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施妤 陳意微 梁芷晴
摘要:園林是明代女性生活的重要空間,用香賞香是女性園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豐富的香氣與女性的情感交融,營造出意蘊(yùn)深遠(yuǎn)的香境,這在戲劇中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選擇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作品《紫釵記》與《牡丹亭》為研究材料,梳理其中描述的女性園林空間的主要香氣來源,解析氤氳的香氣及其所在環(huán)境所蘊(yùn)含的女性豐富情感,以此窺探明代女性園林香境。
關(guān)鍵詞:風(fēng)景園林;女性園林;香境;香文化;香景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22)01-0028-05
收稿日期:2021-11-19
修回日期:2022-01-13
Abstract: Garden is an important space for female life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use of scent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scent are indispensable in female garden life. The rich fragrance is integrated into female sentiment to create a profound smell artistic conception, which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drama. The works The Legend of Purple Hairpin and The Peony Pavilion by dramatist Tang Xianzu in the Ming Dynasty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materials to generalize the main source of fragrance in female garden space described therein, and analyze the rich sentiment of female including in hazy fragrance and theirs surroundings, so as to explore the smell artistic conception in female garden life of the Ming Dynasty.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emale garden; Smell artistic conception; Scent culture; Smellscape
在男尊女卑的明代社會,女子需遵從“長大避深室,藏頭羞見人”的準(zhǔn)則①,生活在重門深院中[1],一般只有在重大的節(jié)日或祭祀活動可踏足深院之外。園林作為一種獨(dú)特的居住空間,是古代女性成長、生活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2],也是打破住宅禮儀秩序[3],釋放天性的自由空間。為了消磨閨中的閑暇時光,女性園林生活豐富多樣。除了游戲(如蕩秋千、斗草)、做女紅(如紡織、刺繡)外,讀書、作畫、鼓琴、對弈、插花、品茶、博古雅集也是重要內(nèi)容,焚香賞香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俺颗d半炷茗香”②不僅是文人士大夫的雅事,也是女子的賞心樂事。明代湯顯祖“臨川四夢”中《紫釵記》[4]和《牡丹亭》[5]兩部戲劇,都以女性的視角展現(xiàn)其園林生活與香的密切聯(lián)系,故事情節(jié)中的香及其所在環(huán)境與人物情感的交融呈現(xiàn)出來的虛實(shí)結(jié)合的藝術(shù)境界(香境),對于研究明代女性園林香文化具有參考意義。
