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興,左莉,李霄,羅昆升,張開
(中國人民解放軍96901部隊,北京 100094)
微波的熱效應自1945年美國雷達工程師斯彭塞發(fā)現(xiàn)以來,因其高頻率、波長短、穿透性、量子性等特性,在很多領域與其他技術組合,催生出許多“微波+”的耦合技術,并由此產生與微波相關的交叉學科。但是,微波加熱存在的不均勻性、快速性、選擇性、無熱損耗等特點,也給微波運用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在放射性廢物處理領域,大型微波設備可用于處理放射性固體廢物,由于處理對象特殊,此類設備一般為小批量產品,設計研發(fā)的放射性豁免廢物微波熱解裝置,因其微波功率普遍較高,其電磁輻射量會在兩個層次對使用和操作環(huán)境造成影響。首先,是工作于基頻頻段的能量輻射,人體與微波幅射源距離很近時,可能受到過量的輻射能量而導致頭昏、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等。其微波泄漏控制應嚴格按照《GB 5959.6-2008 電熱裝置的安全 第6部分 工業(yè)微波加熱設備的安全規(guī)范》,因為過量的微波泄漏會影響操作人員人身安全。其次,是微波場諧波會產生電磁干擾,會形成電磁傳導和輻射兩種干擾源,從而嚴重影響周邊電子設備正常工作。其電磁輻射量控制應該嚴格按照《GJB 151B-2013軍用設備和分系統(tǒng)電磁發(fā)射和敏感度要求與測量》。這兩個范疇電磁輻射問題,已經(jīng)成為影響設備安全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保證設備、操作人員和環(huán)境安全,需要從結構設計、屏蔽措施等方面進行電磁屏蔽考慮。
控制微波泄漏首先需要控制其功率,從源頭控制微波的泄漏量。微波設備的功率計算,必須考慮微波功率和功率密度。對微波功率而言,物料吸收微波后產生熱量,微波吸收功率的公式如下:
式中,f為微波頻率(Hz),E為電場強度(V/cm),εr為介電常數(shù),tgδ為介質損耗系數(shù)。
而宏觀上,微波設計主要根據(jù)熱學公式來考慮物料的加熱要求,由溫度和時間等確定。
式中,T為溫升,C為比熱,W為物料重量,t為微波作用時間。
豁免廢物微波熱解對象主要是特殊崗位產生的放射性豁免廢物,比重按照0.5(棉布、塑膠手套、空氣過濾器等平均比重)計算,一次裝載物料約60kg。假定升溫處理時間為1h(不考慮冷卻時間),升溫最高為1100℃余量設計,棉布比熱約1.34,不考慮物料灰化后生成物質吸熱,微波功率應為25.5kW,綜合考慮設計為30kW。
對于功率密度,微波密度為單位空間內的微波能量,微波密度越高,電場強度E就越大,微波能量就越強。在30kW的能量條件下,微波爐設計容積為860L,平均能量為35W/L,微波強度比較合適。
微波激勵采用磁控管作為微波源,設計成斜面矩形波導耦合結構,這種結構具有耦合度高、抗載能力強的特點。以單個微波源(圖1所示)舉例,通過設在微波腔體側壁的波導耦合口,在微波腔體內激發(fā)了與波導的E面平行的諧振電場,并伴隨微波腔內物料的吸收,電磁場以行駐波的形式,層層向物料波動傳輸。
圖1 單個微波源波導仿真
微波諧振腔是保證微波設備工作的最重要部分,為達到較好的微波熱解效果,同時,要保證盡量少的微波泄漏,需要對微波結構進行設計。參考文獻[14]提到的很多微波諧振腔的設計方法與仿真手段,微波諧振腔采用了不同的極化方向設計,以達到抗臨近干擾目的。
