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愈發(fā)密切地與我們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催生了“云教育、云醫(yī)療”等系列便民“云”產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探究的主要內容走進了課堂,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各科教學的開展及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對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農村小學,由于師資保障、技術支持、觀念認識等方面的原因,導致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困難重重。為擺脫困境,應針充分了解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并有針對性的建構師生和諧統(tǒng)一的內在信息素養(yǎng)體系和外化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環(huán)境,以進一步推動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
一、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淺嘗輒止”表現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應用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生產方式、學習方式更有甚于思維方式都產生著深刻影響。為了提高人的信息素養(yǎng),使得人類更好地適應信息化的生活和學習,信息技術教育作為一種學習渠道應運而生。但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相對于其他主科如“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而言,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不盡人意,尤其是在農村小學中更為明顯,具體表現為:
1.信息意識低迷
在農村小學中由于地域等種種因素影響,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舉步維艱。師生的信息意識薄弱,不能積極主動地將新信息與日常的教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師生低迷的信息意識阻礙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深入開展,對學生信息技術相關課程的深度學習十分不利。
2.教師安排隨意
當下農村小學教師數量不足再加上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不高,能滿足語文、數學等傳統(tǒng)主科課程的需要就已經顯得捉襟見肘,顯然現有教師資源不足以支撐開展專業(yè)的信息技術課程。從現有教師的數量上看,數量有限的教師要完成與城市學校相同的教學任務,依然存在一個現象:很多農村小學一所學校有1-2個信息技術教師并由其承擔整個學校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亦或更糟,有的農村學校面臨者“零”信息技術教師的現實困境。
3.開展形式單一
信息技術教育的深層實施應該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專設信息技術課程,二是信息技術以多媒體途徑融合在各科教學中來實現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在農村小學中,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依然停留在僅能滿足開展信息技術課程的需要。形式單一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致使學生對其產生厭倦情緒。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農村學校三年級以上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這在一定程度致使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產生了偏差以至于形成了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是進行信息技術教育的唯一渠道的誤區(qū)。
二、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淺嘗輒止”現象的成因
當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課程開展時師生信息意識低迷、教師安排隨意以及開展形式單一等問題,致使小學生很難得到一個系統(tǒng)、專業(yè)的信息技術教育,在到處充斥著信息的時代這對于提高小學生的生存適應能力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找到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開展的影響因素是化解當下尷尬處境的關鍵。
1.觀念淡薄落后,應試教育束縛禁錮
相比城市,農村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及學生思想觀念較為陳舊落后,受應試教育“唯分數論”的價值取向影響較為深重。一方面從教師的角度而言,農村中絕大多數教師并未從真正意義上認可信息技術給教學的開展帶來的便捷,他們對互聯網多媒體相關設備及技術的使用往往是出于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學工作檢查的需求。另一方面從學生的角度而言,他們并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于提高他們自身社會適應性的重要作用。
2.師資匱乏稀缺,教育經費緊張有限
城鄉(xiāng)發(fā)展失衡且差距拉大,農村經濟發(fā)展水平禁錮了教育的發(fā)展。首先,從師資力量方面來說,與城市相比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師資較為薄弱。信息技術教師數量的困乏及專業(yè)素養(yǎng)的局限使得開展課程時在教師安排上更多的傾向于將教學的任務甩給學校中的年輕教師。其次,從信息技術教育的經費投入方面講,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維持學校正常運行的公用經費沒有專項經費,即需要與多方力量協(xié)調在沒有沖突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3.認識片面零碎,學科壁壘圈框限制
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片面零碎及受學科壁壘的影響,在農村小學中一度形成了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是存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唯一路徑的錯覺。其一,通常時候在我們的主觀印象中,信息技術教育就只是按照課程表上的課時安排開展每周一次的信息技術課。其二,再加上教育長期以來實行的嚴格的分科教學制度將所學科目獨立開來,這更是在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科目之間筑立了一堵難以翻越的高墻。信息技術教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應滲入到每一門學科中,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需要每一位老師的參與。
三、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淺嘗輒止”現象的消解策略
目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淺嘗輒止”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它使得農村小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是缺失不完整的,對外界信息的感知及處理能力是愚鈍的。有必要采取相應的策略加以消解,以促進農村小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來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對小學生提出的要求。
1.豐富課程認識提高教師素養(yǎng),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提高師生的信息意識培養(yǎng)身心和諧的生命主體,這就需要師生豐富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并積極開展落實信息技術教育相關的課程。
2. 加大經費投入保障連續(xù)投入,建設合格的教師隊伍
連續(xù)穩(wěn)定的經費投入為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可能,同時配備專業(yè)的信息技術教師才能實現信息技術教育的高效開展。
3.整合學科關系實現學科融合,組織多樣的教育形式
只有成為一個整體,才能給人帶來美感帶來美的情感體驗。第一,信息技術涵蓋范圍的廣度決定了其綜合性,將其納為教育內容無不體現出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整合性特征,各學科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門整合性課程。第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借助計算機、網絡等輔助各科教學的高效開展,用信息技術可以獲得圖像、音頻、視頻資料等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結合各學科的特點以多樣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使得教學更直觀更易于學生的理解吸收。概言之,各科老師應將信息技術合理巧妙地穿插進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共同承擔起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時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