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睿斌
2021年4月,在蜻蜓學博士張浩淼的帶領下,我與另外幾位愛好者一同對海南春季的蜻蜓狀況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調查,這也是我第一次踏足海南。通過網(wǎng)絡,我對海南蜻蜓物種多樣性之豐富早已有所耳聞,此行終于能親歷一回。
海南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暖熱,因而這里的蜻蜓發(fā)生期也甚早,在4月中旬已有近百種蜻蜓進入飛行期。
首站吊羅山:消失的“鎮(zhèn)山之寶”
我們于4月16日前往此次尋蜓之旅的第一站——位于陵水黎族自治縣的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選擇吊羅山作為首站,是因為這里有我們期待已久的目標物種:海南特有的細腹裂唇蜓Chlorogomphusgracilis。路上,我們一行人熱烈地討論著有關細腹裂唇蜓的話題,情緒高昂的張博士還指著窗外的藍天說:“這天氣好得不得了,今天絕對有細腹裂唇蜓出現(xiàn),我們馬上就要見到它們了!”帶著這份期待,我們進入了吊羅山。
車輛行駛在吊羅山的盤山公路上,滿眼盡是原始熱帶雨林的蒼翠。對初次步入熱帶雨林的我來說,漫山的高大喬木是我對海南的第一印象。
吊羅山水量充沛,大小溝壑萬千,數(shù)十條由山峰流淌而出的涓涓細流裹挾著一路上無數(shù)的滲流瀑布,在山下匯聚成一條條寬闊的碎石溪。如此豐富的淡水環(huán)境,為蜻蜓提供了極佳的棲息場所。
中午,我們一行人終于抵達位于海拔900米處的吊羅山度假村。剛放下行李,顧不上吃午餐,對細腹裂唇蜓的迫切渴望就驅使著我們匆忙趕往它的生境。穿過一段林間小道,一條小溪出現(xiàn)在路的盡頭,高大的喬木將小溪環(huán)繞,只有些許陽光能穿過樹冠鉆進來,這里便是細腹裂唇蜓的“老巢”。
我們滿心期待,緊張等候,卻并未與細腹裂唇蜓邂逅,取而代之的是窈窕繽紛的豆娘在我們眼前翩翩起舞。
吊羅山棲息著幾種海南特有的豆娘,比如藍脊圣鼻蟌Aristocyphaaino和麗擬絲蟌Pseudolestesmirabilis,其中麗擬絲蟌全島廣布,而藍脊圣鼻蟌僅在吊羅山最易見。這兩種豆娘朝夕相處,卻性格迥異:藍脊圣鼻蟌喜歡三五成群地趴在石頭上享受日光浴,麗擬絲蟌則不然,它們喜歡躲藏在陽光照射不到的角落里。
麗擬絲蟌是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蜻蜓明星物種,曾有多位海內外昆蟲學者和數(shù)以百計的自然愛好者專程前來海南,只為一睹其風采。麗擬絲蟌的后翅長度僅為前翅的3/4,形狀特異,翅上具有金、銀雙色的斑紋,綺麗迷人,外國學者形容它是“鳳凰豆娘”。雄性麗擬絲蟌在爭奪地盤或求偶時的飛行方式十分特殊,它們在空中懸停,僅扇動前翅,后翅張開保持不動,炫耀自己翅上的色彩,只有贏得雌性芳心的雄性才能獲得繁殖權。交配結束后,雌性會在溪邊的朽木上產(chǎn)卵,雄性則在一旁守護雌性。
與它們共生的,還有海南鯊山蟌Rhinagrionhainanense和覆雪黑山蟌Philosinaalba。這是黑山蟌科家族里體色特殊的兩種豆娘,前者通體布滿紅黃相間的斑紋,后者通體雪白,在溪邊飛行時十分惹眼。
林區(qū)內的滲流地、滴水石壁和小型瀑布,是興隆野蟌Agriomorphaxinglongensis、周氏鐮扁蟌Drepanostictazhoui和深林華扁蟌Sinostictasylvatica的生境。特別一提,翅端具黑斑的周氏鐮扁蟌僅在吊羅山可見。