1室內(nèi)主要香氣
閨房作為女性園林生活中最主要的室內(nèi)空間,陳設(shè)講究。明末清初的文人衛(wèi)泳在《悅?cè)菥帯份菥悠醒裕骸懊廊怂?,如種花之檻,插枝之瓶……清楚一室,屏去一切俗物。中置精雅器具,及與閨房相宜書畫?!鼻宕煺鹪凇睹廊俗V》中也強(qiáng)調(diào)美人居所須有“金爐、玉合、異香、名花”??梢娤銧t、香品、香花是閨閣不可或缺之物,營造出香氣氤氳的居住環(huán)境。此外,女子身上散發(fā)的香氣成為深閨特有之香。下面解析《紫釵記》和《牡丹亭》中的主要室內(nèi)香氣。
1.1美人香
美人香語出明末清初李漁《憐香伴》第六出“香詠”,指女子身上的香氣,包括自然散發(fā)的體香及人工制品之香。自古以來,美人與香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女子的身體稱為“香體”,面頰稱為“香腮”,鬢發(fā)稱為“香云”,甚至連呼出的氣息都有香味,所謂“氣若幽蘭”,女子的居室也因香氣馥郁被稱為“香閨”??梢哉f,香是女子的象征,這主要緣于女性日常不僅以香入脂粉、佩戴香囊,還用香熏衣,從面容到衣飾全身上下都帶有香味。
使用脂粉是女子修飾儀容的重要手段,也是身體發(fā)香的原因之一。明代女性十分重視妝容,會花費(fèi)大量時間在閨房內(nèi)對鏡梳妝打扮,不僅曉妝,還晚妝[6]。《牡丹亭》中杜麗娘叫侍女春香“取鏡臺衣服來”,要“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①(圖1);《紫釵記》中亦多次描述化妝場景②。女子化妝往往先以香粉打底,使面容白潤,再用胭脂抹面和唇脂點(diǎn)唇。香粉因香花入粉而含香③,此外麝香也是其重要原料,《紫釵記》中“衣衫氣脂粉麝”便描述了帶有麝香味的香粉?!吧鞖庀恪笔谴街奶卣?,唇脂可由沉香、丁香等十余種香料制成[6]。胭脂也大多數(shù)以香花制成,《香乘》中記述“面脂香”有“溫酒浸丁香蒮香二種”[7]。這些帶有香氣的脂粉涂抹到女子臉上、身上,使得其貌容似“香培玉琢”。李漁在《憐香伴》作品中描述崔箋云全身皆香,有“口脂香,烏云香,玉筍香,金蓮香”,并且各有特點(diǎn):“脂香甜凈,云香秀韶;筍香尖嫩,蓮香瘦嬌”④。
美人香的另一重要來源是衣物之香。用熏籠熏衣是明代女子的時尚,陳洪綬在《斜倚熏籠圖》(圖2)中生動地描繪了一位正在熏衣的美人,透過半掩的衣衫可以看見底下的熏籠,銅薰中燃燒的香料將香氣沾染于衣服上[8]。類似的場景也出現(xiàn)在《紫釵記》第四十四出中,霍小玉“倚香篝清絕”,這里的篝即熏籠,女主人偎依在香篝上,清幽的香氣徐徐沾染到她的衣衫上,虛閣也因此籠上一層溟濛煙霧。此外,女子腰帶上或衣袖間常佩戴香囊[9],《紫釵記》中霍小玉聽聞?wù)煞蛉胭樀南I燭裁詩,“佩香囊剪燭親封過”⑤,房間內(nèi)香囊散發(fā)的幽幽香氣陪伴她寫信、裝信整個過程。關(guān)于熏衣及香囊所用的香料,明代周嘉胄《香乘》 “熏佩之香”專章記述了“梅蕊香”“芙蕖衣香”等36種合香,用料涉及丁香、甘松、藿香葉等幾十種。這些香品使得女子“衣香人影”,所到之處香氣襲人,甚至坐處也留香。
1.2熏焚之香
女子居所終日香氣氤氳不斷,晨起注香,長晝爇香,午睡薄覆香灰,夜晚薰籠暖床熏被[10]。《紫釵記》和《牡丹亭》中關(guān)于閨房用爐或鼎進(jìn)行焚香的句子約共10處。明代屠隆在《考槃馀事》中講到“香之為用,其利最溥”[11]。焚香作為女子閨房香氣的主要來源,可祛邪辟穢、清心悅性、遠(yuǎn)辟睡魔,亦可助眠。
