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黎
音樂創(chuàng)作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種提煉和縮影。可以讓人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歌曲創(chuàng)作更為重要,歌詞與曲譜各占歌曲的半壁江山,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歌詞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載體,主要通過譜曲演唱達到藝術效果,以其短小、集中、連貫、明朗而著稱,那么怎么寫好歌詞呢,我們從以下幾點談起,就是歌詞的題目、藝術形象,結(jié)構、情感、民族性以及格律六大要素談起。深入細致的論述以及對于歌詞創(chuàng)作可以提供理論思考與實踐參考的雙重作用。
歌曲藝術的詞與曲當然是一個藝術的整體,像血與肉不可分離,但就歌詞本身而論他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有其獨具的內(nèi)在規(guī)律,在創(chuàng)作歌詞方面,我們必須遵循歌詞創(chuàng)作的六要素,扎根生活,去捕捉靈感,俯下身子去親近自然,感悟人生。
歌詞的題目是整個歌詞的眼睛,需要畫龍點睛之筆,好的題目,精煉、準確、清新、優(yōu)美、易記、易傳,對整個歌曲起著“門面”和“招牌”作用。歌詞的題目與主題有關,是為表現(xiàn)歌詞主題思想服務的,歌詞的題目要名符其實,和歌詞的主題不能游離,但又要標新立異,不落俗套。歌詞的題目是歌詞的靈魂。一個好的歌詞題目,總是這個歌詞的最具情感內(nèi)核的部分,也只有這個題目的內(nèi)涵是最能打動人的,讓人們感動。《希望的田野上》這個題目,一定是詞作家在被時代、被生活、被改革開放的新農(nóng)村、新景象感動后提煉出來的,于是就會帶動出“一片冬麥那個一片高粱,十里喲荷塘十里果香”“禾苗在農(nóng)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這樣的內(nèi)容??吹竭@首歌詞,就會覺得《希望的田野上》這個題目,是這首歌活靈活現(xiàn)的靈魂。
歌詞的題目是歌詞的翅膀。一個好的歌詞題目就像歌詞的翅膀,能帶動歌詞起飛,能飛入人們心中,能飛入人們夢中。有的時候,人們不一定記住歌詞的全部,但是只要記住歌詞的題目,這個歌曲就不會消亡。試想,我們有許多優(yōu)秀的歌曲,例如《血染的風采》,它的大部分歌詞人們不一定記的全了,但是響亮,生動。感人的題目總會飛翔在人們的記憶中。
總之,寫歌詞,題目很總要,也很吃功,我們也一定要把它作為寫詞的主要功課來做,這樣,你歌詞的題目就會變成傳世的格言、變成人們的座右銘。
歌詞創(chuàng)作同所有的藝術創(chuàng)作一樣,自始至終都離不開藝術形象,詞作者憑借的也是形象思維。所謂“形象”,是“文學藝術把握現(xiàn)實和表現(xiàn)作家、藝術家主體思想感情的一種美學手段;是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各種現(xiàn)象加以藝術虛構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負載著一定思想情感內(nèi)容、因而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具體生動的圖畫。”歌詞中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動物形象、植物形象、景物形象、器物形象等等。
許多成功的歌詞,都首先以形象化作為成功的力點與支點。例如閻肅作詞的《紅梅贊》(歌劇《江姐》選曲):“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俱,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本鸵园裂┘t梅的音樂形象,塑造出革命志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英雄形象。又如鄒友開作詞的《好大一棵樹》:“頭頂一個天,腳踏一方土,風雨中你昂起頭,冰雪壓不服?!瓪g樂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給大地多少綠蔭,那是愛的音符。……”也以大樹的音樂形象,表現(xiàn)一個甘于奉獻、樂于犧牲的大寫人的藝術形象。其他如《長城謠》中的長城、《黃河怨》中的黃河、《小背簍》中背簍……無不以形象化作為核心標志。
