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瓊,劉翠平,穆紅霞
(甘肅省華池縣種子管理站,甘肅 華池 745600)
玉米是華池縣的主要糧食作物,其產(chǎn)量決定著全縣糧食總產(chǎn)量,在增加農(nóng)民種植收益,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產(chǎn)出率和勞動生產(chǎn)率等方面,不斷提升玉米生產(chǎn)能力尤為重要[1-2]。為了適應全縣生態(tài)區(qū)域及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篩選出適宜華池縣干旱半干旱全膜雙壟溝播的玉米品種,引進17 個新品種進行品種篩選試驗,以期為推廣種植選種提供參考。
參試玉米品種17 個,分別為鵬玉2 號、雄玉587、大民3307、大豐1407、宇翔188、TW268、龍作1號、萊科818、中地9988、大德216、東單13 號、翔玉218、和育187、金穗86、強盛51、瑞豐168、東單818(CK),由慶陽市種子管理站及華池縣種子管理站征集提供。
試驗地位于華池縣悅樂鎮(zhèn)店坪村,平均海拔1 186 m,年降雨量540 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全年無霜期165 d,年平均氣溫8 ℃。試驗地設在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玉米土壤類型為黃綿土的川臺旱地。
試驗為隨機區(qū)組排列,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種植,寬壟0.7 m,窄壟0.4 m,密度66 000 株hm2。試驗田不設重復。小區(qū)面積200 m2左右,每小區(qū)種植7 行。為提高試驗的準確性,試驗田周圍設保護行,為了方便田間觀察與比較,所有品種排列的方向與小區(qū)內(nèi)壟作方向垂直。試驗地覆膜前一次性基施尿素150 kg/hm2、農(nóng)家肥45 000 kg/hm2、普鈣750 kg/hm2。所有品種于2020 年4 月28 日播種,9 月18 日收獲。生育期調(diào)查記載田間不同品種的物候期和主要經(jīng)濟性狀等,收獲時每小區(qū)取中間3 行進行室內(nèi)考種,其他田間管理措施與大田相同。
1.4.1 劃行 用齒距為大行寬65~70 cm、小行寬40 cm 的劃行器劃行,大小行相間105~110 cm。
1.4.2 起壟 秋收結束及3 月中下旬土壤耕作層解凍后即可起壟,沿小壟的劃線用步犁來回向中間翻耕形成高15~20 cm 的小弓形壟,將犁臂落土耙至大壟中間形成高10~15 cm 大弓形壟面[3-4]。若立地條件好,最好選用榆中縣榮盛農(nóng)機廠研制生產(chǎn)的1LFX(R)-40/80 小型施肥起壟機起壟,要求壟面、壟溝寬窄均勻,壟脊高低一致。
1.4.3 覆膜 秋季覆膜在10 月中下旬至土壤封凍前;春季頂凌覆膜在3 月上中旬土壤晝消夜凍時。采用全地面寬120 cm、厚0.008~0.01 mm 的地膜覆膜,用量約90 kg/hm2,將兩幅膜的接茬處放在壟溝內(nèi),用土壓實防沙塵暴揭膜,膜與膜間不留空隙壟面壟溝貼緊。
1.4.4 打孔 用齒距30 cm、直徑粗3~5 mm 的釘耙或鐵杈在壟溝內(nèi)打滲水孔,以便雨水下滲。
1.5.1 破土引苗 播后遇雨,要及時破除板結,破土引苗。有條件的地方為防止板結可在集雨溝內(nèi)撒施草木灰或干牲畜糞末,以便疏松土壤結塊。
1.5.2 查苗補苗 出苗期查看地塊,發(fā)現(xiàn)缺苗斷壟,及時催芽補種,保證全苗。
1.5.3 間苗定苗 堅持“三葉間、五葉定”的原則,即2~3 葉時間苗,4~5 葉時定苗,去掉弱、病、雜苗,留壯苗。
1.5.4 及時打杈 全膜玉米生長旺盛,無效分蘗量大,定苗后至拔節(jié)期,要勤查細看,發(fā)現(xiàn)分蘗,及時掰掉。
1.5.5 適時追肥 追肥分2 次進行。第一次在大喇叭口期追攻稈肥,追施尿素150~225 kg/hm2;第二次在抽雄期追攻穗肥,追施尿素75~120 kg/hm2防脫肥。在玉米根基10 cm 處鉆孔穴施,深度5 cm 以上,施后覆土。
1.6.1 病害 黑粉病選用抗病、包衣種子;實行3~5 年輪作;發(fā)病初期及時切除菌瘤,杜絕病菌擴散。絲黑穗病播前用種子量千分之一的16%粉銹寧或15%萎銹靈拌種。大小斑病在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為防止發(fā)病,初期使用80%代森鋅600~800 倍液或40%克瘟散500~1 000 倍液,交替噴霧2~3次防治。
1.6.2 蟲害 蚜蟲發(fā)生初期用10%吡蟲啉或50%抗蚜威2 000~3 000 倍液交替噴霧2~3 次防治。粘蟲發(fā)生初期用20%速滅殺丁或氰戊菊酯2 000~3 000倍液交替噴霧2~3 次防治。地老虎、玉米螟發(fā)生初期用50%辛硫磷乳劑800~1 000 倍液交替噴霧2~3 次防治。
