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志國
這天一早,我迎來了一家三口——女孩和她的爸爸媽媽。這次咨詢是緊急預約的,可見事態(tài)的嚴重性。于是,我與女孩父母簡單寒暄,并將女孩安置到另一個房間后,便直接進入了咨詢。
女孩父母一坐下,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起近期孩子的異常行為。我一直未出言打斷,只靜靜聆聽。原來,他們8歲的女兒安娜(化名)從小乖巧懂事,一副小淑女的模樣。但是,這兩年來卻完全變了模樣,變得越來越不乖,甚至讓人覺得怪異。
而最讓人感到怪異的,是一天半夜安娜的舉動。那是前幾天的夜里,安娜在全家人入睡后,一個人在房間里,居然用一把水果刀將自己的滿頭長發(fā)一刀一刀割掉了!爸爸媽媽被吵醒后,見到安娜目光呆滯、滿頭蓬亂的樣子,加上地上一綹一綹凌亂的頭發(fā)和一把水果刀,二人當場嚇得心驚膽顫:“這是怎么啦,孩子你這是怎么啦?!”媽媽把安娜緊抱在懷里,母女倆都哭成了淚人。就這樣,一家人不知道是怎樣熬過那個驚魂之夜的。
介紹完上面的情況后,安娜母親還有些驚魂未定:“孩子這樣,把我們嚇壞了!好好的孩子怎么變化這樣大???您說這孩子是不是精神有問題?”
我沉靜地問道:“這種變化有多長時間了?”
安娜母親也沉靜下來:“這種變化從兩年前就開始了。本來,這孩子挺聽話、挺乖的,而且剛上學時就已經(jīng)分床睡覺了??墒牵鼉赡晡腋杏X這孩子變得越來越依賴我,越來越纏我,晚上總想扎在我懷里,不肯離開,不愿意回到自己的房間。我一讓她走,她就說媽媽不愛我了,平時也總問我還愛不愛她。有時候,不是暗自流淚、生悶氣,就是沒事找事地跟家人頂嘴,尤其是對奶奶好像特別不滿,經(jīng)常跟奶奶生氣,抱怨奶奶。對了,這個頭發(fā)的事,是她早就說想把長發(fā)剪短了??赡棠陶f,女孩子一頭長發(fā)挺好的,不讓她剪短。不知怎么回事,那天晚上她就用刀子直接割斷了?,F(xiàn)在想起來,我還心驚肉跳呢。您說,孩子是不是精神失常了?”
雖然剛才見面沒有發(fā)現(xiàn)安娜有什么異常,但考慮到安娜年齡還小,我還是先中止了與父母的溝通,來到安娜讀書等候的房間。正在讀書的安娜,看到我,面帶笑容地向我問好。我也微笑著,表達了對她的印象,說她是個懂事的小女孩,也請她談?wù)剬ξ业目捶ā]想到她開口就說:“感覺您很好,比我媽媽好多了?!?/p>
我笑了:“為什么這樣說呢?”
安娜的表述令我驚訝:“媽媽他們從來不懂的我的心。自從有了弟弟,總是責備我,總是說我。剛有小弟弟的時候,我是挺高興的??墒?,沒想到,弟弟一出生,他們的注意力全放到了弟弟身上,沒人關(guān)心我、在乎我,也沒人陪我了。這讓我很生氣,很傷心。沒有小弟弟的時候,他們對我很好……”此時,安娜的臉上早已沒有了笑容。
“小弟弟多大了?”
“小弟弟兩歲半了?!?/p>
聽聞此言,安娜的變化和這兩年多的種種表現(xiàn),就找到了根源所在。我問:“你是說,自從有了小弟弟,你心情就常常不好?”
安娜重重地點頭:“嗯,最讓我心情不好的是,不管發(fā)生什么情況,他們總是對我說:‘弟弟小,你不能讓著他嗎?’我也知道應(yīng)該讓著弟弟,我還常常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弟弟買好吃的??墒牵麄兪裁炊计虻艿?,什么都怪我?!?/p>
“能具體說說例子嗎?比如……”
女孩的心里話似乎憋得太久,便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了:“比如,媽媽總是把弟弟抱在懷里,不管我的心情。有一次,快半夜了,弟弟不好好睡覺,媽媽卻對我吼‘你快出去吧’,硬是把我趕了出來。還有一次,爸爸單位發(fā)了一個杯子,我挺喜歡的,正好我當時沒有杯子。可是,弟弟本來有幾個杯子了,卻還非要不可,跟我搶,結(jié)果摔碎了。媽媽也不說弟弟,還說:‘你不能讓著弟弟嗎?’奶奶更是偏向弟弟,每天在家里,總是抱起弟弟一邊親一邊說:‘哎呀,快疼疼我的大孫子!’對我卻連看都不看。有一次,我在看書,弟弟非要跟我要,其實那邊有好多書,我不給他。奶奶就直接從我手里搶過去,交給弟弟……”
說到這里,安娜早已淚流滿面,讓我看她小腿上深深淺淺的道道傷痕:“就這樣,他們也不說弟弟,還說我:‘誰讓你自己不注意!’”
我再次遞給安娜紙巾,看她稍稍平靜后問:“能說說頭發(fā)的事嗎?”