首日的考察,在目不暇接的豆娘盛會中結束了。遺憾的是,我們沒能發(fā)現(xiàn)細腹裂唇蜓的蹤影。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不死心的我們繼續(xù)探尋了周邊的好幾條小溪,卻仍未能與之謀面。
其實,之前我們就曾擔憂過這一稀有物種的近況。近年來,華南地區(qū)的裂唇蜓科物種越發(fā)罕見,盡管仍能在溪流中尋找到它們的稚蟲,但成蟲不知去向?;蛟S是受全球氣溫上升的影響,這些敏感昆蟲的活動規(guī)律發(fā)生了改變,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鎮(zhèn)山之寶”細腹裂唇蜓的消失,給我們的第一站吊羅山之旅留下了些許的困惑與遺憾。
五指山收獲頗豐:“海島黑瑪瑙”現(xiàn)身
4月19日,我們啟程前往位于海南島中南部的五指山水滿鄉(xiāng),這里是我們尋蜓之旅的第二站。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在這里停留了不到一天的時間,收獲卻十分喜人。
除了細腹裂唇蜓,海南還有一個特有的裂唇蜓科物種——斑翅裂唇蜓Chlorogomphususudai,其雌性的翅上具大面積黑褐色斑紋,我稱之為“海島黑瑪瑙”。它們棲息于全島的大森林中。盡管本種全島廣布,但要想親見其身姿,絕非易事。在五指山的森林深處,就隱居著這樣一群“黑衣精靈”。
上午抵達目的地后,我們帶上裝備,跟著張博士的步伐,沿森林中的小土路,向著溝谷深處行進。這些潮濕陰暗的溝谷被人稱為“螞蟥溝”,因為在這里盤踞著大量旱螞蟥,一旦有行人經(jīng)過,旱螞蟥會迅疾蹦到人身上,鉆進衣服、鞋子里吸血,而被旱螞蟥叮咬過的地方會流血不止,令人心悸。慶幸的是,由于這里很長時間沒有降雨,曾經(jīng)陰濕的螞蟥溝變得干燥,旱螞蟥也因此不見了蹤影,這為我們的考察免去了不少的困擾。
走進森林溝谷的深處,溪流分散成了幾條水量稍小的滲流溝渠,這些不起眼的滲流溝渠便是斑翅裂唇蜓的重要棲息地。順著滲流溝渠稍向上行,斑翅裂唇蜓赫然出現(xiàn)。
雄性的斑翅裂唇蜓在溝渠上方慢條斯理地來回飛行,每只雄性都分別占據(jù)著一小片領地,當有其他雄性擅入,雙方便會飛上高空展開激斗,而最終獲勝的一方會返回領地繼續(xù)巡視,等待雌性的光臨。雌性的斑翅裂唇蜓通常成群結隊地在峽谷高空飛行覓食,僅在產(chǎn)卵時才下到這些滲流溝渠里來。它們會選擇被灌木遮蔽的地段,躲在里面“偷偷摸摸”地產(chǎn)卵。
也許你會好奇,為什么雌性蜻蜓會這般羞怯?這是因為它們在交配后會將雄性的精子儲存在體內,從而完成多次受精產(chǎn)卵,所以它們不愿耗費體力與其他雄性重復交配,才會避開雄性的目光在隱蔽的位置產(chǎn)卵。
它們的卵在溪水里孵化,然后稚蟲會隨著水流逐漸往水量充沛的溪流下游遷移。整個稚蟲期至少兩年以上,經(jīng)歷十多次蛻皮,待發(fā)育成熟后,稚蟲會爬上岸羽化,最終成蟲又會回到溪流源頭的滲流地繁殖后代,循環(huán)往復,生生不息。
在斑翅裂唇蜓的家園,還生活著許多其他的蜻蜓鄰居,比如大溪蟌Philogangavetusta、煙翅綠色蟌Mnaismneme和海南特有種歡慶纖春蜓Leptogomphuscelebratus等。
在五指山的那個酷熱下午,我們的相機快門幾乎一刻都沒停過,不斷在記錄著這些森林精靈。
傍晚,饑腸轆轆的我們就近選擇了山里的農(nóng)家樂解決晚餐。熱情的老板夫妻還免費送了我們一大鍋筍干湯。我們就著這清爽開胃的湯,與老板閑聊。熱心的老板娘好心提醒:“這附近的山溝溝里可多螞蟥了,我前些天進去采茶葉還被咬了,你們可要多加小心呀!”