一首歌詞,一要從內(nèi)容出發(fā),反映什么內(nèi)容,表達什么主題思想,什么形象,情節(jié),抒發(fā)什么樣的感情等,一切要圍繞所要展示的主題思想來規(guī)劃、安排、設置、布局。二要選取一個好角度。從哪里切入,從何處下手,如同剪紙,一剪子下去就是好多張對稱的藝術剪紙。藝術角度選的如何,往往是歌詞結(jié)構優(yōu)劣的關鍵。三要有統(tǒng)籌安排。如開頭、結(jié)尾、分段、布局、上下銜接、左右對稱、前后照應等,要有一個通盤考慮,不能顧此失彼,陰差陽錯。四要層次分明。善于把一個整體分解為幾個局部,好像設計幾個抽屜,把豐富的內(nèi)容巧妙、適當?shù)姆湃霂讉€抽屜內(nèi),使幾個抽屜平行、對稱,組成一個完美的整體。五要合乎邏輯。要按照事物發(fā)展的邏輯來結(jié)構歌詞,既要注意內(nèi)容的聯(lián)系,也要注意形式的統(tǒng)一,使其結(jié)構嚴謹,布局合理,環(huán)環(huán)相扣,井井有條。
歌詞的結(jié)構既不能故弄玄虛,搞花架子,走入形式主義的歧途;也不能因循守舊,生搬硬套,陷入死框框的桎梏。好的歌詞結(jié)構應該是內(nèi)容和形式的完美的統(tǒng)一。別開生面的歌詞結(jié)構能使人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
情感是包括歌詞在內(nèi)所有藝術形式的共同審美特征,對此,19世紀俄羅斯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有過十分精辟的論述:“人們用語言互相傳達思想,而人們用藝術互相傳達感情。藝術活動是以下面這一事實為基礎的:一個用聽覺或視覺接受別人所表達的感情的人,能夠體驗到那個表達感情的人所體驗過的同樣的感情。” 音樂藝術更以抒情性為要,德國著名美學家黑格爾明確地指出:“音樂所特有的因素是單純的內(nèi)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無形的情感。”
因此,歌詞創(chuàng)作必須以情感為生命與靈魂,在這方面,也有許多成功的范例。例如瞿琮作詞的《我愛你,中國》(電影《海外赤子》插曲)、黃霑作詞的《我的中國心》,表達了愛國之情;龔愛書、佘致迪作詞的《黨啊,親愛的媽媽》、蕉萍作詞的《唱支山歌給黨聽》,表達了愛黨之情;李有源、公木作詞的《東方紅》、傅庚辰詞曲的《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電影《地道戰(zhàn)》插曲),表達了愛領袖之情;廣征作詞的《我熱戀的故鄉(xiāng)》、鄭鈞詞曲的《回到拉薩》,表達了愛鄉(xiāng)之情;王健、李春莉作詞的《燭光里的媽媽》、車行作詞的《?;丶铱纯础?,表達了親情;劉思銘作詞的《朋友》、高曉松詞曲的《同桌的你》,表達了友情;高曉松詞曲的《模范情書》、崔志文作詞的《纖夫的愛》,表達了愛情……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歌詞創(chuàng)作是為歌曲演唱服務的,而歌曲演唱的過程,本質(zhì)上就是一個情感傳遞過程,即演唱者先通過真切的情感體驗,把詞曲作者在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化作自己的情感。然后再通過“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的演唱,把這種情感傳達給受眾(聽眾、觀眾),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最終收到“以情動情”的審美效果。
為此,詞作者必須具有濃厚而真摯的情感,然后再把這種情感寫進歌詞之中,讓歌詞燃起激情之火,并憑此打動受眾,獲得成功。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與思想根脈,也是一個民族的智力支撐與能量之源。世界上所有國家所有民族的所有文學藝術,無不以民族性為根本特征。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赫爾岑說:“詩人和藝術家們在他們的真正的作品中總是充滿民族性的。”毛澤東同志也在1956年《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中指出:“藝術上‘全盤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還是以中國藝術為基礎?!囆g離不了人民的習慣、感情以至語言,離不了民族的歷史發(fā)展?!辈粌H本土藝術要民族化,引進的外來藝術也要民族化。例如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無論是題材、主題、人物、故事、情感,還是結(jié)構、旋律、節(jié)奏、風格,都凸顯了民族化特色,因此成為經(jīng)典音樂作品。
