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金牌、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銀牌、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金牌……冬奧會歷史上最年輕的自由式滑雪金牌得主之一,中國女子雪上項目第一個冬奧會冠軍……谷愛凌以兩金一銀的優(yōu)異成績夢圓北京冬奧會。
自從2020年初在冬青奧會大放異彩以來,谷愛凌的表現(xiàn)就愈加受到外界的關注,2021年她首次參加世界極限運動會,就收獲了兩個項目的金牌,僅用2年時間就完成了U型場地賽事大滿貫。
這個有著混血臉龐、金色頭發(fā)的年輕女孩,總是露齒笑,開口便是一嘴北京味的普通話,每每出現(xiàn)都能給人驚喜。
不難發(fā)現(xiàn),谷愛凌是一個天賦滿分的年輕選手,靈性極高,很小便擅長在雪堆里翻滾摸爬;但在賽場上僅僅有天賦是不夠的,眾多性格特質(zhì)的凝聚才能堆積出一個又一個的獎牌。
普通女孩,自然也有普通女孩的煩惱。在以“天才”的姿態(tài)為人熟知之前,出現(xiàn)在滑雪場上的谷愛凌,同樣也曾被未知的恐懼和傳統(tǒng)印象“支配”過。
2003年,谷愛凌出生在舊金山。三個月大時,她就被母親帶到滑雪場;兩歲時,擁有了第一雙滑雪鞋;三歲時,第一次踏上雪板,那是滑雪訓練班報名的最小年齡。
“你想象一下,一個滑雪公園里,全是男孩,只有我一個女孩?!痹诋斶^滑雪教練的媽媽的帶領下,開始學滑雪時,3歲的谷愛凌的身邊就都是男孩。在她摔跤的時候,有人和她調(diào)侃,“你滑得可真像個女孩?!?/p>
媽媽在滑雪場兼職教練的日子,占據(jù)著谷愛凌的童年記憶,耳濡目染下,年紀不大的谷愛凌很快就能掌握在雪里翻轉(zhuǎn)騰挪的技巧,她可以平穩(wěn)地在雪地上滑動,會向前打滾,還會左右翻動好幾圈。就像她在作業(yè)里寫下的話,“我覺得我有點與眾不同,同齡的孩子還在哭鬧和抱怨時,我正在小坡道上忙著呢?!?/p>
8歲那年,谷燕決定讓女兒加入專業(yè)的自由滑雪隊,于是,后者成為了美國太浩湖地區(qū)專業(yè)滑雪隊里的唯一女性。每個周末,家人會驅(qū)車數(shù)小時,將她送往隊里進行專業(yè)訓練。
從小,谷愛凌就對自己的付出想得特別清楚。谷燕經(jīng)常擔心女兒會不會太累,而谷愛凌卻認為,“訓練雖然累,但是樂在其中,我覺得這是每個人在為自己的愛好付出時都會有的感受?!?/p>
競技運動的魅力,在于更高、更快、更強,更在于突破固有思維。谷愛凌,就是那個敢于打破常規(guī)的運動女孩。
從初入雪場,到如今成為專業(yè)運動員,周遭世界拋給谷愛凌的質(zhì)疑就沒有停過。總會有人表現(xiàn)出某種保守印象,認為女孩不適合自由式滑雪。
許多報道都曾寫過,女性在從事自由式滑雪等運動時可能遭遇更多風險,但在谷愛凌看來,這只是因為女性不夠多,才形成一些既有的印象,“數(shù)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如果你在電視上看不到和自己類似的人,就會認為它很難。這樣就很難鼓勵自己去學、去參與?!?/p>
如今,谷愛凌為自己是女性運動員的身份而感到驕傲。在她的眼中,任何運動都有自己的難度,但她對自由式滑雪運動充滿了熱愛。
“自由式滑雪可以發(fā)明自己的動作,有自己的范兒?!痹诩o錄片《我的時代和我》中,谷愛凌介紹這項運動的魅力。從11歲到15歲,她每個冬季周末最期待的時光就是下午兩點后,可以在訓練場上跳來跳去、在空中翻轉(zhuǎn),十分自由。
