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振賢
2020 年10 月,一個裝著毛澤東石膏塑像的包裝箱由山東青島運到吉林通化。箱子打開的瞬間,王國霖,這位從警40 年的老公安眼淚唰地滾落下來,他雙手撫摸著石膏像,顫聲說道:“是這尊像,就是這尊像,沒錯,就是它!”
這尊毛澤東主席塑像,面貌莊嚴慈祥,目光深邃。它與王國霖的奇緣,要從50 多年前說起。
1969 年,王國霖8 歲,在吉林省通化市勝利小學上一年級。這年清明,他與學校師生代表一同來到位于通化縣興林公社大荒溝村“白家堡子慘案”紀念地接受革命教育,那里有座陵園,里面埋葬著400 多名慘案遇難者。
一進大廳,王國霖迎面看到的就是這尊毛主席塑像。他幼小的心靈被震撼到了!他仰望著毛主席塑像,被那栩栩如生的神態(tài)所吸引,特別是那雙眼睛,無論走到哪里,王國霖都感覺到毛主席在注視著他。
回到家,王國霖跟父親王殿臣聊起,并興奮地說他看到了毛主席。
“哦,你說的是毛主席像吧,那可是咱們通化縣的榮耀,這個塑像可不簡單!定制的時候費挺大勁兒呢,是專門請示了省里才批準的,吉林省也是獨一份,為了制作這個塑像,還專門把工藝師送去北京學習!”王殿臣時任通化縣人民政府縣長,說到這里也是滿臉驕傲。
王殿臣,1947 年參加革命,1949 年入黨,37 歲擔任縣長。他顧大局,講原則,善團結,謙虛謹慎,“白家堡子慘案”紀念地就是在他執(zhí)政期間修建的,毛主席塑像制成后,也是在他的建議下放到紀念地展館里的。
王殿臣撫摸著王國霖圓圓的小腦袋,沉思一會,開始講述當年發(fā)生在抗聯(lián)根據(jù)地的那場大屠殺。
白家堡子慘案紀念地
1936 年7 月的一天,為了打擊抗聯(lián),割斷抗聯(lián)與民眾的魚水之情,侵華日軍展開了一場慘無人道的大殺戮——血洗白家堡子。大屠殺的前一天,侵華日軍想從老百姓嘴里得到抗聯(lián)的消息,就從白家堡子抓了30 多名村民,押到警察署大院嚴刑逼供。有幾位村民雖然知道抗聯(lián)密營在哪兒,但堅決不說,侵華日軍扒掉他們身上的衣裳,將他們綁在大樹上當活靶子,拿刺刀撬嘴,撬不開就將他們扔進狼狗圈里,讓他們活活被狼狗咬死。第二天,惱羞成怒的侵華日軍又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屠殺。
“守護陵園的那位大爺你看見沒?”見王國霖點頭,王殿臣接著講。那位大爺叫李忠昌,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據(jù)他講述,慘案發(fā)生那天下著小雨,天還沒亮,侵華日軍就進村了,見人就抓,把人用繩子綁成串,老弱病殘和產(chǎn)婦當場被刺死。村民們都被關進警察署大院。侵華日軍繼續(xù)逼問抗聯(lián)根據(jù)地在哪里,但還是沒有人說,下午,他們在警備署房頂上架起機槍,開始向400 多名無辜村民掃射。
從早上到黃昏,那一天,白家堡子尸橫滿地,大荒溝警察署院內更是血流成河,那是全村400 多口人?。∽詈?,兇殘的侵華日軍一把火把民房全都燒了,大火整整燒了一夜。
“白家堡子的老百姓面對敵人的野蠻屠殺,他們沒有退縮,更沒有茍活,而是用鮮血和生命保守著抗聯(lián)的秘密,捍衛(wèi)著民族的尊嚴。毛主席說過,抗日戰(zhàn)爭就是要趕走帝國主義,變舊中國為新中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趕走了侵華日軍,共產(chǎn)黨打下天下,咱們才有了好日子過,毛主席是咱們老百姓的大救星?。 蓖醯畛佳酆瑴I光,年幼的王國霖似懂非懂,展館里那尊塑像連同父親講的故事,一同印進他童年的記憶里。
1969 年底,中共通化縣委、縣人民政府由通化市區(qū)搬遷至通化縣析快大茂公社,“白家堡子慘案”展覽館搬遷至通化縣文化館。
后來該文化館幾度搬遷,王國霖再也沒看到過這尊塑像,他找了好多地方,問了好多人,都不知曉。王國霖找到縣文化館美術輔導員蘇友貴詢問此事,蘇友貴說接收館藏物品時就沒有發(fā)現(xiàn)毛主席塑像,可館藏臺賬上清清楚楚記載著毛主席塑像的信息:半身塑像由石膏雕塑而成,塑像高122.6 厘米,塑像胸寬71 厘米,塑像胸厚56 厘米。
“我一定要把這尊塑像找回來!”王國霖暗下決心。
受父親影響,王國霖也喜歡上了收藏,他認為物證能留住歷史,他最關注的是革命文物。
2016 年9 月的一天,王國霖瀏覽文玩網(wǎng)時,無意中看到一尊毛主席石膏塑像。他有似曾相識之感,憑借記憶,幾乎認定這就是兒時看到的那尊。
