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敏
一、“泰興”號最后一次遠航
1822年1月初,一艘巨大的遠洋帆船,平靜地停泊在廈門港。圓滾滾的肚子,船頭呈方形,船艉高聳出水面,畫著一只彩色的鹢鳥,處在精心裝飾的葉狀花紋之中。船頭兩側(cè)畫著兩個巨大的眼睛,船艏部分漆成綠色,這意味著“泰興”號帆船屬于福建省,而且它們還以紅色粗體字顯示了這些船的登記號,見圖1。
廈門是中國南方極好的沿海港口,背后有高山保護著,而在海上又被許多島嶼保護著,一千多年來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如圖2所示。從遠處望去,廈門港風平浪靜,但走近一看,情況遠非如此。小船簇擁在大船兩旁,像一群蜜蜂圍著蜂巢,伴隨著許多叫喊聲、笑罵聲和鑼鼓聲。好幾天來,舢板一直在碼頭和帆船之間忙碌地來回穿梭,在寬敞的貨艙里裝載著大量的手工制品和農(nóng)副產(chǎn)品。
貨艙的最底下放著一包包瓷器,有青花瓷,有青瓷,有白瓷。瓷器有各種各樣的用途:茶壺、盤子、碟子、杯子、湯勺、化妝品罐、鳥食盆、油燈、瓷像裝飾物。據(jù)稱,這些瓷器大多產(chǎn)自德化。德化地處福建省中部,與江西景德鎮(zhèn)、湖南醴陵并稱“中國三大瓷都”,是中國陶瓷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
在瓷器的中間和上面則堆放著來自各地的茶葉,有武夷茶、毛尖茶、熙春茶、白毫茶、屯溪茶、珠茶和貢茶。
然后是生絲和南京棉布。這些上面是裝飾品、漆器、竹制家具、風箏、手杖、信紙、朱砂、胭脂蟲、龜甲、珍珠母。還有各種香料:熏香、檀香、乳香、安息香、沒藥。人們非常小心地將藥物存放在不會被海水污染的地方。各種中草藥:大黃、八角、決明子、牛黃、板藍根、血竭、人參和麝香,各種貨物把貨艙塞得滿滿當當。那些不怕水的物品,如一捆捆的藤條等就被綁在船體的兩側(cè),沒有浪費一寸空間。
中國帆船的結(jié)構(gòu)反映了這種所有權(quán)模式?!疤┡d”號通過用橫向隔艙壁分成大約15個獨立的水密艙室。帆船的貨艙也進一步縱向細分,每個商人都被分配了自己負責的區(qū)域。
有趣的是,這種水密艙壁至少從14世紀開始就在中國帆船上被普遍使用,但在19世紀后半葉,西方造船者才將在自己造的船上使用水密隔艙壁來作為船只受損時保持浮力的手段,如圖3所示。
除了商人和水手之外,“泰興”號這艘船還將搭載大約1 600名年齡在6~70歲之間的男人、女人和兒童。這將使船上的總?cè)藬?shù)接近2 000人?!疤┡d”號是一艘大船——這是同類船中最大的一艘,總載重超過1 000 t。對于那些搭船的窮人來說,無論是擠在船上某個陰暗角落或者是在甲板上風餐露宿,都是非常艱難困苦的旅程。
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是“父母在不遠游”,這是封建禮教對于“孝道”的要求,但在民眾看來,吃飽飯才是人生最實際的問題,而高談闊論是不能解決這個實際問題的。數(shù)百年來,因為福建山多地少,福建人成群結(jié)隊地移居海外,以躲避饑荒和動亂。數(shù)量眾多的移民也反映了中國社會前所未有的日益嚴重的危機。鴉片大量輸入中國,以至于整個中國的經(jīng)濟都被顛覆了。從上到下吸食鴉片的惡習導致了白花花的銀子以災(zāi)難性的速度流出中國,使得中國的經(jīng)濟處于崩潰的邊緣。
