiàn)墨跡的現(xiàn)象,這也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教師在本節(jié)微課中,不僅詳細闡述了時間的表達方式,也聯(lián)系生活,利用中美時差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情景。通過此情景,學生能有意識的去思考自己的作息時間,從而動手制作自己的時間表。課堂里有生活,生活中是課堂。
3.德育點---社會美德的滲透
社會美德所包括的內容比較廣泛,它包括:關心他人、孝敬父母、保護環(huán)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例如,在學習保護環(huán)境這一模塊時,教師應該讓其認識到我們所生活的地球越來越受到破壞,空氣的污染程度日益加劇,所以小朋友應該從小養(yǎng)成不到處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的生活習慣,隨手關燈、隨手關水龍頭,不浪費電和水資源,愛護環(huán)境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案例三
繪本教學是現(xiàn)階段英語教學中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提升閱讀能力的教學方式。在筆者觀摩河南省實驗學校鑫苑外國語小學的一堂繪本課中,教師利用《Ted and Litter》這一繪本,與學生展開討論。繪本內容大致為:Ted是一名偵探,他發(fā)現(xiàn)公園的各個角落都出現(xiàn)了垃圾,Ted就為了找到丟垃圾的人展開了偵查,最后發(fā)現(xiàn)其實這些垃圾都是從自己衣服口袋的小洞里漏出來的,而自己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教師將公園的地圖提前繪制在黑板上,與學生根據(jù)文本將垃圾的位置最終粘貼在地圖上的各個地方。而在文本閱讀的同時,教師都會讓學生將各種出現(xiàn)的垃圾最終丟在Bin(垃圾桶)里,并輸出語言“The bottle top/banana skin/paper is in the bin.”在課程進入尾聲時,這位教師邀請學生們檢查自己的桌椅周圍是否有垃圾,引導學生將垃圾撿起丟進Bin(垃圾桶)里,并輸出語言“The litter is in the bin.”
整節(jié)繪本課都是圍繞“垃圾在哪里”的,最終教師引導出“垃圾在垃圾桶里”,升華了主題,讓學生在點點細節(jié)中習得優(yōu)良的社會美德。
以上提到的這些德育點及相關案例都只是滄海一粟,后面還有更多的內容有待廣大教師去發(fā)現(xiàn),將細節(jié)融入課堂,將生活領進課堂,也將德育滲透進課堂。
二、新時代教改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中德育教育滲透的途徑
1.深度剖析教材,合理設置情感目標,使德育滲透進課堂教學中
校本教材作為英語課堂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貫穿整個小學英語教育的主心骨。因此,若要想將德育教育真實的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就必須要以校本教材為起點,將教學內容與相關德育教學進行融合,讓二者之間形成一個有機體。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前認真鉆研教材,深度挖掘教材的德育點,將情感目標列入進課堂的三維目標中去。這樣,教師就能高效利用校本教材來進行德育的滲透,讓德育教育自然而然的融入課堂教學內容。當然,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不能讓德育脫離學生這一主體,明確德育的對象是小學生,因此德育教育也有必要尊重小學生這一主體的特殊性。
2.結合校本教材,創(chuàng)設具體真實情景,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功能
在充分剖析挖掘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應靈活發(fā)揮教師的能動性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景,將校本內容變?yōu)殍蜩蛉缟纳顖鼍?,讓德育在課堂中播下粒粒種子。這樣,不僅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從而體驗英語的學習的快樂。當然在此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在課堂中就需要教師的協(xié)助和引導,這時教師自身榜樣的作用就至關重要。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時刻關注自身的成長,不管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規(guī)范言行,以身作則,做學生的好榜樣。通過對自身的完善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讓教師和學生共同得到進步。
教師在課堂上可多用一些類似Great!/Good job!/Well done!等語言來鼓勵學生,這樣的課堂會十分融洽,學生和教師都能享受這樣的課堂。而類似Thanks!/Excuse me!這樣的語言,會使課堂變得井然有序,學生也會逐漸模仿起教師的樣子,變得積極有禮貌。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設計德育作業(yè),激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
教師也應意識到德育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中,而應引導學生從課堂活動延伸到課外活動,走進生活。教師可設計一些德育相關的作業(yè),例如在學習My School時,可讓學生搜集一些自己對校園的意見,列出表格,使學生發(fā)揮小主人翁精神,更好的建設校園。又例如在Happy Birthday一課中,教師可讓學生為即將過生日的親朋好友設計一張賀卡,并用英語祝他們生日快樂。這樣豐富的作業(yè)一定比抄寫單詞句子更有價值。
三、結語
在新時代教改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經越來越深入學校。而英語課堂也成為了德育教育的新載體。而如何在這種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機滲透,如何將德育教學與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也成為了英語教師的需要不斷攻堅克難的新任務。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師必須以校本教材為載體,將德育教育與其進行有機結合,使德育滲透到教材內容中去,并時刻關注自身的素質發(fā)展,提高自身的榜樣作用,切實的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在細節(jié)中關注德育的發(fā)展,使德育教育能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實現(xiàn)它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陳超.隨“語”潛入“課”潤物細無聲——淺論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6
[2]符竹青.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德育滲透[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1
[3]周儉秋.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德育的有效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
[4]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