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珍珍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最為主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師應對開展閱讀教學非常注重,從而在進行閱讀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以讀促學、以學定教、以教傳道,并且教師將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落實到閱讀教學當中,以此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閱讀中品讀語句,學生邊品讀邊學習文中的語文知識,同時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閱讀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能力、品讀能力、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以及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前言
本文詳細分析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這些問題總結出閱讀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就在于運用的教學方式不創(chuàng)新,并且不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知識,以及忽視傳授閱讀方法,致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差,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以下文章提出結合閱讀教學面臨的困境提出落實有效的教學策略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這樣能夠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困境
閱讀教學面臨的困境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引導學生閱讀時,忽視引導學生從書中獲取知識,致使學生只顧著完成閱讀任務,而不注重從閱讀中獲取知識點,進而導致學生的知識面難以拓寬,并且學生對書中蘊含的知識不了解不清楚,使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內容缺少理解和認知,這樣一來,學生難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這表明進行閱讀教學時,不注重以讀促學,由此學生閱讀范圍和知識面只局限于課本內容,很難擴大學生知識范圍和閱讀面,對此應及時改變閱讀教學現狀。二、閱讀教學中不重視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以此很難做到以學定教,同時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投入到讀書中品讀各類書籍,使得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這不僅影響閱讀教學效果,還不利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三、對于傳授閱讀方法不夠重視,使學生閱讀時不懂得如何帶著情感閱讀課文,從而難以提高學生閱讀效果和閱讀能力,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始終提高不上去,就會發(fā)現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經常語速過快、讀錯字、斷句不正確、不結合文中抒發(fā)的情感閱讀,由此很難加強學生閱讀能力,針對上述教學困境,下文提出以讀促學、以學定教、以教傳道的教學策略。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1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知識
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還應引導學生從書中積累文化知識,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學習文中的知識點,學生邊學習邊閱讀文中內容,能夠推動學生增強閱讀能力和文化底蘊,以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重視以讀促學,從而在引導學生讀書之前,教師明確提出閱讀過后,應從文中摘抄知識和優(yōu)美的字詞句,使學生按照要求閱讀和學習,在閱讀和學習中學生不僅積累很多知識,還增加學生閱讀量和知識儲備量,以此推動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例如:引導學生閱讀《找春天》一課時,教師將以讀促學落實到閱讀教學中,進而在引導學生閱讀時提出積累知識的要求,使學生嚴格按照要求閱讀,學生認真閱讀時積極學習文中的好詞好句和描寫景色的手法、修辭方式,在不斷學習中和積極閱讀中學生拓寬了知識面,以及推動學生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此外,在以讀促寫中學生能夠自覺按照要求做到邊閱讀邊學習知識,學習中學生深入思考文中內容,學生思考中對課文內容加深理解,進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
2.2以學定教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閱讀環(huán)境直接決定閱讀教學質量,因此,教師除了關注學生閱讀狀態(tài)以外,還應重視在教學中做到以學定教,從而在以學定教中教師非常注重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由此在課堂上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網絡和投影儀設備播放文中描寫的畫面和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并激發(fā)學生主動投入到閱讀中讀書,學生閱讀文中的語句學到描寫句子的方法和文中寫作方式,這不僅達到以學定教的目的,還通過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營造非常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使學生對讀書提高興趣,進而調動學生積極閱讀更多的文章,進一步增強學生閱讀能力。
例如:引導學生閱讀《春夏秋冬》時,教師運用科學技術將文中內容用視頻、圖片、圖畫等形式展示出來,使學生紛紛主動觀賞文中描寫的自然景色,學生邊觀賞邊閱讀教學設備播放的課文內容,學生在閱讀中積極學習和思考,使得學生提高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這表明教師除了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還注重以學定教,能夠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2.3以教傳道中傳授閱讀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引導學生讀書之前,先做到以教傳道,基于此的前提下進行閱讀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耐心傳授閱讀方法,從而告訴學生要想流利讀出文中滲透的思想情感,應先粗略閱讀一遍課文,粗略閱讀中劃出斷句位置,以及圈劃出不認識的生字,然后查找字詞讀音,在確定讀音的基礎上認真品讀作者抒發(fā)的情感,這樣能夠增強閱讀效果,學生聽過以后,積極按照教師傳授的閱讀方法開始粗略閱讀和品讀,在品讀中學生靈活運用閱讀方法和技巧,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效果有所提高。
例如:引導學生閱讀《吃水不忘挖井人》時,教師先做到以教傳道,在以教傳道中傳授閱讀方法,以及布置閱讀任務,使學生主動學習閱讀方法與技巧,同時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做到每天閱讀一篇文章,學生閱讀中做到正確讀音、正確斷句以及流利讀出語句,學生不僅通順品讀課文內容,還學會運用閱讀方法,使得學生加強運用能力和閱讀能力。此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做到以教傳道,有利于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總結
總之,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從實踐教學中探索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并做到以讀促學、以學定教,以及以教傳道,由此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汲取知識,學生不斷學習更多的知識,能夠拓展知識面,同時學生增強語感和閱讀能力,如此一來,能夠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樊曉輝.小學語文學科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設計分析.華夏教師. 2019.
[2] 周雄英.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的教學實踐.華夏教師.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