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
板塊一 ? ?查閱資料——
預學反饋,掃清障礙
1.聯(lián)系語境導題。
師:今天我們學習——
生:(齊讀)《為人民服務(wù)》。
師:你們在哪里看到聽到過這幾個字?
生1:媽媽的辦公樓前有這五個字。
生2:國慶閱兵典禮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整齊地喊著“為人民服務(wù)”。
師:對,人民解放軍嘹亮的口號就是這五個字。
生1:我爺爺?shù)乃?,也印著紅色的“為人民服務(wù)”五個字。
生2:老師,我看到您胸前的黨徽上,有“為人民服務(wù)”五個字。
生3:在中南海新華門的影壁上,印著這五個字。
師:這五個字,印在中南海的影壁上,印在日常生活的物件上,響徹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口號里,到底是什么力量,讓這五個字如此深入人心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毛澤東主席的這篇演講——
生:《為人民服務(wù)》。
2.結(jié)合資料反饋。
師:這篇演講中有些語詞、有些句子不好理解。結(jié)合課前查閱的資料,你們自己讀懂了哪些?我們一起交流。
生1:我想介紹的是八路軍,八路軍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抗日革命武裝力量,原來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主力部隊。1937年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是華北抗日的主力。
生2:新四軍和八路軍一樣,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抗日革命武裝力量。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它主要是華中抗日的主力。
師:結(jié)合資料,你們對一些曾經(jīng)接觸過但沒有深入理解的詞語做了探究,真好。繼續(xù)交流。
生:我結(jié)合注釋,理解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意思。這是司馬遷的名言,固,指本來;泰山,五岳之首。整句話是說,人本來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得比鴻毛還輕。
師: 注釋是最基本的資料,來,讓我們一起讀這句話。
生:(齊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師:文章不僅有一些專有名詞、陌生詞句,還有一些人名,也需要結(jié)合資料來了解,如張思德。誰結(jié)合你查閱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1:(預學投影)張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一個窮苦農(nóng)民家庭。1933年12月參加紅軍,曾經(jīng)擔任過中央警備團警備班長和毛澤東主席的衛(wèi)士。1944年9月5日犧牲,年僅29歲。
生2:我補充,張思德是在執(zhí)行任務(wù)期間不幸犧牲,他帶領(lǐng)戰(zhàn)士們在陜北安塞縣執(zhí)行燒炭任務(wù)時,因窯洞坍塌而犧牲。
師:謝謝你們的介紹,這篇演講稿正是毛主席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的講話。1944年9月8號,當時在陜北的1000多名官兵參加了追悼會,毛主席慷慨激昂地講了一個半小時。今天我們看到的這篇文章,是幾經(jīng)壓縮之后的文稿。
板塊二 ? ?鏈接資料——
整體感知,把握觀點
1.咬文嚼字,理解“為人民服務(wù)”。
師:課題是“為人民服務(wù)”,瀏覽全篇,什么是“為人民服務(wù)”呢?
生:第1自然段的這句話做了回答: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師:要讀懂這個句子,不能望文生義,而是要咬文嚼字,把每個字每個詞都讀進腦海里。
生:(齊讀)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師:讀懂了嗎?我們這個隊伍指哪個隊伍?
生1:是革命的隊伍。
生2:我覺得就是八路軍和
新四軍。
師:聯(lián)系前一個句子讀明白了。繼續(xù)咬文嚼字,“為人民服務(wù)”有幾方面的意思?
生:有兩方面的意思,第一方面,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第二方面是徹底地為人民利益工作的。
師:跟著這位同學把詞語讀進腦海里,為人民服務(wù)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生:為著解放人民的。)另一方面是——(生: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師:按你們的回答,這個句子就應該這么寫,(出示:我們這個隊伍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可以嗎?自己讀讀。
生1:我認為不可以,比原句少了“完全”和“徹底”。這兩個詞說明我們這個隊伍是完完全全為了解放人民的,是無所保留地為人民利益工作的。
生2:如果這個隊伍不是純粹為人民利益工作的話,這個隊伍有可能會做一些不是為了人民利益的事情,就會導致隊伍不團結(jié),所以不能刪去。
師:完完全全、無所保留,包括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嗎?