強按捺住內心的激動,王國霖詢問賣家這尊塑像的尺寸等數(shù)據(jù)。得到數(shù)據(jù)后,他立刻去找蘇友貴當面核實,數(shù)據(jù)基本吻合。
蘇友貴馬上聯(lián)系通化市工藝美術廠廠長宋文彩,找到了當年石膏雕塑班班長王同巨。王同巨老人雖然已經(jīng)80 多歲,可對20 世紀60 年代通化縣定制的這尊毛主席塑像仍然記憶猶新:“我們拿到省里的批文才開始制作,而且規(guī)定按3 組數(shù)字去制作,當時不明白什么意思,領導讓干就干,后來才明白這3 組數(shù)據(jù)是有代表意義的,塑像高122.6 厘米,寓意毛澤東主席誕辰紀念日12 月26 日;塑像胸寬71 厘米,寓意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日7 月1 日;塑像胸厚56 厘米,寓意胸懷56 個民族。石膏像總重量520 公斤,這是一個巧合數(shù)據(jù),石膏像做完后的1970 年5 月20 日,毛澤東主席發(fā)表了著名的‘520’聲明,號召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這尊毛主席塑像可是我們最得意的作品!”
王同巨老人的回憶,使王國霖更加確定文玩網(wǎng)上的塑像就是當年通化縣丟失的藏品。
為了做到萬無一失,王國霖又聯(lián)系遼寧省沈陽市的一位收藏者,他證實這尊毛主席塑像確實是從吉林通化流入遼寧沈陽文玩市場的,當時購價為300 元,后又轉讓他人,具體情況就不知道了。
找人印證,查找資料,一晃半年過去了。再打電話,那家文玩店的店主說已經(jīng)以5000元出手,問賣到哪里了,店主語焉不詳,只說買家上文玩市場直接拉走的。
王國霖有點沮喪,他發(fā)動所有能用上的關系查找信息,終于有人回復說塑像已賣到遼寧省大連市。王國霖馬上乘車去大連,見到實物,買家坐地起價,說給1 萬元都不賣。
手里沒錢的王國霖回來尋思湊夠錢再去買回來。然而時隔1 年再問,對方說已經(jīng)出手賣到山東威海了。王國霖追到威海,晚了,說賣到了煙臺;到了煙臺,又晚了,說已賣到了青島。
王國霖懊惱得捶胸頓足,暗下決心,就算賣到天邊也要追回來!
去青島前,王國霖東拼西湊了2 萬元,他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把塑像請回來。
在青島,王國霖見到了收藏者邵某某。這次王國霖有了經(jīng)驗,他壓住心底的迫切感,不動聲色地跟邵某某討價還價,起先對方開口要3 萬元,最后咬定少于2 萬元不賣。王國霖見對方不松口,就坐下來跟他聊天,講他在家鄉(xiāng)通化縣投資160 多萬元建設紅色主題展覽館;講自己如何以一己之力收藏文物,將3 個展區(qū)逐步完善,并說他個人投資辦展覽館就是要講好家鄉(xiāng)歷史,傳承紅色革命精神;他還講起1969 年清明節(jié)那個8 歲男孩與塑像相遇的故事,講日本侵略者在家鄉(xiāng)通化縣犯下的滔天罪行。
說到動情處,王國霖的眼眶紅了,聽者也沉默了,終于松口。
“從2016 年9 月查到信息,到2020 年10月運回通化,整整用了4 年時間!”撫摸著塑像,王國霖再次動容。
王國霖(左一)在向參觀者講解
2020 年10 月,紀念毛澤東主席126 周年誕辰前夕,這尊由通化市工藝美術廠制作的毛澤東主席塑像,正式落戶通化縣紅色主題展覽館。
這尊塑像,可稱為那個特殊歷史時期留存下來的毛澤東主席塑像中較為特殊的一尊。說特殊,是因其材質為相對廉價的石膏,內坯是木骨架和麻批,工藝并不復雜,而那個時期,像這么大的雕像的材質基本都是水泥和鋼構,也有鑄鐵、鑄鋁和漢白玉。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風雨,這重達半噸的石膏塑像竟毫發(fā)無損地重回通化縣,可謂奇跡。
“一個民族需要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的符號,是抵御外侮、奮發(fā)圖強的興奮劑。我自費辦展館,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我們的后代不要忘記歷史,不要丟掉了我們的民族氣節(jié)!”站在這尊塑像前,王國霖,這位老公安展現(xiàn)的仍是錚錚鐵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