1 600名乘客中的大多數(shù)是貧窮的移民或苦力,他們希望在爪哇的甘蔗種植園找到工作。事實上,與其說他們是乘客還不如說他們更像難民,因為他們只擁有一席之地來供他們睡覺,并自帶食品,以維持一個月的航程。
大部分外出打工的苦力甚至沒有錢來支付乘船的費用,他們還得等待異鄉(xiāng)的雇主拿錢來贖買自由才能夠下船。東南亞對于中國勞工的需求量很大,因為中國勞工安分守己、勤奮努力。
所有國家的水手都很迷信,中國人也不例外。每艘船上都有自己的宗教圣地,位于靠近舵的船艉甲板上的小神龕里保存著一個小雕像,是“海上女神”媽祖,也被稱為“天妃娘娘”,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經(jīng)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托于神靈的保佑,如圖4所示。
在“泰興”號起航前一天晚上,“海上女神”媽祖的偶像被放在一個“轎子”的絲綢墊子上,用盛大儀式傳遞到媽祖廟里舉行祭奠儀式,祈求神靈的保佑。喧囂的場面剛剛結(jié)束,緊接著的是生死未卜的萬里遠航。
1月14日上午,隨著潮水上漲,船老大下令升起沉重的木錨。船老大掌管船上和航行有關(guān)的所有事情,在船上,船老大手下最重要的人是舵手,他負責舵和帆。而水手們被分成兩大類:老水手擁有某種船上的特殊技能;那些初級水手就只能干一些粗活,跟著大伙喊喊號子,拉拉繩子。中國帆船上的水手們沒有工資,但被分配了一定的貨艙位置配額,以換取他們的勞動力。
木錨升起來以后,就下達了升帆的指令,帆是用竹子和席子制作的,這些巨大的帆實在是太重了,以至于花了將近2 h才把它們升到桅頂,但它們的優(yōu)點是在惡劣天氣下容易快速收攏,而不需要人冒著生命危險爬上桅桿。
“泰興”號有3根桅桿。海風吹滿了巨大的席帆,“泰興”號沿著大陸和美麗的鼓浪嶼之間的水道緩緩向南航行,周圍環(huán)繞著金色的沙灘。它的最后一次離港伴隨著瘋狂的鑼鼓聲,甲板上擠滿了人,不僅僅是為了向家人和朋友喊最后一聲“再見”,而是因為那是唯一可用的空間。下個月,大多數(shù)移民將在擁擠的甲板上生活、做飯和睡覺。水手們在甲板上瘋狂地建造一個又一個簡陋的茅草棚,然后把它們租給小商人避風擋雨。船長和大商人住在船艉甲板上更寬敞的住處。
“泰興”號開始向南航行后的幾個小時里,小船繼續(xù)來回擺渡。他們運送在最后一分鐘趕到的乘客、重要信件、新鮮農(nóng)產(chǎn)品,其中肯定還夾帶有各種各樣的走私貨物,如圖5所示。
一旦駛出公海,這艘船就以約5 n mile/h的速度前進,每天行駛約130 n mile。為了取得這個進度,就有必要按慣例在夜間航行。眾所周知,這段航程是危險的。因此必須不定時地進行測深,即用一根由纖維制成的繩子上的鉛錘來測量船只所處的水深。水手們不害怕深水,而淺水才是危險的。領(lǐng)航員會不斷地從海底采集樣本。不同種類的沙質(zhì)或泥狀海底提供了進一步的線索,說明它們在哪里。在晚上可以通過觀察星星來導航。而在白天,海岸線上有地標可以觀察。75F30330-E95D-4C6C-AB27-FB800CFFDFFD
“泰興”號駛過白礁島,這是一個巨大的白色巖石柱,從海上筆直伸出。再往前一點,藍色的海水變成了更加黯淡的顏色,巨大的珠江流入大海。在遠處可以看到臭名昭著的鴉片走私地——伶仃島?!疤┡d”號很可能是在伶仃島附近遇到了另一艘較小的“萬康”號帆船,該船有一個紅色的船頭和藍色的字體,這意味著它來自廣東。像“泰興”號一樣,這艘船上也有移民,但只有198人,而“泰興”號上卻有1 600人。2位船長無疑交換了最新消息。“萬康”號帆船的周船長肯定會把最近在廣州發(fā)生的外交事件告訴“泰興”號的船長。