生:包括。
師:包括為著解放人民、為人民的利益工作,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嗎?
生:包括。
師:包括為著解放人民,為了人民的利益工作,甚至還要獻出自己的生命嗎?
生:包括。
師:我聽到同學們在思索著
認真地回答“包括”。透過“完全”和“徹底”,你們懂得了這個隊伍的“為人民服務(wù)”,是要徹徹底底地獻出自己的時間,獻出自己的精力,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你對這五個字的感覺,有變化嗎?
生1:我覺得“為人民服務(wù)”不那么簡單,是真真正正為著人民的利益的。
生2:我感受到“為人民服務(wù)”含義太深刻了。
生3:我現(xiàn)在認為“為人民服務(wù)”這五個字責任重大,這五個字分量很重。
師:你們說的“重”,是一種厚重;你們說的這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宗旨和價值觀——(出示)
生4:(讀)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語音上強調(diào)“完全”和“徹底”)
生:(齊讀,深沉地)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提綱挈領(lǐng),理清演講結(jié)構(gòu)。
師:如果說毛主席的演講稿一開篇就講了“為人民服務(wù)”是什么,那么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wù)”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呢?默讀課文,注意提取段落關(guān)鍵詞句。
生1:第2自然段講了“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說的是人死的意義不同。
生2:第3自然段的關(guān)鍵句
是“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是說我們接受人民提意見,只要對人民有好處就要改良。
生3: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我認為是說革命隊伍非常團結(jié)。第4自然段說的是他們共同努力,都是為了同一個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的。第5自然段說的是,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還是戰(zhàn)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
生4:我來補充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我們的干部要關(guān)心每一個戰(zhàn)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guān)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說的是一個團隊里要有愛。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話“用這樣的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jié)起來”,就是說,給每位犧牲的戰(zhàn)士都開追悼會寄托我們的哀思,這樣整個團隊就能更團結(jié)。
師:先把掌聲送給他們?。ㄉ恼疲┫嘈耪坡暠澈笠欢ㄓ心銈儗W習的收獲。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他們找的往往是這段什么位置的文字?
生:開頭和結(jié)尾。
師:原來毛主席的講話,總是在每一段開頭說要講什么問題,結(jié)尾說要怎么做。于是就有了第2自然段第一句,面對什么?
生:生死。
師:第3自然段中講,要面對——
生:批評。
師:第4自然段有點難,他說了好幾句才說要面對的問題,是面對——
生:困難。
師:最后一個自然段,就要面對——
生:犧牲。
師:面對死去的同志,面對犧牲,現(xiàn)在,你發(fā)現(xiàn)了毛主席是怎么講這篇講話稿的嗎?
生:毛主席先說明了為人民
服務(wù)的內(nèi)涵,是完全為著解放人民、徹底為人民利益工作的。之后毛主席又從面對生死、面對批評、面對困難和面對犧牲這幾個方面來具體展開演講。
3.依托資料,了解演講背景。
師:你們這么分析,我倒有個困惑,這是毛主席在什么場合下的講話?
生: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的
講話。
師:一般追悼會上會講什么呢?
生:追悼會上會講死去的人
的生前事跡,懷念他,贊揚他。
師:順著這個思路看,毛主席講的是張思德的生前事跡嗎?
生:講的是如何面對生死,面對批評,面對犧牲。
師: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回到那個年代,默讀資料,靜靜思考。(出示,生讀。)
資料一:張思德同志犧牲之后,警備團的戰(zhàn)士有些議論“老紅軍,經(jīng)過長征,負過傷,最艱苦的環(huán)境都過來了,因到山中燒炭被崩塌的炭窯砸死了,太不值得”。
資料二:當時“一部分軍隊工作同志養(yǎng)成了一種驕氣,對士兵,對人民,對政府,對黨,橫蠻不講理,只責備做地方工作的同志,不責備自己,只看見成績,不看見缺點,只愛聽恭維話,不愛聽批評話”(《毛澤東選集》)。
資料三:當時,由于邊區(qū)遭受著嚴重的經(jīng)濟封鎖,物質(zhì)條件異常困難。此外,軍民關(guān)系、黨群關(guān)系也存在問題。
師:依托資料,你們明白了嗎?
