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廣順
【摘要】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不斷進行自我革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歷史,是在斗爭中堅持和弘揚偉大自我革命精神的歷史。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源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品格和斗爭意識的生動體現(xiàn),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并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新時代弘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要堅持以理論武裝為魂,以守正創(chuàng)新為基,以服務人民為源,打造鐵一般的信仰信念,把自我革命的偉大精神熔鑄于全面從嚴治黨和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之中。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自我革命精神? 發(fā)展邏輯? 踐行要義
【中圖分類號】D2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03.003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觀條件,在于黨始終堅持和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偉大自我革命精神,在黨的理想信念、思想品格、能力水平等各方面既堅持了初心使命又不斷開拓進取,既堅持了黨的性質宗旨又引領和推進了偉大社會革命。面向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時代使命,為了更好地堅持和弘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就要深入回答中國共產黨何以具有自我革命的品格、何以不斷進行偉大自我革命、何以進一步弘揚自我革命精神,從而堅定弘揚偉大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論旨趣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來源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思維,其初心使命和性質宗旨決定了中國共產黨需要且能夠不斷進行自我革命。在理論旨趣層面把握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是堅持和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論基礎和思想前提。
自我革命精神源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的批判性。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關乎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重大變革都是通過被統(tǒng)治階級和統(tǒng)治階級的激烈斗爭、以革命的形式來實現(xiàn)的。馬克思指出,“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xiàn)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發(fā)生矛盾”[1],當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變革已成為自身桎梏的生產關系時,現(xiàn)有上層建筑所依賴的經濟基礎將發(fā)生根本動搖,革命將對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構成直接威脅。因此,社會革命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同時又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特別是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重要動力,“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2],是“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3]。如同社會形態(tài)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一樣,任何事物都處于不斷完善、發(fā)展的過程之中,自我革命正是事物完善發(fā)展的根本方式。從哲學意義上講,“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4],自我革命就是事物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主動和自覺的自我揚棄。
自我革命精神是自我革命的抽象形式,是歷史與邏輯共同作用的結果,蘊含在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體中。從邏輯上看,自我革命精神是自我革命意識的匯聚、提煉、熔鑄和升華,而自我革命意識則根植于馬克思主義改造世界的批判性品格之中。作為科學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始終從暫時性上去考量每一種既成的形式;作為無產階級的精神武器,它又鮮明地批判一切剝削階級的理論觀點?!斑壿嫷陌l(fā)展需要歷史的例證”[5]。正是通過將馬克思主義批判性、革命性的精神特質和價值旨趣融入感性實踐中,以現(xiàn)實活動為其不斷注入新的價值元素,自我革命精神才得以表達和確證進而彰顯時代價值。從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及其相互關系的角度看,自我革命精神是一種反映社會存在的意識形式,是一種勇于自我革新的品格和意志,它能夠作用于主體并產生巨大的主觀能動性,是自身革新發(fā)展的推進器。這里需要明確的是,精神本身根本不能實現(xiàn)什么,精神要得到實現(xiàn),“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6]。這意味著只有堅持樹立自我革命精神,秉持自我發(fā)展、自我突破的堅定信念,才能將精神轉化為改變現(xiàn)實社會關系的物質力量,進而對社會和人的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始于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始終充滿活力,深刻影響并將繼續(xù)推進人類歷史的進程,就在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緊密相連的,科學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又是科學性的必然結論。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革命政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性質的先進性決定了其必須堅守馬克思主義的內在本質,必須在自我革命中保持青春活力。
首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稗q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盵7]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方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出了世界的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聯(lián)系和永恒發(fā)展,強調了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內在動力。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始終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著眼于解決新問題、新矛盾,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尋找自身的不足,進而在不斷自我革命中發(fā)展、成熟和完善。其次,無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要求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互促共進?!皩嵺`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xiàn)存世界革命化”[8],實現(xiàn)思想上的革命是無產階級政黨建立的出發(fā)點。而如何最大限度、最大范圍實現(xiàn)整個世界的思想革命,其落腳點就在于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地改造主觀世界,從而掌握改造客觀世界的歷史主動。最后,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賦予了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的使命擔當。共產主義是人類最進步、最美好的社會制度,是實現(xiàn)人類解放的最高目標,是共產黨人為人類解放而奮斗的崇高境界。作為“消滅現(xiàn)存狀況的現(xiàn)實的運動”[9],共產主義的進程必然是充滿挫折與斗爭的,為了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挑戰(zhàn)和干擾,中國共產黨必須以自我革命精神剔除自身缺點,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不斷進行自我革命奠基于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夠在不斷地自我革命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其根源就在于我們黨始終立足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皻v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xiàn)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盵10]如果說黨的初心使命是一個抽象的、需要在歷史實踐中發(fā)展和實現(xiàn)的崇高理想,那么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則真實地記載了先驅者們的實踐軌跡和心路歷程,從偉大建黨精神中叩問初心使命,發(fā)掘自我革命的要素和要義,更能夠詮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精神。
