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群
你被退過稿嗎?很多初試寫作的文學愛好者,大概都經歷過望穿秋水繼而希望破滅的時刻—— 你的投稿石沉大海。小說《退稿圖書館》,就演繹了一出由“退稿”啟幕的群像戲碼。
“退稿圖書館”是真實存在于世間的。1971年,美國作家理查德·布勞提根的小說《墮胎》里,主人公工作的圖書館接收所有被出版社退稿的書。作家離世數年后,一個讀者真的創(chuàng)辦了“退稿圖書館”向作家致敬。
基于真實歷史背景,法國作家大衛(wèi)·馮金諾斯在自己的小說里塑造了一座“退稿圖書館”,平日里幾乎無人在意這家圖書館的存在。
小說中,“退稿圖書館”的平靜,是被一對情侶打破的。出版社編輯戴爾菲和她的未婚夫,在此發(fā)現(xiàn)了一部“亨利·彼克”創(chuàng)作的小說《愛情故事的最后時分》,如遇滄海遺珠。
他們發(fā)現(xiàn),小說作者是一位已經過世的披薩店老板。為什么他會“瞞著”家人偷偷寫作?這樣的疑問,引著讀者跟隨小情侶一起“探案”。
在編輯黛爾菲的全力運營下,這本名為《愛情故事的最后時分》的“退稿”,迎來了重生,被正式出版,并引起巨大轟動,而那家“退稿圖書館”也瞬間成了“網紅”場所。
回想整個故事,你會發(fā)覺,那部“退稿”作者是誰一點不重要。引人深思的是,這樣一部著名“退稿”的出現(xiàn),為何能如此迅速而深刻地改變一群人的生活狀態(tài)?
每個與事件相關的角色,都在與這部“退稿”的糾纏過程中,漸漸暴露出自己真實人生的質地,以及深埋于心底的秘密:婚姻的圍城、事業(yè)的困境、時間的考驗……
所以,寫不出一部受歡迎的小說算什么呢?我們最難書寫的小說,最講不好的故事,明明是自己的人生。想要超越自己的局限,時刻把控命運的行進軌跡,這件事何其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