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
摘? 要? 通過對田徑班學生對專項認同的研究,旨在為提高田徑專項影響力、提高學生專項認同感提供理論參考。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個案研究法及訪談法,指出田徑班學生專項認同現(xiàn)狀,分析其影響因素,提出建議措施。結(jié)論:湖南師范大學田徑班學生專項認同感較低,對田徑就業(yè)優(yōu)勢不自信,應當從多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專項認同感,提高田徑專項的地位,促進田徑運動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田徑? 田徑班學生? 田徑專項? 專項認同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287-02
體育專業(yè)學生的專項認同指學生對于所學小專項的認同感,是否認同其所學內(nèi)容對于現(xiàn)在、未來有著積極的作用[1]。田徑運動作為“運動之母”,在高校體育院系專項班的開設中是必然不會缺少的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討湖南師范大學田徑班學生對于專項認同的現(xiàn)狀,就此分析出田徑專項教學及內(nèi)容存在的不足,改進不足,以此提高學生對于田徑專項的認同感,更好地投入到田徑課的學習中、更好地促進田徑運動的發(fā)展。
一、田徑班學生專項認同現(xiàn)狀
(一)認為學習田徑專項無優(yōu)勢可言
田徑運動項目多,包括走、跑、跳、投等等。在田徑專項課的幾年學習中,幾乎學習了全部內(nèi)容。但因為所學項目繁多,學生認為根本沒有將各個項目真正把握,僅僅只學習了基礎的部分,也沒有發(fā)展自己在某一個項目上出色的能力。這導致學生認為田徑課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與田徑普修班學生所學程度相差甚少,無任何優(yōu)勢可言。
(二)對田徑運動不夠熱愛
大多數(shù)學生在選擇田徑專項的時候并不是因為熱愛田徑這項運動,而是因為體育高考中是通過田徑專項進入大學,認為自己只會田徑,于是選擇了田徑班。因此,在課程的學習中,并不存在更高的專業(yè)認同感,而是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tài)度去學習田徑內(nèi)容,那樣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僅僅認為能通過考試即可。
(三)團隊協(xié)作能力欠缺
田徑運動除了接力項目外,幾乎都是一個人拼搏的運動項目。它不需要像網(wǎng)球、籃球之類的,需要對手或者對打才可以進行的運動。比如說你想練習跑步100米,你可以選擇一個人練,但球類對抗性運動就必須找一個對手才能和你練習。這樣的話,有人陪你一起練球,球技自然而然得到了上漲。但田徑運動你很難找到一個愿意和你一起在課外再進行訓練的戰(zhàn)友,因為田徑的訓練太苦了。然而,田徑能力一旦你不堅持練習,成績就會下降的非??臁K?,僅僅是課堂上的學習,遠遠不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運動成績和能力,以至于學生對田徑運動不認同,認為不能真正學習到內(nèi)容,能力得不到提高,認為學不到田徑的任何東西。
(四)專項課重視教學忽視訓練內(nèi)容
田徑班在上課時,老師的著重點均在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學方法,學習最基礎的練習步驟、練習流程、組織流程以及保護措施。而在訓練方面的內(nèi)容學習幾乎是空白的,學生覺得自己根本不會帶訓練,只會最基礎的教學。但在以后從事的體育教師工作中,不僅僅是需要上好體育課,教會普通學生掌握最基礎的田徑技術(shù)動作,還需要帶隊訓練。但學生在大學的學習課堂上,并沒有專門學習田徑訓練應該如何帶,應該如何提高運動員的田徑成績。由于訓練內(nèi)容學習的缺乏,導致學生對其專項認同感偏低,認為其學習內(nèi)容不夠全面,不能更好地發(fā)展自身能力。
二、影響田徑班學生專項認同的因素
(一)所學的田徑項目繁多
田徑項目涉及的小項繁多,既包括田賽又包括徑賽,所學的內(nèi)容繁多。但當初入學時,學生的專項僅僅是某一跑步類、某一跳躍類、或者某一投擲類,他或許是擅長其中的一類,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更偏向于一種類別運動的學習,而忽視另幾類運動的學習。學生自身也認為自己或許只適合一種類別的運動,對其他項目不太感興趣也就不太認同。
(二)田徑比賽參賽機會少
大部分田徑專項的學生在大學沒再進行類似于高中的系統(tǒng)訓練,而僅僅只是在課堂上進行學習,身體素質(zhì)、田徑能力自然而然得不到提高,反而下降了。而一年之中作為普通田徑班的學生幾乎只能參加校運會,而更高級別的省運會、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是留給校隊的高水平運動員參加的機會[2]。并沒有設置相應的組別讓更多學習田徑專項的學生參加比賽,參賽機會少,導致學生對于田徑訓練的自主訓練性低,不會刻意成群結(jié)隊進行項目的訓練,從而認為田徑專項學習沒有多大的意義,不能參加比賽,不能取得證書,不能像其他體操類比賽一樣,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出現(xiàn)了對田徑專項的不認同感,學習積極性下降。
(三)田徑專項課教師要求過低
田徑課老師往往對于學生的要求不高。大學課程中,一節(jié)專項課是90分鐘時間,但幾乎許多的老師都會花半個小時的時間讓學生自行熱身,但多數(shù)的熱身活動都是游戲,更多的是娛樂性很強,而不是發(fā)展某一專項能力的準備活動。因此,真正的上課時間僅為一小時,實際留給學生練習技術(shù)動作的時間則少之又少。老師更關(guān)注學生的動作技能把握,而忽視學生自身技術(shù)水平的高低,不追求成績多好,只追求動作表現(xiàn)。對學生的要求過低,導致學生對自身的要求也隨之放低,從而認為專項課似乎也沒有那么重要,對其認同感不強。
(四)課外兼職實踐機會少
