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壽為“五福”之首。早在《尚書·洪范》中就記載“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意思是說人生有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有,三是健康安寧,四是尊行美德,五是高壽善終。這里面特別強調(diào)長壽、高壽。同時,在中國人傳統(tǒng)的幸福觀——福祿壽喜中,壽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中國人重視長壽,還形成了獨特的壽星崇拜。在二十八宿中,角、元二星又被稱為南極老人星、壽星。《爾雅·釋天》中說:“壽星,角、亢也。”郭璞解釋說:“數(shù)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薄妒酚洝し舛U書》索引中進一步指出:“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祀之以祈福壽也?!比藗冋J為壽星是南極老人星,預示著天下安泰。后來,民間又將彭祖、老子、東方朔等人奉為壽星,這里面都體現(xiàn)出人們對長壽的高度重視和期待。
長壽是人們對生命長久的美好期盼,也是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中國壽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主要是由于古代生活和醫(yī)療條件有限,人的生命常會受到各種威脅,能夠平安終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長壽就成了最真實的愿景。《莊子·盜跖》中將人的壽命分為上壽、中壽和下壽:“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睘榱吮磉_對長壽的期盼和祝福,人們開始舉行慶祝儀式。早期的祝壽儀式主要是給君上、帝王祝壽。自唐玄宗開始,歷代皇帝、太后都要慶?!笆酃?jié)”“萬壽節(jié)”。宋明以后,民間也開始給老人祝壽。
為了表達對生命長久的期盼,人們在祝壽儀式上要精心選擇祝壽物品。按照傳統(tǒng),祝壽時常用壽桃、壽面,還可以用酒祝壽。實際上,用酒祝壽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用酒來祝福長壽,但是當時只是一種儀式性的祝福,《詩經(jīng)·豳風·七月》中有“稱彼兕觥,萬壽無疆”“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記載,即當時人們用新釀造的美酒來祝福長壽。這種用酒祝壽的方式被世代傳承下來,如《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沛公奉卮酒為壽”。北宋詩人梅堯臣在《禽言四首其二提壺》中也說:“提壺蘆,沽美酒。風為賓,樹為友。山花繚亂目前開,勸爾今朝千萬壽。”
除了用壽桃、壽面、酒等來表達祝福外,還有題寫祝壽詞的方式祝壽。祝壽詞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萌芽,后來綿延不斷,到南宋時發(fā)展到了高峰?!对娊?jīng)·小雅》中有很多祝壽詩句,如《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痹娙嗽脝柕呐笥褏沃儋t過壽,元好問贈送給他一枚玉環(huán),并說:“玉環(huán)何意兩相連,環(huán)取無窮玉取堅。愿得主人如此物,呂翁他日作回仙?!痹脝柕倪@份壽禮比較特殊,他是以玉環(huán)的形狀與堅硬的質(zhì)地來立意,用以表達自己對朋友長壽的祝福。
南宋是壽詞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據(jù)學者統(tǒng)計,《全宋詞》中輯錄詞家1330余人,他們的詞作19 900余首(不含殘篇),其中作壽詞者270余人,壽詞近1400首,這里面還有300余首壽詞出自無名氏之手。在宋代,很多人都喜歡作壽詞,其中魏了翁堪稱壽詞的專業(yè)作家,在他的百余首詞作中,95首都是壽詞,位居南宋詞家之首。
歷史上壽詞數(shù)量眾多,根據(jù)贈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壽親詞、壽友詞、自壽詞三大類。
千百年來,長壽反映著人們對生命的美好向往和追求。一個“壽”字,給中華民族追求生命的旺盛與長久注入了無限美妙的激情。人們選擇在特定的時間給老人祝壽,或是敬獻醇香美酒,或是題寫精美壽詞……都是對生活綿延長久的期盼。在人們心中,壽已成為吉祥、美好的化身,成為人們對生命過程進行祝愿的一種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