從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機理看,其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群體成員的共同意識,是群體成員建黨實踐的產物。這一實踐過程蘊含著社會關系和階級關系的更替,代表著馬克思主義在反復的理論抉擇中成為理論信仰,這本身就是一個革命的實踐過程。從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來看,“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求真精神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因何而立”,指引著中國共產黨持之以恒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自我革命精神的力量源泉;“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奮斗精神回答了中國共產黨“走向何方”,指引著中國共產黨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勇前進,是自我革命精神的目標航向;“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奉獻精神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如何行動”,指引著中國共產黨穿越風風雨雨,勇于直面問題,是自我革命精神的行為準則;“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為民精神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誰擔當”,指引著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自我革命精神的價值取向。精神作為反映時代特質的哲學范疇,其本身具有極強的示范效應,偉大建黨精神的提出就在于以精神文化去滋養(yǎng)后人、警醒后人,這就在更深層次和更廣范圍體現(xiàn)著黨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結晶。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精神與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tǒng)一體。共性體現(xiàn)在兩者都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個性體現(xiàn)在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我革命精神與中國共產黨自身特色相結合,與中華傳統(tǒng)革命、革新、維新、變革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既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般精神屬性,又具有中國革命精神的文化底色和時代底蘊。
一方面,五千年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思想,無論是“見賢思齊”的自我認知,還是“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奮發(fā)進取,都構筑了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文化底蘊。只有將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論邏輯置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才能挖掘獨具民族特色的價值理念,促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自我革命精神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根脈。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fā)展史就是一部艱苦卓絕的革命史,也是一部在自我革命中實現(xiàn)超越和發(fā)展的奮斗史。黨的百年奮斗既驗證了馬克思主義政黨自我革命精神的偉大力量,又塑造了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風格的革命精神。這一精神可以概括為:堅持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精神,嚴明紀律規(guī)矩的歷史主動精神,始終旗幟鮮明的自覺自信精神,善于掌握科學理論的守正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剖析自身問題的刀刃向內精神。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既有深厚的科學理論基礎,又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基因,不僅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歷久彌新,而且在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中保持青春活力。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發(fā)展邏輯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是一部激濁揚清的自我革命史,在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以及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探索中,始終高揚偉大的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精神“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11],推動著中國共產黨以問題為導向直面痼疾、主動變革、察勢而謀,在關照社會革命的偉大實踐中闊步向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堅持和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一經創(chuàng)建就孕育著自我革命的政治基因。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蔡和森就在寫給毛澤東的信中提出,要“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12],闡明了黨必須采取徹底革命方法的主張;李大釗圍繞著“自由與秩序”[13]論述了嚴密組織紀律的重要性,將黨的早期組織內的“無政府主義者退出了黨”[14],實現(xiàn)了黨的“胚胎”的自我凈化。黨的第一個綱領(《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1921年7月)明確規(guī)定了“接收新黨員的手續(xù)”,設置了“考察期限至少為兩個月”[15],使“考察”成為黨內組織生活管理的關鍵詞;黨的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首次將“紀律”建設列為專章,成為依規(guī)依紀規(guī)范黨員行為的“制度母體”;陳獨秀在黨的三大上代表第二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作報告,分析罷工失敗原因時提出了“批評”一詞,表明“我們黨從最初組織起就有了自我批評和思想斗爭”[16]的意識自覺。中國共產黨一經建立就同黨內的錯誤主張、違反黨的組織紀律等行為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斗爭,如將黨的一大代表陳公博、周佛海兩個“大毒瘤”清除出黨,既堅守了黨的拳拳初心,也彰顯了黨刀刃向內的決心毅力。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百年而依舊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精神。
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精神體現(xiàn)在各個歷史時期黨的自身建設和領導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之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黨內先后出現(xiàn)的右傾機會主義和“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給革命力量造成的慘重損失,中國共產黨以“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決心召開八七會議、遵義會議,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延安整風“從思想方法的高度對造成過去黨內歷次‘左’傾和右傾錯誤的根源進行深刻的總結”[17],凝聚起了黨內思想共識。新中國成立后,針對一些黨員干部“被資產階級腐蝕”,“陷入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的泥潭”[18]的事實,中國共產黨開展“三反”運動,對喪失理想信念的黨員嚴懲不貸,對劉青山、張子善等“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19]的革命老將也絕不手軟,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鞏固政權、懲治腐敗的強烈決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共產黨“敢于正視和糾正自己的錯誤”[20]的新時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以自我革命精神繼續(xù)推動社會改革發(fā)展的進程。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應對“老問題”反彈與“新問題”涌現(xiàn)的風險挑戰(zhàn),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推進黨的偉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21],在全面從嚴治黨的縱深發(fā)展中展現(xiàn)了負責任大黨的歷史主動精神與擔當作為境界。
