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敏 王帆 王艷波
宮頸癌是當前威脅和影響婦女健康的第二大腫瘤。據估計,2018 年全球約有56.9 萬新確診病例,31.1 萬人死亡[1]。我國癌癥中心發(fā)布的全國癌癥統(tǒng)計數(shù)據報告顯示,每年約有13 萬宮頸癌新發(fā)病例,占世界宮頸癌每年總新發(fā)病例的28%[2],嚴重危害女性的健康。至今發(fā)現(xiàn)有200 多種,其中約40 種與生殖道感染相關,根據其致病性的強弱可分為高危型HPV 和低危型HPV 兩種[3],研究已知高危型HPV 持續(xù)感染會引起宮頸癌[4]。且近年來HPV 感染呈現(xiàn)年輕化特征[5]。研究發(fā)現(xiàn)更易發(fā)生在20~24 歲女性群體中[6]。因此大學生是HPV 易感人群,也是接種HPV 疫苗的適齡群體[7]。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HPV 感染的特效藥物,但已有預防HPV 感染的疫苗,已上市的HPV 疫苗有2007 年上市的二價疫苗(商品名:Cervarix)、2006 年上市的四價疫苗(商品名:Gardasil)和 2014 年上市的九價疫苗(商品名:Gardasil)和2019 年上市的國產疫苗2 價疫苗(商品名:馨可寧)[8]。研究數(shù)據表明:國產和進口疫苗兩者效果相當[9]。接種HPV 疫苗、健康教育和建立安全性行為是針對宮頸癌的一級預防策略[10]。在《“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提出要突出解決好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問題[11]。而且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教育部等關于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強學校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影響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需得到有效控制[12]。因此調查在校大學生對HPV 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是必要且重要的一項工作。本文將調查蘭州市在校大學生對HPV 和HPV疫苗的熟悉程度以及疫苗接種情況。為公共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提供支持,以便他們繼續(xù)努力促進和提高人們對HPV 的認識。
1.1一般資料 于2021 年5 月26 日~7 月26 日分別對甘肅中醫(yī)藥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文理學院的862 例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772 份。
1.2調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通過查閱文獻,明確問卷的設計思路,結合實際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執(zhí)行調查方案,進而收集有效的問卷數(shù)據。問卷內容參考文獻[13]包含性別、年齡、年級、月消費水平、對HPV 及HPV 疫苗的了解程度、HPV 疫苗接種率。對調查所得數(shù)據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2.1基本信息 本次調查共提交問卷862 份,經核對剔除不合格問卷后,有效問卷為772 份,問卷回收率為89.6%。女503 例(65.2%),男269 例(34.8%),男女比例接近1∶2;年齡主要集中在20~22 歲(53.5%);大一138 例,大二156 例,大三167 例,大四228 例,大五83 例;醫(yī)學類369 例,非醫(yī)學類403 例;月消費水平主要集中在1000~2000 元(59.5%)。見表1。
表1 772 例在校大學生的基本信息 (n,%)
2.2大學生對HPV 及疫苗的了解程度 在772 份有效問卷中,HPV 相關常識知曉率為65.2%(503/772),低于我國經濟相對發(fā)達的城市地區(qū)的72.0%[14],遠低于美國大學生的96%[15]。HPV 疫苗相關常識的知曉率為71.0%(548/772),聽過HPV 的醫(yī)學生占比為42.1%(325/772),非醫(yī)學生占比為23.1%(178/772)。
2.3大學生了解HPV 疫苗的途徑 在772 份有效問卷中,其中548 例聽說過HPV 疫苗,通過社會公益宣傳、咨詢醫(yī)生、家人或朋友介紹、社交軟件、學校課程、其他途徑和此問卷了解HPV 疫苗各占46.8%、20.2%、22.4%、55.3%、33.7%、8.5%、19.2%。經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和社會公益宣傳了解該疫苗的人數(shù)占比較高。見表2。
表2 772 例在校大學生了解HPV 疫苗的途徑 (n,%)
2.4大學生對HPV 疫苗的價格偏好 在772 例調查對象中,能夠承受疫苗的價格主要集中在<300 元,占總人數(shù)的49.1%。見圖1。
圖1 772 例在校大學生對HPV 疫苗的價格偏好
2.5大學生的接種意愿 在772 例大學生中已經接種的為24 例(3.1%),正在計劃接種的為173 例(22.4%),不確定是否接種的為410 例(53.1%),不接種的為165 例(21.3%)。接種HPV 疫苗的人數(shù)相對較少。
有研究表明在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及宮頸癌癥患者中,西北地區(qū)高危HPV 感染率較西南地區(qū)患者高[16,17]。其有可能是因為西北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及醫(yī)療等方面較其他地區(qū)落后,因此,應提高蘭州市在校大學生疫苗接種率。
本研究通過對蘭州市的三所學校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蘭州市在校大學生對HPV 及HPV 疫苗的認識和知識水平適中。但接種率極低,有可能是由于疫苗價格高于蘭州市在校大學生對疫苗價格的期望值,致使蘭州市在校大學生接種率較低。多篇調查研究顯示,<300 元是目前公眾普遍能接受的價格,并且大多數(shù)人更傾向于醫(yī)保付費。對此,政府可適當降低疫苗價格或降低自付比例來保證疫苗接種的普及。此外,將疫苗納入國家計劃免疫或納入醫(yī)療保險范圍也可提高疫苗的接種率。最新國家動態(tài)研究顯示,國產HPV 疫苗已經在國內多處城市進行接種,并且價格低于進口疫苗,研究顯示,國產疫苗的療效等同于進口疫苗,應積極大力宣傳國產疫苗,使更多的在校大學生積極接種。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專業(yè)對HPV 的認知是有差異的,這和馬冬等[16]調查研究一致。大學生群體對HPV 健康知識的獲取以網絡新媒體知識獲取為主,而傳統(tǒng)紙媒、電視等在傳播中略低,醫(yī)療健康提供者、親友等傳播也呈現(xiàn)為較低水平。這與王藝楠[13]調查研究一致。可見隨著網絡發(fā)展,特別是移動端網絡帶來的知識接觸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已成為了學生群體知識傳播的主要途徑,因此,大學生衛(wèi)生中心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社交媒體工具來促進對HPV的教育干預,如果可以的話,大學生可以利用校園周圍的留言板和屏幕來促進對HPV 的認識。培育大學生的康健性行為,從而提高全部大學生群體的健康程度。
綜上所述,蘭州市在校大學生對HPV 的熟悉程度和相關疫苗的認知程度較高,但接種人數(shù)相對較少,在疫苗獲取途徑中通過社交軟件而了解HPV 病毒及其疫苗的人數(shù)較多。大學生衛(wèi)生中心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工具來提高對HPV 病毒的教育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