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強,竇元元
陜西省寶雞市中醫(yī)醫(yī)院:1.脾胃肝病1科;2.急診內科,陜西寶雞 721000
潰瘍性結腸炎是下消化道的一種炎癥性疾病,是發(fā)生在腸黏膜和皮下結直腸的一種重要病變[1]?;颊弑憩F為持續(xù)性腹瀉、腹痛、惡心、嘔吐、出血等。結腸鏡檢查顯示結腸和直腸有潰瘍性病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各年齡段均可發(fā)病,且治療難度較大,引起了臨床的關注[3]。潰瘍病的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抗感染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4],其中磺胺水楊酸作為一種經典的硫酸藥物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傳統藥物[5],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短期內仍難以改善患者癥狀,治療后患者可能會復發(fā)[6-7]。因此,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仍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支持措施,進一步提高其臨床療效。本研究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給予益生菌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輔以中藥康復新液進行局部治療,以監(jiān)測和評價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免疫功能。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98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程度、體質量指數(BM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或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1)符合《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草案)》中的相關診斷消化道疾病標準[8],在西醫(yī)方面,對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了診斷;(2)患者可以耐受本研究的治療方案;(3)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依從性,能夠配合治療;(4)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排除標準 (1)其他胃腸道疾病患者;(2)對本研究治療的藥物有嚴重過敏反應和禁忌證的患者;(3)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傷患者;(4)基礎資料和臨床資料缺失或不完整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同時口服柳氮磺吡啶腸溶片(上海中西三維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450,商品名為維柳芬,規(guī)格:0.25 g),每次4片,每天3次。根據患者自身癥狀加用美沙拉嗪灌腸或免疫抑制劑治療。觀察組患病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益生菌聯合康復新液治療,給予雙歧三聯活菌腸溶膠囊(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93065,商品名為貝飛達,規(guī)格:210 mg)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同時給予患者康復新液(昆明賽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3020054,規(guī)格:50 mL)保留灌腸治療,每次1瓶,每天1次,每次保留灌腸時間20~30 min。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周。
1.4評價指標 (1)臨床療效。潰瘍性結腸炎改良梅奧評分(Mayo評分)的改良評估點包括大便次數、便血、內鏡表現和醫(yī)生總體評估(PGA)。PGA包括3個不同類別:醫(yī)生對患者日常腹痛癥狀的評估。臨床緩解為1~2分,輕度活動為3~5分,中度活動為6~10分,重度活動為11~12分,療效評價標準參照《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8年,北京)》[9]。臨床有效:總Mayo評分較基線降低30%或3分及以上,基線評分降低1分或0分,無腹痛、便血情況發(fā)生;臨床緩解:Mayo評分≤2分,且基線評分>1分,無腹痛、便血情況發(fā)生次數明顯降低??傆行?(有效例數+緩解例數)/總例數×100%。(2)炎癥因子水平。采集患者靜脈血3 mL,注入含有乙二胺四乙酸的抗凝管中,在smart R17高速離心機(Korea-HANIL)中離心,分離血清并通過酶結合免疫抑制劑分析檢測患者血清炎癥因子[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IL)-1β、IL-8]水平,檢測儀器為HBST-360型多功能酶標儀(美國斯威克公司)。(3)T淋巴細胞水平。采用Quanta-SC流式細胞儀(Beckman,USA)測定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CD3+比例,捕獲CD4+、CD8+細胞,計算CD4+/CD8+。所有套件均購于上海阿卡姆商貿有限公司。(4)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比較。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9.80%,高于對照組的73.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56,P=0.037),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2.2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淋巴細胞亞群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 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
2.3兩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各項炎癥因子(CRP、IL-1β、IL-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12.24%、8.1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98,P=0.372),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n(%)]
近年來,研究人員不斷探討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和病理機制。腸道菌群的組成和比例在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如果腸道菌群受到干擾,腸道中的消化殘渣在腸道有害細菌的影響下異常發(fā)酵,產生有害物質,損害患者的腸道和黏膜,并可引起腹痛、腹瀉和腸內出血等癥狀。因此,調節(jié)患者腸道菌群可以改善患者的腸道環(huán)境。另外,中醫(yī)對潰瘍性結腸炎等難治性疾病也有豐富的治療經驗。本研究采用益生菌口服調節(jié)腸道微環(huán)境及康復新液保留灌腸的中西醫(yī)結合的方式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治療。
觀察組患者口服雙歧桿菌三倍活菌膠囊聯合康復新注射液,臨床療效較常規(guī)治療明顯提高,腹痛、便血情況得到明顯改善,說明益生菌聯合康復新液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療效明顯。這是因為攝入雙歧桿菌三倍活菌膠囊后,會產生乳酸和醋酸,降低病變部位的pH值,進而抑制有害細菌增殖,增加腸道微生物比例,調整腸道菌群的比例平衡[10]。雙歧桿菌三倍活菌膠囊能與厭氧菌結合,在腸黏膜表面形成屏障,防止病原菌浸潤,從而減輕患者結腸炎癥狀[11]。同時給予患者康復新液保留灌腸治療,該藥為美洲大蠊干燥蟲體提取物,具有通利血脈,養(yǎng)陰生肌的功效,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和創(chuàng)面修復功能[12-13]。本研究的康復新液以保留灌腸的局部給藥形式,能夠改善患者腸道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壞死組織脫落、肉芽組織及血管再生等功效,進而促進患者潰瘍創(chuàng)面修復。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4+/CD8+、CD8+)均有明顯改善,表明雙歧桿菌三倍活菌制劑的應用能夠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在患者腸道建立起了屏障功能,發(fā)揮臨床療效。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一個炎性反應過程,伴隨各種炎癥因子水平升高。益生菌聯合康復新液治療后,CRP、IL-1β、IL-8水平均明顯降低,三聯生命雙歧桿菌提高益生菌水平,改善腸道的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從而減輕患者的炎性反應。關于益生菌和康復新液的安全性,觀察組的不良反應并未明顯增加,說明其安全性良好。
綜上所述,基于益生菌聯合康復新液對急性期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臨床療效明顯,能改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降低機體炎癥因子水平,提高其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