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必清,張文娟,陶玉鵬,李 晨,張?zhí)K俊,肖忠平,傅乃強,俞君寶,顧一鳴,盧曉寧
(1.南京林業(yè)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7;2.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竹材在中國分布廣[1],4~5 a成材,且性能優(yōu)越,為快速可再生材料[2],竹林每年均可間伐;應用領域涉及建筑、家具等[3-4],為木材的替代補充資源[5],應用于建筑領域可提高竹材的長期固碳能力[6],增加竹材的經濟附加值。
竹材存在尖削度,將原竹直接應用于建筑工程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較為困難,為此將其加工制作成重組竹,形成較為規(guī)則的尺寸和形狀,便于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裝配式施工。重組竹力學性能高強穩(wěn)定、尺寸因需而定、原材料利用率高,強重比高于木材和混凝土,可作為建筑主體結構材料使用,順紋和橫紋性能差別大[7-12]。Y.Yu等[13]利用酚醛(PF)樹脂浸漬竹纖維束制備重組竹,指出在最佳參數(shù)16%PF和1.30 g/cm3下,重組竹彎曲強度和彈性模量分別為310.0 MPa和29.7 GPa、抗剪強度28.2 MPa。重組竹機械性能隨密度和纖維取向而顯著變化[14],最佳密度1.00 g/cm3[15],順紋剪切強度6.0 MPa[16]。
重組竹力學性能穩(wěn)定,非碳化重組竹梁延性好、抗彎承載能力高,碳化重組竹梁延性大幅降低,受拉破壞模式為脆性拉斷,軸心受壓破壞為壓屈破壞、剪壓破壞和縱向劈裂破壞,偏心受壓破壞主要表現(xiàn)為柱身中部竹材纖維受拉斷裂[17-24]。其應用在地板、家具等領域較多,但應用于建筑主體結構較少,魏洋等[25]利用重組竹設計建造了二層現(xiàn)代竹結構抗震安居房;束必清等[11]將重組竹用于建筑主體受力構件,設計建造了二層竹博物館;范慧[26]將重組竹應用于建筑樓面板,研究了其加工工藝和力學性能。
重組竹應用于建筑工程主體結構,需要有可靠的力學性能,但不同地區(qū)竹材,重組竹力學性能可能有差別;不同加工工藝,重組竹力學性能差別較大,使得重組竹應用于建筑領域無統(tǒng)一標準,推廣應用存在較大困難。要想解決重組竹力學性能離散型大的問題,實現(xiàn)重組竹在中國建筑領域大規(guī)模應用,使重組竹成為木材的補充替代資源,則必須以某一離散型小的加工工藝為統(tǒng)一標準,分別研究不同地區(qū)竹材制成的重組竹力學性能,形成中國重組竹使用資料庫和性能選用標準。
中國的重組竹研究未形成有效的系統(tǒng)性,絕大多數(shù)學者僅研究了重組竹的標準值,未能形成可供推廣設計使用的設計值,中國竹林資源豐富的省份為浙江、福建、江西、湖南[27],其中僅張秀華等[28]指出浙江省毛竹制作成重組竹順紋抗壓強度設計值22.8 MPa、抗彎強度設計值20.4 MPa,肖綱要等[29-30]指出四川省毛竹制作成重組竹順紋抗壓強度、抗彎強度和抗彎彈性模量設計值分別為39.6 MPa、29.5 MPa、28.3 GPa,但對重組竹加工制作工藝交代較少,使得相關研究不具備可重復性,對國內其余重組竹的性能不具備指導和參考性。
針對中國竹林資源豐富的浙江省,選取4~5年生毛竹枝下材,在一定的加工工藝下,制作成重組竹,通過試驗研究其順紋抗拉性能、順紋抗剪性能、順紋抗彎性能、抗彎彈性模量及其破壞模式,分析其設計強度取值。結合國內已有研究成果將其與常規(guī)建筑材料性能進行對比,對不同地區(qū)毛竹制作成的重組竹性能進行補充,也為重組竹在中國建筑領域的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指明了研究方向。
