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瑜
中國人好像不怎么求婚,兩個人看順眼了,然后在某一天晚上,一家三鮮面的鋪子里,男的抬起油乎乎的嘴說:“要不去領(lǐng)個證吧。”然后一口把面唆了進去。然后就是一番觥羹交錯。然后就有了掛著鼻涕到處晃的小不點們。
外國人不是這樣。外國人為了求婚處心積慮。三親六戚,奔走相告。雙方父母歡欣鼓舞。
在“洋人”的求婚儀式中,最重要的道具,當然就是鉆戒了,最好是Tiffany牌的。據(jù)說它的價格得是這個男人月工資的3倍。其實幾個月的工資事小,重要的是得讓那個男人心疼?;镜脑泶蠹s是,得讓這個男人花錢花得心疼了,他才能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要是一個鉆戒像一盒巧克力那么便宜,難保他不見個人就求一次婚、哪天嘴饞了順便求個婚什么的。光有鉆戒還是不夠的,還得浪漫。吃三鮮面的時候,從左邊的褲兜里掏出一個鉆戒,說:“老板,胡椒在哪兒?!對了,小玉,嫁給我吧,這塊金剛石,你拿著,3個月的工資呢!”這可不行。浪漫,懂嗎?別聽流行歌曲瞎唱,什么“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純粹瞎扯淡。結(jié)婚5年,看彼此都跟看家具沒區(qū)別,所以最重要的,是把握花好月圓時的那一分詩意。趁著男人還沒有完全變成混賬的時候,把該浪漫的都給浪漫了,以后兩個人為了孩子該不該吃蘋果而打得頭破血流時,還可以“回首”當年他遞給你鉆戒時眼里的柔情??窟@點回憶,再往記憶里添點油、加點醋,沒準又能撐個20年呢。
為了滿足廣大女孩的浪漫需求,國外的男人為了求婚的時機和場合可算是絞盡腦汁。所謂時機,講究的是水到渠成。所謂場合,講究的是出奇不意。網(wǎng)上的笑話說,一只貓追殺一只老鼠,老鼠跑得氣喘吁吁、走投無路,突然轉(zhuǎn)身,掏出一枚鉆戒,貓立刻停下來,嬌嗔地說:“死人,太意外了!”看,這就是在求婚場合方面把握得很好的案例。
我的朋友里有一對,在金門大橋上,男的給女的單膝跪下求婚。這樣的“公開場合求婚法”,好處當然是舉世矚目,盛況空前。據(jù)說當時橋底下的人們一看見有人單膝跪下,就知道發(fā)生什么了,立刻停下來起哄鼓掌。壞處就是,這樣的求婚看上去有點像綁架。善良的女生們多半不忍心當著眾人的面讓男人下不了臺,于是出于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說:“好吧好吧,你起來再說?!?/p>
更多的人在求婚場合問題上,選擇溫馨地“私了”。比如,吃著甜點,突然吃出一顆鉆戒。又比如兩人爬到山頂,極目四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男人掏腰包,于是男人突然掏出一顆鉆戒,深情地說:“小玉,嫁給我吧……”這種“溫馨私了”的求婚方式,好處當然是給女生壓力較小,她可以選擇拒絕,也可以選擇拿起鉆戒就飛速逃離現(xiàn)場,反正不一定非要說“yes”了。壞處就是效果不夠震撼,有可能若干年后,自己都想不起來自己怎么就走火入魔,嫁給了孩子他爸的。
要說我自己。我雖然已年過30歲,還從來沒有一個男人拿著一枚鉆戒說“嫁給我吧”。我等啊等啊,等得三鮮面鋪子都關(guān)門了,還沒見著一個人。不過總的來說,也沒有什么遺憾的。我從小對求婚場景的幻想里,從來就沒有鉆戒這種東西。就一個帥哥,和我。我們都才華橫溢、桀驁不馴、武功蓋世,所以我們彼此愛之入骨,又由于我們都剛愎自用、頑固不化、唯我獨尊,所以我們又對彼此恨之入骨。由于這種愛之入骨又恨之入骨的悖論,我們今天愛得風清月白,明天又恨得雞飛蛋打。終于,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在一場翻天覆地的大爭吵當中,他突然一把抱住我,說:“嫁給我吧。”
我對這個幻想是如此鐘情,以至于都忘了在其中插入一個他掏出一顆3克拉大戒指的情節(jié),可見女人一激動就變得愚蠢。后來我想,愚蠢也好,聰明也好,反正不過是幻想。
如今我30歲了,不再充滿幻想,所需要發(fā)生的全部,不過是一個男人、我和一家三鮮面館子。他抬起油乎乎的嘴,說:“要不去領(lǐng)個證吧。”然后一口把面唆了進去;然后就是一番觥羹交錯;然后就有了掛著鼻涕到處晃的小不點們。
(毛毛 ?摘自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送你一顆子彈》一書)(責編 ?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