中國共產黨堅持和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積累了寶貴經驗。經驗是最“寶貴的歷史教材”[22]。梳理黨的自我革命精神發(fā)展歷程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共產黨歷來是一個既重視寶貴經驗總結,又“敢于承認,正確分析,堅決糾正”[23]自身失誤的政黨。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們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斷總結經驗,堅定地前進?!盵24]通過汲取歷史養(yǎng)分、總結發(fā)展經驗,有力促進了堅持和弘揚自我革命精神,在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在實現(xiàn)中華民偉大復興的新趕考路上強力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一是始終以問題意識和目標導向引領和支撐自我革命精神。問題意識是解決問題的思想前提,目標導向是勇毅前行的不竭動力。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勇于直擊積弊,敢于正視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從本質上講,黨的自我革命精神“本身就是對著問題去的”[25]。自我革命精神是在解決不同歷史時期黨自身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形成的精神碩果,也是黨在以保持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領導能力水平以及抵御風險挑戰(zhàn)為目標旨向中提煉的政治密碼。黨的自我革命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和目標導向,旨在解決可能使黨變質、變色、變味的突出問題。
二是始終以黨的中心任務為重點鞏固和筑牢自我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根據每一歷史時期社會主要矛盾和歷史方位的變化明確黨的中心任務,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將“三大敵人”定為斗爭目標,堅決糾正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和錯誤路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物質”與“精神”的較量中從嚴加強改進黨的作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著重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同時努力補足黨員的精神之“鈣”。這些都印證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圍繞著中心任務推進自我革命,在實現(xiàn)和完成好中心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我革命精神,以推動偉大社會革命和黨的目標任務的實現(xiàn)。
三是始終以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總要求推動和規(guī)范自我革命精神。黨的建設總要求是黨開展自我革命的根本依據。自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而將自我革命精神融入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使其與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向同行、相互促進。雖然不同歷史時期黨的建設總要求在戰(zhàn)略方針、具體內容、話語表述等方面有所差異,但都是以“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26]為目標任務,呈現(xiàn)守正創(chuàng)新的鮮明特征,為推動和規(guī)范自我革命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是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指導和涵養(yǎng)自我革命精神。百年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遵循,以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為價值旨趣,以強烈的革命批判意識強化黨的自我革命。同時,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自我革命精神,傳承自警自省的精神基因,弘揚正身清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黨的自我革命精神落實到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的飛躍之中。
五是始終以黨的自我教育豐富和完善自我革命精神。黨在跨越世紀的發(fā)展中,開展了接續(xù)不斷的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為激發(fā)自我革命精神、凈化黨的肌體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從延安整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教育到常態(tài)性開展“三講”教育,從“為民務實清廉”的群眾路線教育到筑牢信仰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國共產黨每隔一個時期就會進行一次主題教育,以自我教育為載體實現(xiàn)黨的思想統(tǒng)一與靈魂凈化,在主題教育中促進自我革命精神的豐富和完善,達到自我完善與提升的效果。
六是始終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和弘揚自我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是對自身問題的辯證否定而不是全盤否定,是揚棄而非拋棄。百年崢嶸歲月中,每一次挫折后的奮起都是“依靠黨而不是離開黨”,因此挫折“決不能成為要削弱和取消黨的領導的理由”[27]。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既是黨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內在要求,也是永葆黨的青春活力、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不斷深化發(fā)展的根本保障。
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踐行要義
站在新的百年歷史起點上,面對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新使命,中國共產黨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前所未有,新發(fā)展階段發(fā)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國際國內干擾中國前進發(fā)展的矛盾問題仍層出不窮。在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趕考之路上,領會和踐行自我革命精神的核心要義,是保證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重要奧秘,是清除自身病毒,練就不壞之身,保持政治定力的“保健良方”。
堅定不移地堅持理論武裝的自我革命精神之魂。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首要內容,是在思想深處不斷革除自身肌體不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部分,保持思想的純潔和理論的清醒,進而保持黨的肌體生機盎然,始終站在時代的制高點和實踐的最前沿。因此,自我革命精神是觸及靈魂的偉大的思想革命。共產黨人思想的革命和靈魂的凈化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為根本,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堅定和精神上的鐵骨鋼筋,以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全黨是黨的自我革命精神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依據。新時代弘揚自我革命精神,就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新時代加強黨的自我革命,就是要使全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達到理論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堅定、行動上的統(tǒng)一,在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思想指引下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引領黨不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實踐和改革創(chuàng)新的能力、自我診斷和刮骨療毒的能力。
堅定不移地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的自我革命精神之基。中國共產黨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破除頑瘴痼疾、開辟宏圖偉業(yè),內涵著正確對待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的科學態(tài)度和革命品質,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成為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的基本要求。守正就是堅守正道。共產黨人弘揚自我革命精神所堅守的正道,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就是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確保自我革命始終立足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創(chuàng)新就要不斷進取。共產黨人弘揚自我革命精神所堅持的創(chuàng)新,就是在遵循黨自身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下,創(chuàng)新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方式,深化對自我革命精神的認識,不斷豐富自我革命的內涵與方式,進而創(chuàng)造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局面。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推進社會革命的鮮明特點是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要求弘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必須堅定信仰信念,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開創(chuàng)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面向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國共產黨落實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總要求,弘揚自我革命精神,必須與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攜手共進,在前進道路上永不停歇、永不僵化。
