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松
讀麗江傈僳族詩人李海龍的詩集《雪山下的歌謠》,仿佛走進了一個寧靜、悠遠(yuǎn)、美麗、純潔的童話世界。僅僅是詩歌的標(biāo)題,還有那些意象,就能緊緊抓住讀者的心,讀者就要迫不急待地進入那個“采花、晚秋、林間小路、草原、星夜、聽雪、劈柴、麥田、桃花島、古寺、小火爐”的世界去飲酒讀詩了。這些意象,都是生活中最美麗,最能讓人獲得寧靜,從而能忘記塵世煩惱的良藥。這些意象還有一種空靈、超脫的美,美得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童話世界,進入到了物我兩相忘的世外桃源。
“挖野菜的孩子嘰嘰喳喳回來了小竹籃里裝著一顆顆歡喜雀躍的童心”,樸實無華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山村尋常生活圖景,但在這圖景里,卻充滿了靜謐、幸福、快樂、童趣。簡簡單單幾句詩就把人帶入了童年。童年是每個人心中最美好的回憶,也是每個人最向往的生活,童年的單純、快樂,最能治愈生活中的創(chuàng)傷。詩人看似無心的描寫,卻抓住了人類共同的特征,抓住了人類共同的心理,讓生活瞬間充滿詩意和簡單、明快。
卓瑪——
我多想背著竹簍
懷揣詩歌與糧食
和你一起上山
去采野蘑菇
在開滿鮮花的村莊
愛情是文人墨客筆下永恒的主題,也是人類永恒追求的亙古不變的大主題,沒有新意,也很難寫出新意,但李海龍卻用簡簡單單幾句詩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詩意盎然、浪漫、幸福卻質(zhì)樸、甜蜜的愛情畫面。這樣的愛情簡單、樸實、幸福,卻也充滿了自然、原始的浪漫,比起現(xiàn)代都市里用物欲、金錢、鉆戒去換取愛情更真實、堅固,更令人向往。
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
我想去拜訪傳奇的島主
去看看那些美人們
可門童的回話卻讓我的心涼了半截
——上帝來桃花島度假
島主正與上帝下棋
整個春天桃花島一律謝客
這樣的詩歌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而這樣的想象力卻又是合情合理,而且有種別開生面的新鮮感,卻也很親切,親切中又蘊含著浪漫、自然、寧靜和美麗,同時,更令人向往這樣的世外桃源。
縱觀李海龍的詩,語言樸實、自然、原生態(tài),但視角非常獨特、新穎,讓人倍覺親切、真實。在這種真實、親切中又蘊含了無盡的審美情趣和自然天成的浪漫。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詩風(fēng)讓人感覺撲面吹來的春風(fēng),不自覺地沐浴在春風(fēng)里,感受著置身于百花叢中的美麗和浪漫。讀者會很自然地吟誦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句。
讀李海龍的詩,總是感覺到自己親近了大自然,走進了大自然,和大自然達(dá)成了一種水乳交融的和諧狀態(tài)?!罢麄€下午我流連在樹林里/與每棵樹友好地交談/直到夕陽西下/才戀戀不舍地離開”“穿行在原始森林腹地/我被一只熟落的松果/絆倒/不知哪棵高樹上/有小鳥偷偷竊笑”“草原的夜晚/前半夜我在牧羊人的水塘旁/烘烤著潮濕的心/后半夜我騎著馬/飄逝在草原的深處”,從這些詩里我們不難看出,詩人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走進自然,融入自然,人和自然的那種和諧、美麗構(gòu)建出來的詩意深遠(yuǎn)、寧靜而具有禪意。那是一種大美的最高境界,是人和自然和諧之美的最高境界,是禪意的最高境界。
李海龍的詩除了以上特征之外,還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詩人筆下的景物大多都是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而那些山山水水又都飽含了詩人濃濃的情和愛。雖然離開家鄉(xiāng)進城生活,但家鄉(xiāng)的美、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已經(jīng)深深地鐫刻在詩人的腦海里,流淌在詩人的筆下,就像家鄉(xiāng)的溪水一樣漫過詩人的心靈,滋潤著詩人在城市的孤獨、失意、喧囂?!敖褚乖谶h(yuǎn)方城市/我夢見了成群的牛羊/和我一起放牧過的草原/窗外是燈紅酒綠的世界/我卻摸著枕邊的牧笛/流下淚來”“晚禱的鐘聲中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暮色已晚/春雨已住/茶已涼/寺前的石階上/落滿了前世之花”。
總之,這是一本能治愈人心的詩集,讀著這些詩,我們會不自覺地被帶進一個美麗、純潔的童話世界,忘記了塵世的煩惱和痛苦,只想像李白一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和他的詩一起融入大自然。
當(dāng)然,美玉也會有瑕疵,李海龍的詩,由于寫的題材都是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詩里的意象、意境等就會有重疊,讓人在讀詩時有種似曾相識之感。但瑕不掩瑜,整本詩集里的詩歌都是那么的美,讓人甘愿在美中重復(fù)、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