一個西方水手在交易糾紛中失手打死了一個售賣水果的舢板女孩,再加上涉事西方船只還涉及鴉片走私買賣,這就引起了一場外交風波。西方商船只得退出珠江,停泊在伶仃島,以便在中國當局控制之外繼續(xù)他們的貿(mào)易活動。當泰興號駛過時,他們?nèi)酝2丛谀抢铩?/p>
從這一刻開始,這2艘船結(jié)伴航行。在茫茫大海中,有一個同伴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慰藉,尤其是在他們航行經(jīng)過的海盜出沒的水域。這是因為一艘帆船上允許的武器數(shù)量受到了朝廷的嚴格管制。像“泰興”號這樣的大船也只允許有2門大炮,8門更小的火槍,10把劍,10套弓箭和大約18 kg的火藥。這一嚴格限制的起因是,政府再次擔心,如果允許一艘帆船攜帶更重的武器,其船長可能會被誘惑成為海盜。因此在實際上,中國帆船比全副武裝的西方船只更容易遭到海盜襲擊。在駛過海南島和越南沿岸以后,帆船再也看不到海岸了,它們將穿越公海,駛向馬來半島。
通常的航行路線是沿著馬來半島東面的海岸線,先后經(jīng)過7個島嶼,再穿過班卡海峽,最后沿著蘇門答臘海岸到達巴達維亞(雅加達)。然而,在蒂奧曼附近的某個地方,“泰興”號船老大作出一個關(guān)鍵性決定:也就是這次不走往常中國帆船穿過班卡海峽的習慣性的航線,這條航線在過去的許多世紀里一直是久經(jīng)考驗的航線;而是前往勿里洞島和班卡島東側(cè)之間的加斯帕爾海峽。當然到今天,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他的腦袋里是什么因素導致他作出這個決定。也許是因為近年來在這條狹窄航道上的海盜越來越猖獗?;蛘?,他可能認為加斯帕爾海峽是一個更加快捷的通道。在過去的30年里,許多歐洲船只都曾探索過這些海峽,并廣泛認為這是一條更安全、更快捷的路線。加上在船上有如此多的人,其中許多人可能在這個將近一個月的航程末段已經(jīng)饑腸轆轆,船上的淡水也面臨短缺的危險。也許是這些綜合因素促成了船老大作出這個決定。但不管怎樣,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災(zāi)難性的。
二.港腳船“印第安納”號和珀爾船長
1821年12月下旬,流經(jīng)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的胡格利河(Hugli)被船只堵塞。這些船中間有阿拉伯三角帆船、中國帆船、印度船、美國和歐洲的商船、富人的私人游艇,以及在所有這些各種各樣的船只之間穿梭的水上乞丐獨木舟。一艘嶄新的英國港腳船(當時粵式洋涇浜英語稱東印度公司以外的英國商船Country ship為“港腳船”)“印第安納”號停泊在加爾各答繁忙的碼頭附近,如圖6所示。東印度公司船因為吃水較深,因此無法逆流而上到達加爾各答。他們只能在河口的港口卸貨,并將乘客和貨物轉(zhuǎn)移到駁船上。而港腳船的一個優(yōu)點是吃水很淺,可以直接停泊在加爾各答的碼頭上。
“印第安納”號重374 t,于1818年由加爾各答造船廠用最好的柚木建造而成,船底用銅皮包裹以保護其免受蟲蛀并提高船的航行速度。從外觀上看,它與多年后開發(fā)的飛剪式快速帆船有很多共同之處。站在甲板上的是詹姆斯·珀爾,他是“印第安納”號的船長兼船主。珀爾船長是個鴉片販子,他從英國東印度公司那里購買鴉片。英國東印度公司不允許自己的船只用于對中國的鴉片貿(mào)易,因為擔心中國政府的反對而導致其利潤豐厚的茶葉貿(mào)易中斷。因此,東印度公司就利用那些鴉片商人來干“臟活”,從而充當自己的白手套。當然這些鴉片商人也不是傻子,因為高風險伴隨著巨額利潤。