為了強化諧振腔內部的微波分布均勻性,設計采用相鄰波導口相互垂直的方式(如圖2所示),即每相鄰的兩個波導口E面均垂直,從而形成不通的極化方向,即做到了增加微波諧振腔均勻性,又可以減少相鄰波導口間的端口串擾,保護多微波源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
圖2 微波爐腔結構設計
腔體設計主要是為均衡微波傳導與電磁干擾,而門體是抑制微波泄漏的關鍵結構。
根據(jù)微波傳輸線的理論,微波是以電磁場電磁相互轉換的原理來傳遞的,根據(jù)終端短路傳輸線阻抗公式:
其中,l表示傳輸線長度,通過公式可以了解,當l長度動態(tài)變化過程中,體現(xiàn)的特性是每隔λ/2重復,每隔λ/4相反。因此,在微波爐門體設計防漏結構,采用比較典型微波1/4波長傳輸線阻抗變換來實現(xiàn),防漏結構示意如圖3所示。
圖3 微波抗流結構示意圖
圖3中,E表示微波爐箱體內部即微波諧振腔,此處微波強度最大,D為微波爐門體外部,此處通常作為微波泄漏測試位置,A為抗流槽內部平面,即金屬短路面,B離開A點1/4波長距離的位置,C為爐腔E內微波能量輻射出門體的位置,距離B點1/4波長距離。A處是金屬短路面,此處電流I最大,而電場U最?。煌ㄟ^1/4波長變換,到了B處位置,變成了電場U最大,電流I最小,同時,阻抗Zi無窮大,等效于開路,所以D點無微波泄漏;然后,再次通過1/4波長變換,到了C處位置,變成了電場U最小,電流I最大,同時,阻抗Zi為0,等效于短路,因而在C點就形成了理論上的門體和爐腔壁的導通,抑制微波能量向外輻射。圖4為最終爐門微波抗流結構圖。
圖4 爐門微波抗流結構圖
(1)微波腔體是主要的輻射源,其抑制微波泄漏設計從根本上保證了微波泄漏的量級,但是,由于電磁波特性,可通過導線傳播、空間傳播等方式泄漏,需要對總電源、磁控管、變壓器,以及內表面、機架等進行屏蔽設計。
(2)設備采用全不銹鋼結構設計。從加工角度,容易焊接加工形成封閉箱體,同時,耐設備內部腐蝕性氣體侵蝕,總體電導率高,有利于接地和電磁屏蔽。
(3)微波爐中心頻率為2450MHz,根據(jù)CISPR11(轉換為GB4824),其測試點最難過的區(qū)間是11.7GHz~12.7GHz,此處是微波的5次諧波處,此諧波頻率下波長約24.4mm,嚴格控制1/2波長(12.2mm間隙)以上的間隙可以有效抑制。
(4)設備內部導線總體用金屬導管屏蔽,接地可靠。
(5)磁控管作為微波發(fā)生結構,其導線采用鐵氧體作吸收成立,微波源分布區(qū)通過金屬網(wǎng)作屏蔽罩進行防護。
(6)設備外殼和框架連接處,安裝導電簧片,避免較大空隙產生。
(7)排氣孔加裝銅網(wǎng),防止電磁泄漏。
經(jīng)過微波腔體、門體設計與采取多項電磁屏蔽措施,設計的放射性豁免廢物微波熱解裝置(圖5所示)通過了各項電磁兼容測試。
圖5 放射性豁免廢物微波熱解裝置
該裝置正常工作時,微波泄漏量僅為0.923mW/cm2(圖6所示),遠低于《GB 5959.6-2008電熱裝置的安全》(第6部分:工業(yè)微波加熱設備的安全規(guī)范)規(guī)定的5mW/cm2要求。從結果看,這些措施對防止電磁泄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圖6 放射性豁免廢物微波熱解裝置微波泄漏測試
某放射性豁免廢物微波熱解裝置屬大型工業(yè)微波設備,通過有效的微波設計與抑制泄漏結構設計等措施,很好地控制了電磁泄漏與電磁干擾,并滿足了國家各項標準要求,試驗結果表明,各項措施在保證微波效果的同時,有效降低了電磁泄漏與電磁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