古人認(rèn)為“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自能除邪辟穢也”[12]。因此,閨房白晝焚香能帶走濁氣,使整個房間清朗舒爽。而女子多在夜間焚香,不僅因?yàn)橄銡馀c月色相伴產(chǎn)生詩意境界[13],還可以驅(qū)除內(nèi)心雜念。《紫釵記》第四出霍小玉春思煩亂,便在閨房“添香惜夜,獨(dú)自個溫存幽雅”,夜晚氤氳的香氣陪伴著深閨靜坐的女子擺脫雜念,留下一份清雅從容。當(dāng)難以入睡時,氤氳的香氣亦有助于安眠。杜麗娘因春夢而憔悴時,春香“簟爐香午,枕扇風(fēng)清”⑥,爐中的香氣充滿午后的房間,讓小姐枕著香風(fēng)靜心入眠。
焚香作為女子風(fēng)雅時尚之事,亦常與插花、品茶、讀書、作畫、操琴等雅事相伴。杜麗娘閨房日?!捌坎逵成阶?,爐添沉水香”①;霍小玉也時常在閨房焚香插花,“爐煙篆一縷清霞,玉瓶花幾枝瀟灑”⑦。香與茶更是絕配,明代徐唯在《茗譚》中提到“品茶最是清事,若無好香在爐,遂乏一段幽趣”。此外在《牡丹亭》插畫中,杜麗娘寫真時春香在旁點(diǎn)上一爐香提神助興(圖3)。香氣在閨房中彌漫,無論是靜坐還是與他事相伴,都可以讓人清心悅性,正所謂“爐香深處性靈空”⑧。
2室外主要香氣
花園作為女性接觸自然的室外空間,其植物應(yīng)用豐富,不僅生機(jī)盎然,而且四時花木香氣不同,與女性柔美的氣質(zhì)相契合。室外園林也為女子提供祭拜神明的理想場所,自然花香與祭拜焚燒的香氣交織,使花園別有一番風(fēng)味。
2.1四時花木香
深閨后花園,四時皆有香景可賞:春宜眾芳,夏宜荷風(fēng),秋宜菊芬桂馥,冬宜臘梅香。不同花木營造園林四時各異香景。
春日的園林繁花似錦、芬芳馥郁。《牡丹亭》中這樣描述杜氏宅園的春日景象:“原來姹紫嫣紅開遍……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蘼外煙絲醉軟……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湖山石邊……牡丹亭畔。嵌雕闌芍藥芽兒淺,一絲絲垂楊線,一丟丟榆莢錢”??梢妶@林中花木景觀豐富,紅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成片蔓延,編織成屏的荼蘼(懸鉤子屬植物 Rubus sp.)嬌妍艷麗,富貴牡丹Paeonia × suffruticosa繞亭栽植,雕欄上的芍藥Paeonia lactiflora剛出新芽,楊柳(垂柳Salix babylonica)飄逸空中,如同醉酒美人的酥軟腰肢,榆樹Ulmus pumila結(jié)果似串麻錢兒,還有依依可人的大梅樹(梅Armeniaca mume)一株,“梅子磊磊可愛”。此般美景讓杜麗娘不禁感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①。春色明媚、花香馥郁的醉人景象與曖昧氛圍,使杜麗娘困倦之時在夢中與柳夢梅于“牡丹亭畔,芍藥闌邊,共成云雨之歡”,體會“美滿幽香不可言”②。《紫釵記》中也記述了新婚的李益和霍小玉春日在花院游玩賞春的場景。第十六出李郎和郡主“今早又分付花園游憩”,此時的花園“正春心滿眼,桃李能言”“眉色暗深芳草徑,靨花輕綻碧桃溪”,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接著夫妻倆隨著“幾曲園林芳徑轉(zhuǎn)”“繞花行一遭也”,在香花掩映的曲徑中共享春日花院的美景。
這兩部戲劇提及的“牡丹亭”“芍藥欄”“荼蘼架”“碧桃溪”“芳草徑”“孤植梅”是明代園林春季香景的典型營造范式[14],這些香花芳草也是女性園林空間中常見的植物。牡丹、芍藥富麗華貴,國色天香,常與太湖石組合,栽植于亭側(cè)(圖4)或植于廣庭的雕砌花臺之上;荼蘼花繁細(xì)小,花香馥郁,具有攀援特性,附于屏架之上(圖5);桃Amygdalus persica花色淡而香輕,沿溪而植,與水共妍;芳草緣徑而植,營造芬芳的園路空間;老梅古干橫施,暗香浮動,宜孤植廣庭(圖6)。