生1:資料一告訴我們,警備團的有些戰(zhàn)士認為張思德的死“太不值得”。張思德同志雖然是被炭窯砸死的,但是他也是為著人民利益而犧牲的,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毛主席之所以會講面對生死的內(nèi)容,就是為了教育戰(zhàn)士們。
生2:資料二提到,當時有一部分軍隊工作同志養(yǎng)成了一種蠻橫不講理的傲氣,不愛聽批評話,也不自我批評。因為軍隊當時存在這種缺點,所以毛主席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講話的第二個方面就是講如何面對批評,讓同志們一定要能聽取批評,改正自己的缺點。
生3:資料三中說,當時物質(zhì)條件非常困難,軍民關(guān)系、黨群關(guān)系也存在問題,因此毛主席在第4自然段提到了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氣,也是要教導同志們面對困難的時候怎么辦。
師:你們就這樣依托資料,了解了當時的背景。1944年,那是抗戰(zhàn)最艱苦的時候,張思德同志犧牲了,毛主席要通過這次講話,來改變當時我黨我軍的思想狀況。
板塊三 ? ?補充資料——
層層深入,領(lǐng)悟內(nèi)涵
1.導學第2自然段。
(1)讀懂每一句話。
師:毛主席到底是怎樣表達觀點,才產(chǎn)生了如此大的影響力呢?我們不妨試著走進第2自然段,提取關(guān)鍵詞,咬文嚼字讀懂每一句。
生1:第一句講的是“死的意義有不同”。
生2:第二句講死的意義“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生3:第三句講“為人民利益而死以及替法西斯賣力而死”。
生4:我覺得最后一句應該是講“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
師: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但是還沒結(jié)論,結(jié)論是什么?
生:比泰山還要重。
師:關(guān)鍵詞在前半句,還是后半句?
生:后半句。
師:瞧,你們提取關(guān)鍵詞語,找出了每個句子的關(guān)鍵意思。
(2)讀懂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
師:現(xiàn)在你們是演講者,我是聽眾。你們講,我來問。先講第一句,最重要的語詞叫——
生:死的意義有不同。
師:有什么不同?
生: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師:什么樣的死“重于泰山”?
生:為人民利益而死。
師:什么樣的死“輕于鴻毛”?
生: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
師: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重,還是比鴻毛還輕?
生:他的死比泰山還重。
師:有沒有從我和你們的問答里面,發(fā)現(xiàn)每句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生:我覺得句和句之間有關(guān)聯(lián),一句比一句深入。
師:層層深入,層層遞進。
(3)補充資料促理解。
師:親愛的同學們,毛主席的原稿講了一個半小時。在原稿中,有很大篇幅是毛主席對張思德具體事跡的講述——(出示,生讀。)
在一次戰(zhàn)斗中,他右腿先后兩次負傷,仍強忍劇痛沖入敵陣,繳獲了敵人兩挺機槍。在長征途中,他曾兩度經(jīng)過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歷經(jīng)千辛萬苦。
長征途中組織發(fā)出“嘗百草”的號召,他總是搶在別人之前,差一點犧牲生命,他用自己的津貼來買雞蛋和麻油,給生病的戰(zhàn)友做荷包蛋。
糧食不足的情況下,他每次吃飯吃到一半,就不聲不響地去打水,以便讓大家多吃一些,他還經(jīng)常主動為部隊打掃衛(wèi)生,鋪石墊路,修補窯洞。
他經(jīng)常幫助戰(zhàn)友洗補衣服,編草鞋,喂戰(zhàn)馬,挑水燒火,站崗放哨,還帶頭幫助駐地群眾生產(chǎn)勞動。
師:原來覺得張思德死得太不值得的官兵,聽了這次演講,他們覺得張思德的死真是重于泰山。而死的價值,就在這層層深入的演講中體現(xiàn)——(師配樂誦讀第2自然段,生熱烈鼓掌。)
師:一起來讀,一起來講。
(生配樂朗誦第2自然段)
2.自學第3~5自然段。
師:這樣的層層深入,哪里僅僅是第2自然段,第3~5自然段也一樣。不信,小組自選一個自然段,也來分析分析句間關(guān)系,感受毛主席演講的魅力 。
(1)交流匯報第3自然段。
生:第3自然段按句提取的信息有“不怕別人批評指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說得對,我們就改正”。
師:每一句可以再聚焦關(guān)鍵詞。
生:說得對,就改正。
師:簡練多了。
生:對人民有好處,就照辦;對人民有好處,就采用;堅持好的,改正錯的,隊伍就興旺。
師:掌聲送給這個組,還是你們演講我來問。
生: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師:別人指的誰?