重組竹原材料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毛竹,生長周期4~5 a。重組竹由桐廬竹楠木環(huán)??萍加邢薰咎峁恢袷杞?次,原纖維束含水率8%;采用酚醛(PF)樹脂常壓浸漬竹纖維束,浸膠質量濃度16%、浸膠時間20 min,接著在50 ℃下干燥至含水率12%;采用模壓冷壓工藝壓制重組竹,壓力60 MPa,密度1.13 g/cm3。
以ISO3133:1975和ISO3349:1975為依據(jù),結合試驗設備型號尺寸,抗彎強度和抗彎彈性模量檢測采用200根20 mm×20 mm×300 mm重組竹。順紋抗剪強度檢測按照ISO3347:1976加工制作試件,順紋抗拉強度檢測按照ISO3345:1975加工制作試件,試件數(shù)量均為200根,順紋抗拉強度檢測試樣見圖1。
重組竹力學性能試驗采用長春新特試驗機有限公司生產的WDW-200型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最大試驗力200 kN。百分表采用上海工具廠有限公司生產的SXB-2型數(shù)顯百分表,最大響應速度1000 mm/s,分度值0.01 mm。
順紋抗剪強度檢測及強度計算按照ISO3347:1976進行,勻速加載,控制試樣在1.5~2.0 min內破壞,現(xiàn)場測試如圖2所示;抗彎強度檢測及強度計算按照ISO3133:1975進行,加載速度5 mm/min,現(xiàn)場測試如圖3所示;抗彎彈性模量檢測及模量計算按照ISO3349:1975進行,加載速度1 mm/min,現(xiàn)場測試如圖4所示;順紋抗拉強度檢測及強度計算按照ISO3345:1975進行,勻速加載,控制試樣在1.5~2.0 min內破壞,現(xiàn)場測試如圖5所示。重組竹含水率檢測及計算按照ISO3130:1975進行,現(xiàn)場試樣如圖6所示。
檢測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標準差、標準誤差、變異系數(shù)和準確指數(shù)按照ISO3129:2012計算。
參照《木結構設計手冊》(第4版),計算順紋抗拉強度、順紋抗剪強度、抗彎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尺寸誤差影響系數(shù)KA取0.96,抗拉分項系數(shù)γtR取1.95,抗剪分項系數(shù)γvR取1.50,抗彎分項系數(shù)γmR取1.60;干燥缺陷影響系數(shù)KQ2取0.9,長期受荷強度折減系數(shù)KQ3取0.72,尺寸影響系數(shù)KQ4取0.75。
通過順紋抗拉試驗檢測可知,隨著荷載的增大,試件竹纖維拉斷發(fā)出陣陣響聲,抗拉強度較小的纖維先發(fā)生斷裂使得該截面有效面積減小、應力增加。試件內部各纖維伸長率相近時,試件發(fā)生同一截面處纖維拉斷破壞(圖7);試件內部各纖維伸長率相差較大時,纖維間產生剪切應力,試件發(fā)生鋸齒狀界面剪切破壞(圖8);試件內部各纖維伸長率差異介于某一狀態(tài)時,纖維拉斷和界面剪切破壞同時發(fā)生(圖9)。上述3種破壞模式在破壞前征兆均較小,屬脆性破壞。
通過順紋抗拉強度檢測,得出了重組竹順紋抗拉強度檢測值(表1)。
表1 重組竹順紋抗拉強度檢測值
試件抗拉強度標準值ftk=mft-1.645σ=112.5 MPa,方程標準性影響系數(shù)KP=1-P=0.921≤1.0。
考慮重組竹生產過程中密度分布、纖維長度、鋪裝工藝等因素的離散性,參照《木結構設計手冊》,重組竹抗拉缺陷影響系數(shù)KtQ1取0.66。