園林中夏、秋、冬三季雖不如春季香花爛漫,但卻形成獨(dú)有的花木香景?!蹲镶O記》中男女主人公相遇的回廊冬時月下“梅花落香雪”③;《牡丹亭》中為杜麗娘而建的“梅花觀”夏時“池畔藕花深處,清切夜聞香”④;杜柳夫婦旅居的錢塘?xí)S秋時“昨夜天香云外吹,桂子月中開”⑤。四時不同香景豐富了園林的空間體驗(yàn)層次,為閨中女子增添了游賞樂趣。
2.2祭拜煙氣香
除了自然花木的香氣,室外園林還有女子燒香祭拜的香氣。明代女性無論是在特殊節(jié)日如七夕、禮佛之日,或是平日,都經(jīng)常在自家花園的廣庭、樓臺等開闊的室外空間燒香,借著裊裊香煙向上天寄寓女兒心事。
七夕節(jié)燒香拜列牛郎織女雙星是古代習(xí)俗[15],寄寓了女子祈求心靈手巧的愿望?!稏|京夢華錄》記載七夕這天“富貴之家,于高樓危榭,安排筵會,以賞節(jié)序,又于廣庭中設(shè)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盵16](圖7)?!蹲镶O記》中有關(guān)七夕節(jié)的描寫十分熱鬧,“彩樓人語暗香飄”,女子燒香拜列之前先是備好“香燭瓜果”,后點(diǎn)線香,散發(fā)縷縷檀香氣,同時“你我心中暗祝,同拜雙星”①。從這些描述可見,樓臺和廣庭是祭拜的主要場所,香燭、線香是七夕園林香氣的主要來源。古人認(rèn)為燃燒的香氣能夠通達(dá)上天,與星宿更直接地對話,因此位于高處的樓臺是祭拜的理想場所。開敞的廣庭也是祭拜天上神明的重要場所。于廣庭設(shè)香案比樓臺更為便捷,女性日常遇到難事,往往會在庭中燒香禱告,希望信愿能隨香氣而通達(dá)神明,祈求神明化解難事?!蹲镶O記》中霍小玉求丈夫訊息而不得,心切之時就在花園“各請神香,來憑信愿……將六十萬貫了其香愿”②,期盼春來李郎便能歸來。
3寄寓女性情感的園林香境
香是虛無縹緲的,但能讓聞?wù)哂删爸辆?、情景交融,?gòu)建出虛化的景境[17]?!蹲镶O記》和《牡丹亭》中園林香氣與女子情感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香氣不僅能豐富游園感官體驗(yàn),還讓人在虛實(shí)的空間轉(zhuǎn)換中窺探明代女性豐富的精神世界,體會情景交融的園林藝術(shù)境界。
3.1室外花香醉人:自由情愛的期許
李商隱有“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之句,可知園林中春來花放、芬芳馥郁的景象,最易引出女子對愛情的期冀。春天陽光明媚,草木復(fù)蘇,鳥語花香,一片生機(jī)蓬勃的景象,暗藏著生殖的訊息。而女性將花開花落、草木枯榮視作自身命運(yùn)。正因?yàn)榛ㄩ_易謝、青春易逝,所以在花開正好的時節(jié),便更希望能擁有一段美好情感[18]。
《牡丹亭》中杜麗娘游園之后“忽慕春情”,發(fā)出“春啊,得和你兩留連”的感慨,怪罪“春色惱人”,聯(lián)想起“詩詞樂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更生出對自身命運(yùn)的悲憫:“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誠為虛度青春,光陰如過隙耳?!北M管麗娘“生于宦族,長在名門”,深受禮樂綱常教誨,但在后花園這個自由的空間里,擋不住這滿園春色的誘惑,竟羨慕起古代傳奇中的韓氏與于佑,崔氏與張生的“佳人才子,密約偷期”等違背女德的行徑,并催生了春夢。在這場誘惑中,芳郁醉人的花香起到了推進(jìn)作用,這也表明了園林中芬芳馥郁的自然香氣寄寓著女子對情愛的期許。又如《牡丹亭》中杜麗娘在夢中與柳夢梅于牡丹亭畔,芍藥闌邊,在彌漫著牡丹與芍藥花香的舒適而隱蔽的環(huán)境中相會。而第十二出杜麗娘第二次來到花園尋夢,此時園中杳無人跡,牡丹亭和芍藥闌都凄涼冷落,一株大梅樹“暗香清遠(yuǎn)”(圖8),若隱若現(xiàn)的梅花香氣將空間虛化,渲染了寂寞的春思,意境深遠(yuǎn)。