海南給我們留下的最美好印象,除了這些靈動的蜻蜓,便是這熱情好客的民風了。
吃飽喝足后,為節(jié)省時間,我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此行的第三站——位于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然而,4月20日,在對尖峰嶺的考察中,我們的收獲并不大,還被數(shù)量驚人的旱螞蟥給嚇得夠嗆。次日,我們索性轉戰(zhàn)此行的最后一站——位于昌江黎族自治縣的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
完美收官:驚喜不斷的霸王嶺
4月21日上午,我們抵達了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山腳下的一家民宿,這家民宿是同行的一位愛好者的親戚所開,此行的最后一站有他們的熱情接待,甚是歡欣。
我們選定的考察地點位于霸王嶺海拔500米處,一條盤山公路穿過石澗向森林深處延伸,一條小路沿著石澗向水源上游鋪開。這盤山公路和石澗,便是接下來兩天的考察樣點了。
當時正好趕上高溫天氣,昌江的日最高氣溫一度逼近40℃。本以為這般酷暑會令蜻蜓們“銷聲匿跡”,可事實卻大相徑庭。
順著小路攀爬,我們觀察到棲息在一旁石澗里的形形色色的蜻蜓。
體態(tài)纖長的海南特有種海南長腹扇蟌Coelicciahainanense躲藏在石澗邊緣的陰暗處,偶有寬翅方蜻Tetrathemisplatyptera光顧。寬翅方蜻的復眼藍得深邃,宛如飛動的寶石。石澗兩岸孤立的靜水潭引來了紅褐多棘蜓Polycanthagynaerythromelas,石澗中央的流水匯聚而成的溪流水潭則引來了豹紋副春蜓Paragomphuspardalinus,這是一種玲瓏小巧的春蜓,為海南特有種。溪流上方,數(shù)不盡的彩虹蜻Zygonyxirisinsignis和莫氏大偽蜻Macromiamooreimalayana來往穿梭、熙熙攘攘……沒想到,干熱的天氣并沒有給這里的蜻蜓帶來困擾,它們的品種和數(shù)量遠超我的預期。
最大的驚喜還要算是透翅型和全透翅型的斑翅裂唇蜓,以及金色的圓臀大蜓Anotogastersp。
斑翅裂唇蜓雌性多型。我們先前在五指山拍攝的、翅基部和端部具大塊黑褐色斑的,便是斑翅型。透翅型是指翅基部缺失黑褐色斑,而翅端部仍保留黑褐色斑的一類雌性,數(shù)量極其稀少,我們此行也是有幸能在霸王嶺有所收獲。此外,張博士還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新的一型——全透翅型,是指翅上完全無色斑的一類雌性。
腹部金色的圓臀大蜓雌性也是十分亮眼,其體長接近120毫米,是蜻蜓王國里的“巨獸”。
在霸王嶺最后一天的傍晚,民宿的老板夫妻做了一桌子家常菜招待我們。在餐桌前剛落座,一只蜻蜓突然“私闖民宅”,在屋內一頓撲騰。擒住一看,竟然是一只稀有的無紋長尾蜓Gynacanthabayadera。霸王嶺的驚喜直到此行的最后一刻仍在繼續(xù)。
4月23日一早,我踏上返程,相機記憶卡中滿載此行的收獲,人生的第一次海南尋蜓之旅畫上了句號。此次僅考察了南部森林里春季的蜻蜓,只是海南蜻蜓的匆匆一瞥。其實,海南的低海拔丘陵地帶也有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蜻蜓,唯有留待下次一探究竟了——當然,也包括海南的各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