運動的基因埋藏在了谷愛凌的身體里,但她的堅韌和心態(tài),是支持著她應對各種不期而至的意外最重要的因素。
2020年6月,一檔節(jié)目的紀錄片團隊專程去到美國,拍攝谷愛凌的日程安排。鏡頭記錄了當時疫情蔓延下的美國,變化的感染情況不僅帶來了巨大的健康風險,也讓職業(yè)運動員的訓練停滯不前。原本為了備戰(zhàn)冬奧會制定了完備訓練計劃的谷愛凌,不得不受困于舊金山的家中。那時,間隔四個月后,她終于有機會前往美國西北部的波特蘭,開展多月以來的第一次雪上訓練。
本以為事情會逐漸往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意外還是到來了。
剛到波特蘭,給母親報平安的她就收到了一個壞消息,電話那頭,母親用略帶沉重的語氣告訴她,因為害怕疫情的風險,原定約好的專業(yè)教練臨時失約,“最后一秒鐘決定不來了”。
“真是要命”,母親連連嘆氣。
這時,谷愛凌的反應是,“沒事,我能想辦法。”
“你能想什么辦法呀?”母親的語氣透露著懷疑、失落,與之相反的是,谷愛凌很快從驚訝中迅速脫離出來,變得冷靜、理智:“這里有那么多國家隊的教練和運動員,我從每個人身上都學一點,三個禮拜多少能學點兒什么?!?/p>
和母親的擔憂形成對比,谷愛凌迅速調(diào)整了備戰(zhàn)的策略,她馬上展現(xiàn)出了一個專業(yè)運動員的素質(zhì),就像一位朋友評價她時說道,“她挺燃的,一團火焰在圍繞著她?!?h3>停不下的斜杠少女
谷愛凌從不相信,生活只能有一條賽道。
“我從小就說我有三個生活,當正常學生、當滑雪運動員、當時尚模特,我現(xiàn)在是在平衡這三個生活”,在接受采訪時,她這樣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p>
事實上,她不僅僅只是在領獎臺閃耀。
15歲那年,她第一次受到邀請參加巴黎時裝周,她看到有的人居然可以穿著塑料袋一樣的衣服出門,這讓她感受到了一種新的刺激,原來一個人可以這么“不一樣”。這也給她提供了另一種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同時,也為她帶來了巨大的商業(yè)價值。
在宣布回歸中國后,谷愛凌與體育經(jīng)紀公司IMG簽約。 IMG為谷愛凌接下了二十多個奢侈品牌的合作,以及多本時尚雜志的拍攝。2021年以來,有至少23個品牌和谷愛凌簽約,為她每年帶來上億人民幣的收入。18歲的谷愛凌也就此登上了福布斯“2021中國名人榜”。
她喜歡那些漂亮的首飾衣服,這亦是她表達個性和態(tài)度的方式。對于谷愛凌來說,滑雪運動員和時尚領域的跨界更像是一種調(diào)節(jié)和休息。
“時尚領域?qū)ξ业挠柧氂袔椭?。就像滑雪一樣,做模特是需要令人難以置信的表現(xiàn)力和個性的事情。它需要創(chuàng)造力、信心以及學習和適應的能力,而這些都是激勵我這個人的特點。這樣一來,模特和滑雪之間的過渡成為彼此的休息和鍛煉,幫助我最終在每個領域都感到更有動力。”
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問谷愛凌關于中美兩國年輕人的文化差異,她的回答是——“修圖”。
“在美國,我的同齡人幾乎都不修圖,如果你修圖,別人會覺得你不自信。”“你不應該,多愛自己一點嗎?”這是關于長相焦慮的最佳答案。
也許以主流時尚審美的眼光來看,谷愛凌也不是完美的。但人們把谷愛凌看作是新的時尚偶像,不僅是因為她的高顏值和好身材,還因為她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接受的態(tài)度。