《紫釵記》中梅花香氣一直伴隨著霍小玉和李益相遇和生情的過程,是重要的媒介。第六出霍小玉在上元節(jié)“小立向回廊月下,閑嗅著小梅花”,在月下疏梅的園林環(huán)境中,佳人嗅著梅花的香氣,奠定了情動的氛圍。之后李益在梅花枝頭拾到霍小玉遺失的釵子,使兩人相遇于燈下“細(xì)語梅花落香雪”。動情的人、潔白如雪的落梅花、清幽的香氣是整個園林香景的構(gòu)成元素,由實(shí)景入虛境,讓原本靜態(tài)的空間靈動起來,渲染出曖昧的氛圍,延伸出情愛的香境。
3.2室內(nèi)香濃香殘:悲喜情感的寄托
戲劇中多次通過對室內(nèi)爐中香氣的刻畫,展現(xiàn)男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愛情。隨著空間環(huán)境和人物心境的變化,香氣的濃度、狀態(tài)也隨之改變,香濃香銷寄托著女子的悲喜情感。
《紫釵記》中對濃烈香氣氛圍的描寫最為典型的是婚嫁情景?;榧奘侨松卮笙彩?,霍小玉和李益成親之日樓內(nèi)“花燭爐香錦繡筵”“對寶鼎香濃”③(圖9),燃燒的香煙從爐中、鼎中冒出,隨著空氣緩緩上升,使整個空間充滿醉人的濃香,以至煙霧香濛。香氣綿延的情境,奠定了婚禮濃烈喜慶的基調(diào),寄寓著女子滿溢的幸福感??梢钥吹?,婚禮的香并不是清香、暗香,而是延綿不絕的濃香,是男女濃烈而甜蜜的愛情象征。
相反,香殘、香冷則是女子悲情的象征?!蹲镶O記》中新婚的李益和霍小玉聚少離多,隨著故事的推進(jìn)呈現(xiàn)出富有層次的情感變化,香氣所呈現(xiàn)的園林景境也不同,其中有兩次最具代表性。李益與霍小玉新婚不久便遠(yuǎn)去科舉,留得佳人在閨房終日思念。與渲染喜慶氛圍的濃香不同,此時的香是冷香:“東風(fēng)不卷珠簾面……幾回纖手,熏徹金猊冷①?!狈績?nèi)珠簾低垂緊閉,爐中香氣正在緩緩升起,佳人手捧金猊獨(dú)自發(fā)呆,以至香爐燃盡,只剩下冷煙的余香久久沒有散去,飄浮在整個空間,令人于無言中感受到寂寞愁思。冷香奠定了悲傷的情感基調(diào),構(gòu)建出凝重、沉悶的閨房香境。在這個空間中,人、爐、珠簾是實(shí)景、靜止的,香氣是虛景,流動的香暗示著時間的流逝,虛與實(shí)相生相融,營造出深遠(yuǎn)的意境。而后霍小玉以為李益入贅拋妻悲痛欲絕,怨撒金錢,這是全劇人物情緒迸發(fā)的最高點(diǎn),是悲痛愁怨:“蕙帳金爐冷篆煙,寶釵分股合無緣。菱花塵滿慵將照,多病多愁損少年②?!贝藭r閨房中的菱形銅鏡布滿灰塵,一位女子疾病纏身,懶得對鏡梳妝,爐中煙冷、香殘,佳人早已心灰意冷,空氣中暖香不再,過眼一片殘花敗柳的景象。香氣本虛無,在空蕩的房間里更顯孤寂。殘斷的香與寂靜的房間營造出絕望、悲痛的空間氛圍。正如清代畫家笪重光在《畫荃》中寫道:“虛實(shí)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由此可見香的不同狀態(tài)、濃度對于空間氛圍營造有著促進(jìn)作用,寄寓女子的悲喜情感,化出不一樣的象外之境。
注:圖1來自《古典文學(xué)版畫戲曲 2》(張滿弓. 開封: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4);圖2來自上海博物館官網(wǎng)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article/id/CI00000916 ;圖3~5來自《牡丹亭還魂記》(湯顯祖,撰. 懷德堂藏板. 明末坊刊本);圖6、圖9來自《紫釵記》二卷(湯顯祖,撰. 臧懋循,訂. 明萬歷時期刊本);圖7來自《中國繪畫全集 27 清9》(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圖8來自《臨川四夢》版畫部分(湯顯祖,撰. 明末吳郡書業(yè)堂翻刊六十種曲本)
參考文獻(xiàn):
[1] 吳若冰,杜雁. 中國古代私家園林女性心理及行為空間探析[J]. 中國園林,2018,34(3):81-86.
