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聿
唐宋時期的文人,很像我們今天的明星,身上光彩熠熠??墒腔叵胨麄儭俺龅馈睍r的那些經歷,尤其是導師那一句“I want you(我選擇你)”,得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敢不敢跟我喝一杯?”
李白的導師叫賀知章,就是“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賀知章。對了,耳熟能詳的詩,他還寫過“少小離家老大回”。別看傳世作品不多,但是人家在文壇的地位那絕對杠杠的。還有就是資格老、官位高,他說一句話,可是相當有分量的。
賀老師十分重視人才,在年輕一輩的詩人中,賀老師一眼就看上了李白。那一年李白四十二歲,初入長安,執(zhí)拗又傲氣的他不想通過考試來獲取功名,卻又想鳳池列位,施展才華。幸好他遇到了賀知章。當時的賀大人已經是八十四歲的高齡了,某日在路上與閑游的李白相遇,一點也沒有架子,與李白攀談了起來。當他讀到李白的《蜀道難》時,直呼李白是仙人下凡,從此李白有了“詩仙”的雅號。但是僅憑詩作得棒就能得到賀老師的推薦嗎?不行,想要賀老師為你轉身,你還得有一樣本事,那就是酒量必須驚人。
據說那天兩人在小酒館里喝到昏天黑地,聊到上天入地,直到結賬時才想起來兩個人都沒帶錢。賀知章二話不說,就要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作為酒錢。李白作為后生哪能讓賀老師破費,趕緊上前阻攔。賀知章大笑說能與李白對飲,區(qū)區(qū)金龜又算得了什么呢?
沒過多久,賀知章便在唐玄宗面前大贊李白,李白被任命為翰林院供奉。
“你憑什么留在北上廣?”
那一年,主管大唐新聞出版工作的著作郎顧況大人正在官署里不停地批閱公文,審核來稿。這時,下屬敲敲門走了進來,說門外有一十六歲的少年求見。顧大人看看下屬,又看看桌上的公務,暗示不見。下屬只好又結結巴巴地說:“是徐州白大人的公子。”
“傳進來吧。”顧大人說。
少年走進來,向顧大人施了禮,恭恭敬敬地遞上了自己的詩稿。顧大人看了看少年,又看了看詩稿的封皮。封皮上工工整整地寫著三個字——白居易。居易?顧大人撇撇嘴,心想一個十六歲的毛頭小子能寫出什么花樣來,便冷著臉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眲e看你名字叫“居易”,京城的米不便宜,留下來可不容易啊。
這話語里的戲謔成分,白居易聽得明明白白,但他沒有說話,還只是規(guī)矩地站在一旁。
顧大人捧著白居易的詩稿,漫不經心地翻開了第一頁。突然,顧大人的眼睛里亮了一下,剛才的疲憊和不耐煩的神情也一掃而光,走到白居易面前用極慈祥的語氣對白居易說:“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能寫出這樣的詩句,留在長安又有何難?叔叔之前是跟你開玩笑的。之后,顧大人逢人便大贊白居易的詩,很快,少年白居易便名震京城了。
讓顧大人眼前一亮的那首詩便是《賦得古原草送別》。任何時候,都得憑本事說話。
“且去填詞,何要浮名?”
說來,只有柳永命不好,因為他遇到的導師太玻璃心了。
柳永參加考試一連幾年都沒有考中,灰心喪氣,填了一首《鶴沖天》來宣泄心中的不滿。尤其是結尾那句“何要浮名,且去淺斟(zhēn)低唱”,真是疏狂啊,把大宋的功名說得一錢不值。
說好的不再考試了,可是考試又是那時候文人唯一的出路,所以幾年之后他居然又出現在了考場上。人生永遠比電視劇還狗血,這一次,他居然考上了。也許有人在問,考上了怎么還狗血呢?因為接下來要面試他的導師——宋真宗早就讀過他那首蔑(miè)視功名的《鶴沖天》了。
宋真宗看看考卷上柳永的名字,又想想那首詞,恨得牙根直癢癢,大筆一揮寫下八個字——且去填詞,何要浮名。柳永便被朝廷徹底封殺了。
編輯/ 皮小Y 美術設計/ 張文舉
摘自北京青年報2020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