大多數(shù)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在課余時間會選擇出去代課。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代課機構(gòu)一般需要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大球類及小球類的兼職老師,而且大部分人是去俱樂部對學生進行教學與訓練。而田徑相對其他項目來說是枯燥無味并且使人勞累的項目,所以學生家長一般不會給自己的孩子去報田徑培訓班。因此,大部分的田徑培訓主要針對于中考、體考、高水平單招考試而開設,這樣的培訓機構(gòu)不是來教小朋友了。大部分田徑班學生并沒有掌握許多帶訓練的知識,甚至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接觸的都是教學有關(guān)的,并非訓練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所以認為自身并不具備帶訓練的能力,僅有部分男生會在外面的機構(gòu)帶學生進行田徑訓練。大部分學生都不能去到機構(gòu)進行帶訓,而一些中小學的代課信息又極少,即使有也很少看到需要代田徑課的信息。田徑項目的課外兼職實踐機會少,導致田徑班學生對其轉(zhuǎn)專項認同感極低,甚至開始懷疑畢業(yè)之后的工作問題。一些招聘也很難看到專門面向田徑專項的信息,學生越來越認為學習田徑專項無任何優(yōu)勢可言,甚至認為其無用。
三、提高田徑班學生專項認同的措施
(一)增設田賽徑賽分組學習課
在大學專項課一般是一周兩節(jié),在兩節(jié)課的基礎上再增設一節(jié)專項課,但這節(jié)專項課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自主選擇分為徑賽組和田賽組,并且每組配備相應的專項老師。這樣做有益于發(fā)揮學生自己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專項認同感,且新開設的專項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自己更感興趣的一類田徑項目,將一種類別的項目學會學精,有助于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競爭優(yōu)勢。
(二)增設田徑比賽參賽類別
眾所周知,大學生田徑比賽一般包括校田徑運動會、省類田徑運動會以及全國類田徑運動會。而以往能參加比賽的人員是校隊的高水平運動員,其他普通田徑班的學生基本上沒有機會參賽,從而他們沒有訓練的動力。如果在田徑運動會比賽中、開設不同組別,包括高水平組、運訓田徑組、體教田徑組、體育專業(yè)但非田徑專項組以及純文化生組。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重視,學生從而會意識到田徑專項的重要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養(yǎng)成田徑訓練的習慣,提高對田徑專項的認同感。
(三)田徑教研室提高專項考核標準
田徑教研室提高專項考核標準,有助于提高教師對于田徑課程的重視度,對學生的教學更加負責,對學生動作練習更加嚴格。同樣的,隨著標準的提高以及教師的嚴格要求,學生被迫要求對田徑專項學習更加認真,不然就會導致掛科,這一舉措也有可能會讓學生進入自我反思階段。教研室及教師對于田徑教學的要求提高,說明學院教師越來越認為學習田徑專項很重要,突出了專項價值,有利于引發(fā)學生對于田徑專項認同的再思考,提高對田徑專項的認同感,并且對于專項學習更加積極主動,迫切想要提高自身專項能力。
(四)增設田徑專項實習基地
體育運動的學習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學生如果只在學校學習了理論知識,但沒有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樣很難真正的掌握田徑項目的教學與訓練。前期,學院應該安排教師給學生進行田徑訓練有關(guān)知識的教授,讓其學會如何帶領(lǐng)田徑隊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掌握最基礎的訓練理論知識,并結(jié)合實際訓練成績數(shù)據(jù)給予學生最直面的解釋。后期,學校要給學生安排田徑專項實習基地。實習基地的選取應當在大學附近的中小學,并且有田徑選修課程以及田徑訓練隊的學校[3]。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實踐活動,也可與實習基地達成協(xié)議,給予學生一定的補貼,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提高對田徑專項的認同感。此外,學生可以在田徑訓練隊輔助學校教練進行訓練指導,跟隨教練學習更多的訓練知識。通過實踐基地的建設,可以全面提高自身教學與訓練的能力,提高學生對于田徑專項的認同感。
四、結(jié)語
田徑班學生的專項認同感直接影響田徑專項的發(fā)展。目前,湖南師范大學田徑班學生對于專項的認同感偏低,諸多因素直接影響了學生對于田徑專項的認同感。因此,學校學院教研室應當重視田徑專項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的弊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田徑專項學生的自身優(yōu)勢,提高學生對于專項的認同感,促進田徑專項的發(fā)展,提高田徑運動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顏景飛.山東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認同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6.
[2]廖婷婷.福建省普通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專業(yè)認同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1.
[3]扈金霞.普通高校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學習倦怠與專業(yè)認同、心理韌性的關(guān)系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