她也在采訪中經(jīng)常提及“做好自己”的言論,每次都能給人帶來力量。你不必迎合公眾的認可,也不必為自己“不夠漂亮 ”而感到焦慮。
時尚讓谷愛凌打開了更大的世界,為運動注入更多動力,也讓她充分意識到,自己展現(xiàn)出的對于美和自我的認知,可以真真切切影響到許多人。
而出身在學霸家庭,學習好是谷愛凌的首要原則。
谷愛凌的媽媽谷燕在北京長大,大學就讀于北京大學。領英上的資料顯示,北大畢業(yè)后,谷燕赴美留學,先后在奧本大學讀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在洛克菲勒大學讀了分子遺傳學,還在斯坦福大學的商學院讀了MBA,畢業(yè)后在華爾街工作。而她的丈夫,也就是谷愛凌的爸爸,則畢業(yè)于哈佛大學。
2020年12月11日,谷愛凌記錄了她查看自己大學考試結(jié)果的一刻。已經(jīng)在眾多國際賽事上風風火火闖蕩過的她在那一刻變成了患得患失的考生:雙手顫抖,有些膽怯,更多的是興奮。點開考試頁面,她一下子從床上蹦起來:在滿分1600的SAT考試中,她得了1580分,成功被斯坦福大學錄取。
自由式滑雪世界冠軍、斯坦福學霸、時尚達人、運動偶像……任意一個標簽貼在一個剛滿18歲的女孩身上,都足以成為生活的唯一重心。
“我希望我的職業(yè)生涯就是告訴大家‘你可以在各領域都很優(yōu)秀”,谷愛凌這樣說,“我想打破一個觀念,成功必須是有取舍的。”
我們看過無數(shù)冠軍背后的故事,為金牌背后堅忍不拔、刻苦自律、銳意突破的精神歡呼。但在谷愛凌這里,天才還有另一個更“輕”的視角——她和每個普通人一樣,有足夠豐富多樣的興趣。這個如陽光般燦爛的女孩,想要投入熱愛的人生,遠不止于滑雪。
這種普通、真實而鮮活的形象,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新時代運動員身上。他們的穿著打扮和日常興趣,也成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譬如,小小年紀就作為模特活躍在時尚圈的谷愛凌,也是個喜歡“追星”的小迷妹。
15歲那年,谷愛凌去巴黎時裝周看秀,接到了一個著名說唱歌手的邀請,去活動舉辦的慶功宴。對一個正值青春的女孩來說,這份邀請的魔力太強大了,她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但被媽媽攔住了。
“媽媽哪里同意啊,她怕不安全。我說服了她很久,最后在她的‘保護下,去了派對?!笔聦嵶C明,那次活動很安全,當想起這些“冒險”,谷愛凌覺得很有意思。
但是,比起社交平臺上大多數(shù)的潮流大咖,谷愛凌的心態(tài)更為平和。她會在網(wǎng)上認真看大家給她的留言,會隨性地點贊一些評論或認真寫上答復,“我沒有把他們當作粉絲,而是當成平等相待的朋友。”
就在參加本次冬奧會期間,谷愛凌在社交媒體回答網(wǎng)友問題,當被問到特別想要去國內(nèi)哪個地方時,谷愛凌毫不掩飾對海南的喜愛,直言特別想去海南島!“我聽說那里很暖和,還能沖浪,所以我覺得這個挺好玩的?!焙D暇W(wǎng)友紛紛留言歡迎谷愛凌來海南打卡,享受海南特色項目和美食。
有人問她的一天過得如何,她發(fā)上來自己剛剛享受的晚餐,早早地收工可以讓她高興一晚上。也有人問谷愛凌,如何變得自信,她又以身體上的自信為例,認為身體的價值來源于它所完成的事情:雙腿帶我去遠方,胃幫我消化很多好的食物,并帶來足夠的力量。
在采訪中,谷愛凌展露出許多好玩的奇思妙想,想起那些充滿樂趣的互動,她很真誠地說:“我更想成為一個分享的人,而不是一個人的表演?!?/p>
當谷愛凌被問及“如何排解壓力”時,她頗為冷靜地說:“我現(xiàn)在也在成長的階段,每天都在學習,會問自己,我是誰?”