試件材料強度折減系數(shù)KtQ=KtQ1KQ2KQ3KQ4=0.321,重組竹順紋抗拉強度設計值ft=(KPKAKtQftk)/γtR=16.4 MPa。
為了使檢測數(shù)據(jù)與木材具有可比性,對其進行含水率調整。含水率12%時,重組竹順紋抗拉強度設計值為:ft12=ft[1+0.015(w-12)]=16.3 MPa。
參照《木結構設計手冊》,計算得出重組竹順紋抗拉強度設計值為16.3 MPa,該強度高于常見木材的順紋抗拉強度設計值,說明從順紋抗拉強度角度,重組竹可作為木材的替代補充資源在建筑工程領域進行使用。
對試件進行順紋抗剪試驗檢測,隨著荷載的增大,纖維之間的剪應力呈線性增加,當剪應力超過材料的順紋抗剪強度,試件發(fā)生界面剪切破壞(圖10)。破壞前變形較小、無明顯征兆,斷口平齊,屬脆性破壞。
通過順紋抗剪強度檢測,得出了重組竹順紋抗剪強度檢測值(表2)。
表2 重組竹順紋抗剪強度檢測值
試件抗剪強度標準值fvk=mfv-1.645σ=16.5 MPa,方程標準性影響系數(shù)KP=1-P=0.913≤0.97。
因重組竹生產過程中密度分布、纖維長度、鋪裝工藝等因素的離散性,參照《木結構設計手冊》,重組竹抗剪缺陷影響系數(shù)KvQ1取0.80。
試件材料強度折減系數(shù)KvQ=KvQ1KQ2KQ3KQ4=0.257,重組竹順紋抗剪強度設計值fv=(KPKAKvQfvk)/γvR=3.76 MPa。
為了使檢測數(shù)據(jù)與木材具有可比性,對其進行含水率調整。含水率12%時,重組竹順紋抗剪強度設計值為:fv12=fv[1+0.015(w-12)]=3.69 MPa。
參照《木結構設計手冊》,計算得出重組竹順紋抗剪強度設計值為3.69 MPa,該強度高于常見木材的順紋抗剪強度設計值,說明從順紋抗剪強度角度,重組竹可作為木材的替代補充資源在建筑工程領域進行使用。
對試件進行抗彎試驗檢測可知:加載初期,試件處于彈性階段,荷載-位移曲線呈線性,該階段約占整個加載階段的3/4;隨著荷載的增加,受拉區(qū)纖維先發(fā)生拉斷,試件撓度明顯增大,中性軸上移,部分試件存在受拉區(qū)纖維間的層間界面剝離;加載后期,撓度繼續(xù)增大,中性軸上移,受壓區(qū)纖維被壓潰,抗彎強度破壞如圖11。試件在破壞前有較大撓度變形,破壞征兆明顯,屬塑性破壞。
通過抗彎強度檢測,得出了重組竹抗彎強度檢測值(表3)。
表3 重組竹抗彎強度檢測值
試件抗彎強度標準值fmk=mfm-1.645σ=172.1 MPa,方程標準性影響系數(shù)KP=1-P=0.909≤1.0。
因重組竹生產過程中密度分布、纖維長度、鋪裝工藝等因素的離散性,參照《木結構設計手冊》,重組竹抗彎缺陷影響系數(shù)KmQ1取0.75。
試件材料強度折減系數(shù)KmQ=KmQ1KQ2KQ3KQ4=0.193,重組竹抗彎強度設計值fm=(KPKAKmQfmk)/γmR=34.2 MPa。
為了使檢測數(shù)據(jù)與木材具有可比性,對其進行含水率調整。含水率12%時,重組竹抗彎強度設計值為:fm12=fv[1+0.015(w-12)]=33.8 MPa。
參照《木結構設計手冊》,計算得出重組竹抗彎強度設計值為33.8 MPa,該強度高于常見木材的順紋抗剪強度設計值,說明從抗彎強度角度,重組竹可作為木材的替代補充資源在建筑工程領域進行使用;該強度高于文獻[28]的抗彎強度設計值,略高于文獻[30]的抗彎強度設計值,說明無論重組竹原料是否來自于同一地區(qū),重組竹的加工制作工藝不同,重組竹強度會有較大差異,要想大力推廣使用重組竹,首先要確定統(tǒng)一的加工制作工藝標準,選用性能好、離散性小的重組竹加工制作工藝作為基本的工藝標準。
通過抗彎彈性模量檢測,得出了重組竹抗彎彈性模量檢測值(表4)。
表4 重組竹抗彎彈性模量檢測值
試件抗彎彈性模量標準值Ek=mE-1.645σ=23.3 GPa。