[2] 劉珊珊,黃曉. 風(fēng)雅的養(yǎng)成——園林畫中的古代女性教育[J]. 中國園林,2019,35(3):76-80.
[3] 諸葛凈. 花園:暖昧之地——居?。簭闹袊鴤鹘y(tǒng)城市住宅到相關(guān)問題系列研究之五[J]. 建筑師,2017(1):93-98.
[4] 湯顯祖. 紫釵記評注本[M]. 萬斌生,評注.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3.
[5] 湯顯祖.牡丹亭[M]. 王德保,尹蓉,評注. 鄒自振,主編.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5.
[6] 王霞. 《花間集》女性服飾描寫研究[D]. 廈門:廈門大學(xué),2014:20-21.
[7] 周嘉胄. 日月洲注·香乘[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8] 巫鴻著. 中國繪畫中的“女性空間”[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9:416.
[9] 萬秀鋒. 《紅樓夢》中的用香文化探析——兼談清代宮廷的用香文化[J]. 紅樓夢學(xué)刊,2018(5):110-122.
[10] 嚴(yán)程. 清代江南知識女性的閨閣生活[D]. 上海:上海大學(xué),2013:30.
[11] 屠隆. 考槃馀事[M]. 趙菁,編. 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190.
[12] 張瑞賢. 本草名著集成[M].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1108.
[13] 楊慶存,鄭倩茹. 宋代尚香文化與人文內(nèi)涵[J]. 東北師大學(xué)報(bào)(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9(4):7-14.
[14] 陳意微,袁曉梅. 明清江南園林典型植物香景營造意匠[J]. 建筑學(xué)報(bào),2018(2):7-13.
[15] 高居翰,黃曉,劉珊珊. 不朽的林泉:中國古代園林繪畫[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248,264.
[16]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M]. 李士彪,注. 濟(jì)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1:84.
[17] 金荷仙,雷夢宇,吳亞玲. 《梅品》“花宜稱”中的梅花香境營造[J]. 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bào)(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20,20(3):24-34.
[18] 杜春蘭,蒯暢. 庭園常見美人來——探尋中國女性與園林的依存與互動[J]. 中國園林,2014,30(3):11-14.
作者簡介:
陳施妤/2000年生/女/廣東湛江人/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林學(xué)與風(fēng)景園林學(xué)院(廣州 510642)/本科生在讀/專業(yè)方向?yàn)轱L(fēng)景園林歷史與理論
(*通信作者)陳意微/1983年生/女/廣東汕頭人/博士/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林學(xué)與風(fēng)景園林學(xué)院(廣州 510642)/講師/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 研究方向?yàn)轱L(fēng)景園林歷史與理論/E-mail:ywchen@scau.edu.cn
梁芷晴/1999年生/女/廣東肇慶人/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林學(xué)與風(fēng)景園林學(xué)院(廣州 510642)/本科生在讀/專業(yè)方向?yàn)轱L(fēng)景園林歷史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