“印第安納”號的船員除了4名歐洲人擔任高級船員以外,其余是50名印度船員。而這些船員在3個月航程的總工資不到300英鎊。所有人的食物和飲料也花費不了多少錢。他預(yù)計整個航程的利潤將超過10 000英鎊,和上面所說的成本比起來,那可是幾十倍的利潤哦,這實在是一次極其合算的投機買賣。
三.海難與救助
珀爾船長的第一段航程進行得很順利,他的“印第安納”號于1月12日抵達巴達維亞,稍作休整,并于1月27日帶著淡水和補給再次離開巴達維亞。航行變得十分困難,因為東北季候風正強烈地吹向他們。原來在順風的情況下可以在兩天內(nèi)走完的航程,結(jié)果“印第安納”號花了10天才走完。時間來到了在2月7日的早晨,由于烏云密布、大雨和狂風暴雨,“印第安納”號小心翼翼地穿過班卡和比利頓之間的加斯帕爾海峽危險的暗礁,這里離赤道還有緯度2°~3°。盡管下著雨,天氣還是酷熱難耐。船在狂風巨浪中非常緩慢地前進。晚上,他們航行到事故多發(fā)地,這里有幾塊臭名昭著的巖石組成的暗礁潛伏在水下大約1 m或更深的地方,曾是無數(shù)沉船的海難現(xiàn)場。
人們可能會認為,這么多船只的損失,會導致這條通往中國的特殊航線被完全放棄,而選擇更傳統(tǒng)、更著名的班卡海峽。但新航線提供的較短航道對渴望搶先進入市場賺大錢的誘惑還是不可抗拒的——盡管有安全警告,所有歐洲國家的船只仍繼續(xù)使用它。
7:30,“印第安納”號的瞭望員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船的前方似乎有許多突出水面的小石塊,這對船只的安全構(gòu)成了新的意外威脅。瞭望員懷疑自己看花了眼,那些星星點點的東西在水面上忽隱忽現(xiàn)。他把他觀察到的情況告訴了珀爾船長。船長下令把帆收了起來,以便更清楚地確定前方危險的性質(zhì)。經(jīng)過仔細觀察,那些東西根本不是巖石,而是各種各樣的漂浮物——箱子、竹竿、成捆的雨傘、各種各樣的碎片逐漸映入眼簾,大量的人在水中掙扎著,緊緊抓住這些漂浮物。每一捆傘或一根木頭都支撐著一兩個可憐的人,大的木板上有幾個中國人。這些漂浮物和落難者散布在海面上長達數(shù)英里。75F30330-E95D-4C6C-AB27-FB800CFFDFFD
“印第安納”號上的所有人都立即意識到,在加斯帕爾島附近一定發(fā)生了一些駭人聽聞的災(zāi)難。為了自身的安全和商業(yè)利益,珀爾船長毫不猶豫地把船停在了岸邊,命令把船上的小艇降下,并配備他最優(yōu)秀的軍官和水手,以試圖拯救那些在水中掙扎的人。在數(shù)百名溺水人員的緊急情況下,珀爾船長堅持認為,所有的精力都應(yīng)該用于拯救生命,而不是財產(chǎn)。
失事的這艘帆船就是“泰興”號,強大的北風使得它高速航行,并以巨大的力量撞上了礁石。由于“泰興”號帆船快速地向側(cè)面傾斜,在船上的人們在睡夢中都被扔進了水里。一旦到了海里,他們就會抓住任何馬上到手的東西。正是靠了這些物品,一些溺水的中國人設(shè)法抓住并堅持了36 h,在那段時間里漂流了大約24 km,最后那些幸運者被珀爾船長和他的船員救了出來。
經(jīng)過了和風浪的搏斗,珀爾船長和水手們總共救起了190人,一部分是從海里救起來的,有些人則是漂流到附近的荒島上被救的。水手們在船長的指揮下,把下層甲板清理干凈,以便收容這些落難民工,為他們提供了食品衣服,并為傷者提供清洗包扎服務(wù)。