參試玉米品種出苗整齊且苗壯,出苗率均達到100%。由表1 可知,參試玉米品種平均生育期為130 d,其中大豐1407、大德216 生育期最短,為128 d,宇翔188 生育期最長,為135 d。比平均生育期長的品種有6 個,分別為鵬玉2 號、宇翔188、TW268、龍作1 號、強盛51、東單13,占參試玉米品種的35%,比平均生育期短的品種有5 個,分別為雄玉587、大豐1407、大德216、和育187、金穗86,占參試玉米品種的29%。
表1 參試玉米品種的物候期及生育期
由表2 可知,17 個參試玉米品種中,特征特性如下。
表2 參試玉米品種的經(jīng)濟性狀
2.2.1 萊科818(審定編號:冀審玉2013025 號) 株型最高,為305 cm。品種來源:萊州市西由種業(yè)有限公司;親本組合:X35-1×X80133-22;育成年份:2007年;審定時間:2013 年4 月??共⌒裕焊呖褂衩酌?、大斑病;抗小斑?。恢锌箯濇呔~斑??;易感瘤黑粉病、絲黑穗病、莖腐??;高感矮花葉病。
2.2.2 大民3307(審定編號:蒙審玉2008024 號)株型最矮,為240 cm。品種來源:內(nèi)蒙古大民種業(yè)有限公司??共⌒裕嚎勾蟀卟。袕濇呔~斑病,抗絲黑穗病,中抗莖腐?。?7.1MR),中抗玉米螟。
2.2.3 東單13(品種審定編號:國審玉2001003)穗位最高,為125 cm。品種來源:遼寧東亞種子科學研究院。主要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生長勢強。株型緊湊,莖稈粗壯,根系發(fā)達,次生根多。株高春播295 cm,夏播243 cm,穗位高125 cm,該品種春播生育期127~135 d,與農(nóng)大108 相仿,需≥10 ℃活動積溫2 900 ℃??共⌒裕嚎褂衩状?、小斑病,抗絲黑穗病和穗腐病,灰斑病中等,抗彎孢菌葉斑病,感莖腐病、玉米螟;在西北春玉米區(qū),高抗莖腐病,中抗大、小葉斑病,抗絲黑穗病,感矮花葉?。辉谖髂嫌衩讌^(qū),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抗絲黑穗病,感矮花葉病和小斑病,中感紋枯病。
其他品種例如大民3307 的穗位高最低,為85 cm;穗高比(以東單818 最高123 cm)為43.93,大德216、和育187 最低,均為34.17;穗長最長的是雄玉587 為22.3 cm,穗長最短的是鵬玉2 號、翔玉188、龍作1 號、東單13,均為18 cm;翔玉188、東單13 禿尖均為0,表明其穗部授粉、灌漿情況好,成熟度高。
由表3 可以看出,17 個參試玉米品種中,翔玉218 的穗行數(shù)最多,為20 行,強盛51 的穗行數(shù)最少,為14 行;雄玉587 的行粒數(shù)最多,為45 粒,鵬玉2 號、翔玉218、金穗86、東單818 的行粒數(shù)最少,均為38 粒;龍作1 號的百粒重最高,為225.4 g,萊科818 最低,為171.0 g。通過對參試品種與對照品種東單818 產(chǎn)量的增減比較,17 個玉米品種折合產(chǎn)量以鵬玉2 號最高,為14 700 kg/hm2,較對照東單818(CK)12 335.5 kg/hm2增產(chǎn)2 364.5 kg/hm2,增幅19.17%,居第一位;其次是雄玉587、大民3307、大豐1407、宇翔188、TW268、龍作1 號、萊科818、中地9988、大德216,分別為14 334.5 kg/hm2、13 755 kg/hm2、13 230 kg/hm2、12 810 kg/hm2、12 809 kg/hm2、12 600 kg/hm2、12 495 kg/hm2、12 495 kg/hm2、12 337.5 kg/hm2,以上9 個品種較對照東單818(CK)12 335.5 kg/hm2分別增產(chǎn)1 999 kg/hm2、1 419.5 kg/hm2、894.5 kg/hm2、474.5 kg/hm2、473.5 kg/hm2、264.5 kg/hm2、159.5 kg/hm2、15 9.5 kg/hm2、2 kg/hm2,增幅分別為16.21%、11.51%、7.25% 、3.85% 、3.84% 、2.14% 、1.29% 、1.29%、0.02%,分別居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第七位、第八位、第九位、第十位;其他6 個品種較對照東單818(CK)減產(chǎn),減產(chǎn)幅度0.83%~10.62%。
表3 參試玉米品種的產(chǎn)量
試驗結果表明:合理的玉米種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增產(chǎn)潛力的栽培技術措施,以上所參試品種在華池縣干旱半干旱區(qū)均可正常生長,其中鵬玉2 號、雄玉587、大民3307、大豐1407、宇翔188、TW268 產(chǎn)量位居前六位,玉米產(chǎn)量比對照品種顯著提高,適宜在華池縣干旱半干旱區(qū)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