生:誰向我們指出都行。
師:批評什么?
生:對人民沒有好處的做法。
師:好的,這個觀點是舉了個例子補充說明。最后一句,只要這么做了,結(jié)果是——
生:一定會興旺起來。
師: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這也叫層層深入。
(2)交流第4、5自然段
生:第4自然段主要寫我們
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師:你看這個層次,都是用
“要”字連接,我們還要——
生:互相關(guān)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生: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
師:解救,解救可能會有犧牲的。面對困難,層層深入,要——
生:要看到成績。
師:要——
生:看到光明。
師:要——
生:提高勇氣。
師:要——
生:解救他們。
師:要——
生:努力奮斗。
師:還要——
生:互相關(guān)心。
師:更要——
生:互相愛護。
師:還要——
生:互相幫助。
師:這么一讀,仍是層層深入。
生:最后一段,首先說要開追悼會,而且追悼會還要形成制度,還要介紹到老百姓,如果有人死了就要寄托哀思,使人民團結(jié)起來。
師: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把握得好,還是層層深入。
板塊四 ? ?運用資料——
深化感受,叩問之思
師:親愛的同學們,1944年,我們還那么困難,那些面對困難還泄氣、那些干群關(guān)系還很緊張的人,聽到毛主席這樣層層深入的演講,心里可能會想什么?
生1:他們可能會想,我們要讓整個人民團結(jié)起來,這樣我們才會勝利。
生2:可能會想,我們要化解與人民群眾的誤會,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困難,與人民群眾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
師:是的,聽了《為人民服務(wù)》的演講,很多官兵徹夜難眠,心潮澎湃。1944年9月21日,經(jīng)毛主席刪減、壓縮、定稿的《為人民服務(wù)》發(fā)表在《解放日報》上,并通過報紙,傳到了黨領(lǐng)導下的根據(jù)地、各單位、部隊,成為很多同志堅持革命的信念。
師:電視劇《風箏》里有一個片段,講的就是抗日時期共產(chǎn)黨戰(zhàn)士鄭耀先聯(lián)系不到任何戰(zhàn)友了,他要堅守一個人的戰(zhàn)斗。支撐他繼續(xù)戰(zhàn)斗的理想與信念,就是《為人民服務(wù)》。(播放視頻,臺詞: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情,會經(jīng)常發(fā)生,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shù)人民的痛苦,我們?yōu)槿嗣穸?,就是死得其所。生觀看。)
師:70余年來,《為人民服務(wù)》的精神穿越不同的時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雷鋒、焦裕祿、孔繁森……一個個光輝的名字,訴說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追求。70多年后的今天,學了這篇課文,如果讓你為大家朗誦最受觸動的一段話,你們會朗誦哪一句哪一段?
生1: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生2: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生3:我們?nèi)绻腥秉c,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生4: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
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
師:是啊,爺爺?shù)谋樱瑡寢尩臅?,老師的黨徽,中南海新華門的影壁上,“為人民服務(wù)”五個字穿越時代,熠熠生輝。我想,這一回再讀這五個厚重的大字,一定飽含著你們的理解與深厚的情感,那就是——
生:為人民服務(wù)!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 郭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