珀爾船長一直企圖從清政府或者荷蘭政府那里得到因為拯救中國乘客而遭到經(jīng)濟損失的賠償。他認為這些乘客都是中國人,而他們的目的港是荷蘭人控制的殖民地。但是,中國政府認為那些移民是非法的,沒有資格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后來,由于“印第安納”號的救人壯舉,詹姆斯·珀爾船長獲得荷蘭王室授予的英雄勛章。
四、中國的“鐵達尼克”號
“泰興”號到底有多大?因為沒有確切的文獻記載,而且“泰興”號沉船殘骸也沒有被打撈。目前,根據(jù)被“印第安納”號救起幸存者以及“泰興”號船貨的打撈者——英國人邁克·哈徹船長的描述以及一些歷史資料的介紹,我們得知以下情況:
1.英國冒險家邁克哈徹在1999年打撈“泰興”號船貨時,用聲吶掃測“泰興”號的殘骸堆長50 m,寬10 m,所以推測“泰興”號的長度應(yīng)該大于50 m。這要比歷史上有名的“耆英”號中國帆船還要大一些?!瓣扔ⅰ碧栐?jīng)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到達美國和英國,因而是中國帆船中知名度最高的一艘,如圖7所示。
2.“泰興”號載客1 600人,船上還有大批船員(估計為200~400人),因此我們看到的報道中有“泰興”號船上有2 000人之說,而遇難者有1 600~1 800人之多,超過了1912年失事的英國客船“鐵達尼克”號遇難人數(shù)(1 517人)。
3.“泰興”號船頭涂綠色,勾紅字,按當時清政府的規(guī)定,其應(yīng)該是福建的“綠頭船”;而伴行的“萬康”號船頭涂紅色,勾藍字,是廣東的“紅頭船”。廈門港興盛時期,當?shù)貜氖潞I腺Q(mào)易的船只,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商船,指從事中國沿海貿(mào)易的船只;二是洋船,指從事國際貿(mào)易的船只,其目的地主要是東南亞各國。
4.在18世紀末,荷蘭控制的東南亞大量需要勞動力,而福建由于地少人多,大量破產(chǎn)農(nóng)民紛紛“下南洋”求生。他們希望在南洋的種植園找到工作求得一碗飯。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大海上到處都充滿了未知的危險,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踏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1822年的“泰興”號在其遠航中,在印尼海域觸礁沉沒,造成多達1 600~1 800人喪生。這些同胞吃盡了千辛萬苦,甚至不惜把自己賣身為奴。而在“泰興”號上長達一個月的航行中風餐露宿,忍受著風浪顛簸日曬雨淋,過著半饑半飽的非人生活,眼看就要到達彼岸,卻遇到一場風暴引起的觸礁海難,“南洋夢”瞬間化為了海上的泡沫。
5.現(xiàn)在各種媒體上的文章,往往著眼于打撈上來數(shù)量眾多的瓷器和其他船貨是多么精美多么值錢(見圖8-圖10),對于打撈沉船與船貨的英國冒險家邁克·哈徹船長充滿了羨慕嫉妒恨的復雜感情,而對于海難事故中同胞的不幸遭遇卻輕描淡寫一筆帶過。2022年2月,正好是“泰興”號同胞遇難200周年,我們在這里遙祭這些不幸的冤魂,愿他們在天堂快樂!75F30330-E95D-4C6C-AB27-FB800CFFDF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