與其說這是對外界發(fā)出的聲音,不如說這是谷愛凌嘗試對自我的一種探索。
她緊接著又說:“我最近學到了一件事——生活不是別人的,而是自己的。如果有壓力,一定是自己給自己的,而不是別人?!蹦且豢?,她的身份既不是運動員,也不是偶像,而是一個和其他普通女孩一樣會遇到壓力和煩惱的花季少女。“看別人很容易感覺人家都是完美的。但我不會把所有的生活都放在網(wǎng)上,不會把今天摔倒了,訓練不好的事情說出來?!闭f話間,谷愛凌透著一股與她的年齡不相符的成熟。
獲得的期許越多,谷愛凌肩上的壓力也變得越大。這些都是她曾經(jīng)歷過或正在經(jīng)歷的感受,但如今還能保持“輕盈感”,正是她多了一步“問我自己是誰”的過程。就像被問到“別人家的孩子是否會有壓力”時,她會打趣地說:“如果我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那我的家在哪里呢?”
幽默、真誠、智慧,這個時代的優(yōu)秀特質(zhì),恰巧都出現(xiàn)在谷愛凌身上。
可她也一直反復強調(diào):“其實我就是正常的18歲的小孩,我回家跟所有小孩都是一樣的。我身邊的朋友從不會說,‘這是專業(yè)的谷愛凌。”休息的時候,谷愛凌會像許多18歲少男少女一樣選擇“躺平”。
“這是我剛學會的詞?!碑斪约阂豢跉庹f出了“躺平”和“內(nèi)卷”之后,她還頗為得意,眼神里露出一絲機靈勁,咧嘴大笑,“或者嘗試其他我喜歡的愛好?!?/p>
吃美食,其實也是谷愛凌的另一個愛好,“我還沒嘗成都的辣,但我想試一下?!彼龝诖磥淼拇髮W生活:“我迫不及待想去斯坦福,因為我覺得那會很好玩,也能認識很多新的朋友,學到很多新的東西。”
她也會如少女一般,期待自己18歲成年禮的生日,“我那天估計會和奧地利的同學一起過,那應該會是很好玩的一天!”甚至就連生日禮物,谷愛凌也如大家一樣,是個被媽媽管著的小女孩。
“我說18歲生日我想去跳傘,她說,完全不可以!這是不可以接受的!”谷愛凌模仿媽媽的語氣時,刻意調(diào)高了音量,惹得現(xiàn)場哄堂大笑,“等你到80歲再去跳傘,危險的事情只能選一樣!”
其實,從谷愛凌進入專業(yè)滑雪隊開始,她便是那個被“管著”的小女孩。
谷愛凌8歲那年,就總愛從山頂一路沖到山下,這樣的速度把媽媽嚇了一跳,“我媽怕我滑得太快了,就把我放在專業(yè)滑雪隊里,希望我滑得慢一點安全一些。”
但當谷愛凌的母親看到女兒在滑雪隊里做了一個后空翻時,“就知道一切都停不下來了。”
說起自己的故事,這位“別人家的孩子”又展現(xiàn)出了少女的一面——對世界滿是好奇,對未來滿是期待。
在她看來,稍顯不同的是,“我覺得我跟所有人都一樣,只不過我對一件事有很大的熱愛,也有很大的夢想?!闭f這話時,谷愛凌格外真誠。這也就是谷愛凌的魅力所在,熱愛滑雪、追求時尚、向往未來,在賽場上無所顧忌地挑戰(zhàn)新的極限,而在賽場之外又能毫無保留地釋放出對生活的熱情。
在谷愛凌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小女孩、一名運動員非常美好而普通的閃光點。
9歲時,谷愛凌就表現(xiàn)出了成為頂尖職業(yè)滑雪運動員的天賦。在加入專業(yè)滑雪隊的第二年,她就在美國青少年滑雪比賽中拿到總排名第一的成績。
但即使如此,媽媽谷燕也沒有讓她放棄學業(yè),而是一邊讀全日制的學校,一邊訓練并參加比賽。