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自我革命精神之源。人民群眾是黨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的力量源泉,中國共產黨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持之以恒、與時俱進地服務人民群眾。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8]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黨,始終為了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奮斗,黨的一切工作的成敗得失必然要由人民來檢驗和評判。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的目的在于取得人民的信任,效果需要接受群眾的檢驗,根本標準在于“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29],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是否真正弘揚自我革命精神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弘揚自我革命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標準。一方面,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堅強底氣,因為我們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越是堅持自我革命、革除自身的毒瘤和膿瘡,越能得到人民的認同和支持,這是順應歷史規(guī)律和人民意愿的自強之舉。另一方面,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根本原則,弘揚自我革命精神必須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讓人民來評判,凡是依靠人民的變革都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堅定不移地堅持制度化法治化的自我革命之路。中國共產黨弘揚自我革命精神,是在黨章黨綱和法規(guī)制度基礎上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建設,走好制度化法治化的自我革命之路是中國共產黨踐行自我革命精神的時代訴求。中國共產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自身建設和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程中建構了完善的制度體系,為黨的自我革命和引領社會革命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原則基礎和法規(guī)制度保障,也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時代弘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必須推動全黨尊崇黨章,不斷完善黨內法規(guī),并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出臺和修訂黨內的各項準則、條例、規(guī)定等,使黨的各項工作都在黨內法規(guī)的規(guī)范下進行,做到有規(guī)可循、有章可依。新時代弘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決反對和防止以革命、創(chuàng)新為旗號否定黨的領導、打亂黨的法規(guī)制度的現(xiàn)象,在自我革命精神的激勵下鞏固黨的團結統(tǒng)一。
堅定不移地推進偉大社會革命的自我革命之本。中國共產黨弘揚自我革命精神,歸根到底在于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在偉大社會革命中推動中國的發(fā)展與進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中形成的,并在實踐中豐富發(fā)展,不斷激勵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從精神上的被動轉變?yōu)榫裆系闹鲃?,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從而掌握改造客觀世界的歷史主動的踐行要義。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反復證明,黨的自我革命與偉大社會革命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構成,“在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進行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最顯著的標志,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關鍵所在”[30]。新時代弘揚黨的自我革命精神,必須同引領和推進偉大社會革命有機結合,以社會革命的宏偉目標和實踐要求激勵黨的自我革命,以黨的自我革命的肌體健康和精神純潔促進社會革命,在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互動中實現(xiàn)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
(本文系2021年沈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委托課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經驗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YWT202111)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27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95頁。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0頁。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5頁。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0頁。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94頁。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66頁。
[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9頁。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1頁。
[11]《習近平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并發(fā)表主旨演講》,《人民日報》,2018年4月11日,第1版。
[12]《蔡和森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94頁。
[13]楊琥:《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李大釗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328頁。
[14]《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17頁。
[15]《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冊,第2頁。
[16]《劉少奇選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6頁。
[17]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第227頁。
[18]《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0~191頁。
[19]楊勝群、田松年:《共和國重大決策的來龍去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0頁。
[20]《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5頁。
[21]《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年,第378頁。
[22]《中國共產黨簡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年,第230頁。
[23]《中國共產黨簡史》,第230頁。
[24]《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8頁。
[25]《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第591頁。
[2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8頁。
[27]《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0頁。
[2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13頁。
[2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142頁。
[30]《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 取得全面從嚴治黨更大戰(zhàn)略性成果 鞏固發(fā)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人民日報》,2019年1月12日,第1版。
責 編/馬冰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