同樣,歌詞創(chuàng)作的民族性,也涌現(xiàn)出許多優(yōu)秀之作。例如張千一詞曲的《青藏高原》、張和平、杜澎作詞的《冰糖葫蘆》、陳濤作詞的《霸王別姬》、韓永久作詞的《愚公移山》、佚名詞曲的《杜十娘》、李幼容作詞的《珠穆朗瑪》、羅大佑詞曲的《東方之珠》、呂遠詞曲的《克拉瑪依之歌》、郭頌、胡小石作詞的《烏蘇里船歌》、葉佳修詞曲的《外婆的澎湖灣》等,講的都是中國故事,寫的都是中國人物和中國景物,呈現(xiàn)的都是中國作曲和中國氣派,其民族化特征,鮮明而又濃郁。
為此,詞作者必須首先使自己具有真摯、濃厚、熱烈的情感,成為一個性情中人,然后才能把這些情感寫進歌詞之中,憑此打動受眾。要想感動人,詞作者自己先要被感動,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萬萬不可忘記。
格律是指韻文創(chuàng)作時所依照的格式與規(guī)律,它是作品的藝術形式,受作品內(nèi)容的決定,反轉(zhuǎn)過來又為內(nèi)容服務。歌詞創(chuàng)作要遵循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是押韻。就是每雙句末尾一個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聽起來和諧悅耳,也便于記憶和傳唱。歌詞的押韻來源于詩歌的押韻,通常有十三個韻部,稱為“十三道大轍”,韻與轍同義詞,有時合稱為“轍韻”,又叫“合轍押韻”。例如潘孑農(nóng)作詞的《長城謠》:“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xiāng),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毖旱氖恰敖栟H”。又如金流詞曲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夜色茫茫罩四周,天邊新月如鉤,回憶往事恍如夢,重尋夢境何處求?……”用的是“由求轍”。
其二是對仗。對仗即對偶,上下兩句語法結(jié)構相同但平仄相對,以此形成音韻美與意境美。例如閻肅作詞的《敢問路在何方》(電視劇《西游記》主題歌)中“你挑著擔”與“我牽著馬”就是對仗;“迎來日出”與“送走晚霞”又是對仗;“一番番春秋冬夏”與“一場場酸甜苦辣”還是對仗。又如黃霑作詞的《我的中國心》中“長江,長城”與“黃山,黃河”,也是巧妙的對仗。
其三是字數(shù)。許多歌詞繼承古典詩歌的傳統(tǒng),以整齊的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為固定句式。例如宋小明作詞的《中國功夫》:“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走路一陣風……”用的是五、七言夾用句式;而陸原、岳侖作詞的《我是一個兵》:“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消滅了蔣匪軍?!庇玫囊彩俏濉⑵哐詩A用句式(其中的“了”為襯字)。
總之,一首好的歌曲的完美呈現(xiàn),首先要有一個好的詞曲創(chuàng)意,整個創(chuàng)意出來以后,你有了核心所在后,一首好的詞曲作品就會出現(xiàn)在舞臺上,歌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它是為音樂服務,是音樂靈感的開啟,是旋律創(chuàng)作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沒有好詞就沒有好歌。所以我們要逐一探索、研究、實踐掌握它的特點和創(chuàng)作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歌詞創(chuàng)作的質(zhì)量,為謳歌新時代和頌揚中國夢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