谷愛凌說,這讓她學會了時間管理。她會在去訓練、比賽的路上看書、寫作業(yè)。她知道自己的時間比全職滑雪的人少,就會奮力追趕,這個過程中效率就會提高。她這樣評價自己,“天才有可能是一部分,有可能,但是我自己覺得大多數(shù),是努力和時間的平衡,還有自律的生活方式。”在她看來,這也令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選擇,“學習累了的時候,就想到周末可以去滑雪?!?/p>
即便后來谷愛凌多次在成人賽、世界杯上奪冠,這種習慣依然被她保持了下來。“這些都是跟腦子有關的,學會更高效地去安排自己的時間。知道什么時候累了,什么時候不能跟別人說話。”
作為一名個人運動員,谷愛凌極其自律,在她曾經(jīng)的教練彼得·奧利尼克看來,這是一種很高的職業(yè)道德?!八偸堑谝粋€參加訓練,也是最后一個離開的。她參加很多的賽事,回家還要跑步和訓練,這很少見?!?/p>
對谷愛凌來說,贏一直都很重要。
2021年的世錦賽大跳臺比賽中,谷愛凌發(fā)現(xiàn),在她之前出場的選手都選擇了超高難度的動作,她也臨時決定做一個自己還不夠熟練,落地還不夠穩(wěn)的動作。因為,在她看來,如果不做這個動作,“就沒有意義在這個比賽”,她說:“我進入任何一個比賽,都必須有可能贏的希望。”
谷愛凌說,自己的比賽精神,這種對于贏的渴望,來自于外婆馮國珍。
幼兒園時,外婆就教會了她乘法口訣,教完就跟她說,“你去上學跟其他人比賽吧?!钡綄W校谷愛凌才發(fā)現(xiàn),在美國,這是小學三年級才會學的內(nèi)容。
外婆希望谷愛凌什么都拿第一。小時候,谷愛凌參加學校的跑步比賽,還沒跑完,她暫列第二,拐彎的時候就聽到外婆帶著一群人在喊:“Eileen NO.1,Eileen NO.1?!彼ゎ^看到,一排美國家長中間,站著身高一米五的外婆。她現(xiàn)在都想不明白,外婆不會講英文,當初是怎么組織了一群人跟著她喊“Eileen NO.1”的。
據(jù)《經(jīng)濟學人》報道,如今86歲的馮國珍仍然堅持每天跑步一英里。
有時候,谷愛凌才是更好勝的那一個。
2016年,谷燕陪谷愛凌去鹽湖城參加比賽,那是谷愛凌第一次參加成人組的比賽,那意味著,谷愛凌可以拿到積分,在世界自由式滑雪領域參與排名。
但比賽前一天,谷愛凌發(fā)燒到40度,嗓子疼到坐在媽媽的腿上哭。因為沒有時間適應場地,第二天的比賽,谷愛凌第一滑出現(xiàn)失誤,但依然拿到了銀牌?;氐阶√帲葠哿枰恢北е娔X研究之后的大跳臺比賽。谷燕不想女兒太拼,她安慰谷愛凌場地沒練過,還生著病,“先適應適應就行”。
但谷愛凌一直問“為什么”,她倔強地反駁道,“比賽的時候人家不管誰跳過沒跳過。”第二天的跳臺比賽,谷愛凌在肺部不適的情況下,拿到了金牌。
在寬容的環(huán)境中成長,無論是運動道路的選擇、時尚T臺的光亮,還是作為普通學生的努力,谷愛凌所達到的成果,并非是家庭親人殷切期望的結(jié)果,而是她作為一個獨立的年輕人,主動探索和向外擴展的驚喜。
北京奧運會結(jié)束后,如無意外,谷愛凌將回到校園,去斯坦福讀書。
談到自己的專業(yè)選擇,谷愛凌說她對很多專業(yè)都感興趣。她喜歡寫作,想做一名記者,也特別喜歡分子遺傳和量子物理。
她始終記得媽媽告訴她的一句話:“要讓別人尊敬你,就不能做一個只會滑雪,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學識的運動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