參照強度計算,偏于安全,考慮尺寸誤差影響系數(shù)KA取0.94,天然缺陷影響系數(shù)KEQ1取0.75,干燥缺陷影響系數(shù)KQ2取0.85,長期受荷強度折減系數(shù)KQ3取0.72,尺寸影響系數(shù)KQ4取0.89。
方程標準性影響系數(shù)KP=1-P=0.923≤1.0,重組竹抗彎彈性模量Em=KPKAKEQ1KQ2KQ3KQ4Ek=8.3 GPa。
參照《木結構設計手冊》,計算得出重組竹抗彎彈性模量為8.3 GPa,該值低于常見木材的抗彎彈性模量,說明在進行重組竹抗彎設計時,以受彎構件的撓度控制作為構件設計的依據(jù)較為準確,該結論與文獻[31]一致。
將通過試驗分析計算得到的順紋抗拉強度、順紋抗剪強度、抗彎強度設計值和抗彎彈性模量結合國內已有研究成果,與常規(guī)建筑材料性能進行對比,具體見表5。其中東北落葉松、樟子松、杉木、櫟木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取自《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05-2017),C30混凝土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取自《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2015版)),Q235鋼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取自《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17),木材、混凝土和鋼材自重取自《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12)。
由表5對比可知,重組竹順紋性能不低于常見木材和混凝土,強重比高于常見木材和混凝土、略小于鋼材,可作為建筑結構主體受力材料使用。由于材料抗壓和抗剪破壞屬于脆性破壞,故須適當提高抗壓和抗剪安全系數(shù)。文獻[30]的四川重組竹抗彎彈性模量未考慮缺陷等因素進行折減,與本文未折減前抗彎彈性模量平均值基本吻合。
表5 重組竹與常見建筑材料的順紋性能對比
重組竹自重大,可通過優(yōu)化截面設計等措施降低重組竹構件重量。
由于不同地區(qū)毛竹材料性能和重組竹加工制作工藝不同,重組竹材料性能相差較大,在確定統(tǒng)一的加工制作工藝標準基礎上,比較不同地區(qū)毛竹制成的重組竹材料性能,形成中國的重組竹材料性能庫,才可大規(guī)模提高重組竹在建筑領域的推廣應用。
建筑業(yè)迫切需要尋找可再生資源;竹材為快速可再生材料,性能優(yōu)越,用于建筑領域可提高長期固碳能力、增加經濟附加值。通過對浙江毛竹枝下材制作成的重組竹進行順紋抗拉強度、順紋抗剪強度、抗彎強度、抗彎彈性模量研究,分析其破壞模式,計算其設計強度,并與常規(guī)建筑材料性能進行了對比,得出如下結論。
重組竹順紋抗拉強度設計值為16.3 MPa,抗拉破壞屬于脆性破壞,破壞模式有3種:受拉纖維拉斷、鋸齒狀界面剪切破壞、纖維拉斷和界面剪切破壞同時發(fā)生。
重組竹順紋抗剪強度設計值為3.69 MPa,抗剪破壞屬于脆性破壞,破壞模式為纖維界面的剪切破壞。
重組竹抗彎強度設計值和抗彎彈性模量分別為33.8 MPa和8.3 GPa,抗彎破壞屬于塑性破壞,破壞模式為受拉纖維先拉斷、受壓纖維后壓潰破壞。
重組竹強重比高于常見木材和混凝土、略小于鋼材,可作為建筑結構主體受力材料使用,但須適當提高抗壓強度和抗剪強度安全系數(shù),用作受彎構件時以撓度控制較為準確。
選用性能好、離散性小的重組竹加工制作工藝作為全國統(tǒng)一的基本工藝標準,比較不同地區(qū)毛竹制成的重組竹材料性能,形成中國重組竹材料性能庫,具有較大的實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