安娜臉上掠過怒容:“爸爸媽媽,特別是奶奶,總是這樣對我,我就不想再聽他們的了,不想做乖孩子了。奶奶說讓我留長發(fā),我偏不要長發(fā)。所以,那天晚上我又因弟弟的事生氣,就用水果刀,把頭發(fā)一刀一刀地給砍斷了。當時,真想把自己也砍了……他們不愛我了,我對他們已經(jīng)失望透頂……”
心理咨詢師不該輕率地許諾,但是面對安娜的失望,我必須給她承諾:“不要失望,相信馬老師會想辦法,幫助他們改變的。其實,他們一直都很愛你,而且以后會更愛你!”
顯而易見,安娜的問題,都是對弟弟排斥心理情結(jié)的表現(xiàn)。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自我保護和自我防御,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出于這種先天本能,當小弟弟或小妹妹出生后,大孩子會把弟弟妹妹看成來和自己爭奪愛的人,本來屬于自己獨享的愛,被分割,被搶走,幾乎本能地就會對弟弟妹妹心生排斥。雖然,大孩子可能嘴上會說喜歡弟弟妹妹,但那更多是意識層面的反應(yīng)。在潛意識層面,與弟弟妹妹相處中,還會受到本能的排斥心理情結(jié)的影響。一般來說,隨著人格的成熟,隨著親情的成長,最初的本能的排斥心理也就逐漸淡去了。
當然,一些大孩子這種排斥心理卻沒有自然淡化,反而日漸強化,以至于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這就不能歸因于先天的本能,而是來自后天影響了。
后天的影響,最主要的是指成人的偏愛。出于很多心理因素,成人往往容易偏愛小孩子。比如,父母往往覺得小孩子需要特別的照顧,就會有較多的偏愛,不知不覺間冷落了大孩子。再比如,有些父輩乃至祖輩,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如果大孩子是女孩,小孩子是男孩,就會對小孩子有更多的偏愛。無疑,這會讓大孩子更加排斥小孩子。再有,成人對大孩子的不理解,也會加重大孩子的心理困擾,讓大孩子感到心靈受傷,對小孩子更為排斥。同時,在心理上,大孩子還會把對小孩子的排斥轉(zhuǎn)化為對成人的不滿,甚至是對抗,就會表現(xiàn)出許多不可思議的言行。
安娜的情況就是這樣。安娜對弟弟的排斥心理,就是在如上諸多因素的作用下,不但沒有逐步淡化,反而被強化了,并且轉(zhuǎn)化為對成人的反抗。這對安娜來說,只是為了自我保護和自我救助。但是,一個小女孩又是這樣無能為力,于是一個本來很乖的小女孩只能讓自己變得乖戾、不聽話,以此來自我保護和自我救助了。最后,用刀砍斷頭發(fā),則是這種積蓄太久的消極情緒的大爆發(fā)。這原本不是多深奧的道理,可是,安娜的家人對此卻全然不知,全無覺察,以至于在前面介紹情況時,都沒有提到安娜有個弟弟這個重要信息。難怪安娜說“媽媽他們從來不懂的我的心”。是啊,安娜的父母太不懂安娜的心了!
現(xiàn)在,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幫助安娜的父母讀懂孩子的心。
當我再次和安娜父母坐到一起的時候,面對他們探尋的眼神,直率地表達我的感受:“你們知道嗎?聽著安娜的訴說,看著她的眼淚,我能想象到,作為姐姐,因為弟弟的到來內(nèi)心蒙受了太多的委屈。”
安娜的父母先是相互對視,隨后露出恍然大悟、深感追悔的表情。父親面容沉重起來,母親淚水悄然滑落。他們承認,安娜所說的都是實情。他們過去沒有考慮孩子的心情,以為一個小孩子不會多想,就沒把孩子的種種表現(xiàn)放心上,沒想到給孩子帶來這么大的傷害,讓孩子受了太多的委屈。
我狠狠心繼續(xù)給他們制造緊張和壓力:“如果不盡快調(diào)整,會造成更可怕的后果:不僅傷了大孩子,還會害了小孩子。其實,對小孩子心靈的危害已經(jīng)擺在眼前了:自私、任性、驕橫、欺負姐姐,再這樣下去說不定哪天就敢打罵父母了!”
安娜母親顧不得流淚了:“我們一定改變自己。麻煩的是,奶奶特別偏愛孫子,整天的總是‘我的大孫子’,平時我們?nèi)ド习?,兩個孩子都是奶奶照顧,重男輕女的思想讓奶奶特別偏愛孫子……”此時,安娜父親的表情更凝重了:“孩子奶奶這邊,回去我一定做工作?!?/p>
就安娜家庭的情況看,做好奶奶的工作,引導奶奶淡化重男輕女思想,平等對待孫女和孫子,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對安娜父親的態(tài)度表示了支持,并且建議,必要的話,也可以請安娜奶奶來訪,便于協(xié)助他們進行交流。
就此達成共識之后,我笑著對孩子母親說:“做好奶奶的工作當然很重要,但是您和……”
安娜母親聽懂了我的話:“我知道,關(guān)鍵在我們當父母的,特別是我這個當媽媽的。過去,主要是我太忽略大孩子的感受了,以后一定要多關(guān)注大孩子的感受。對于怎樣關(guān)注大孩子,您還能給我們點建議嗎?”
一般來說,只要認識問題解決了,父母都能給予大孩子應(yīng)有的關(guān)注。就具體的操作來說,為了更好地關(guān)注大孩子,父母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讓大孩子切身感受到父母的愛。一是小孩子剛出生,可以先讓別人照顧,媽媽陪大孩子說說話,如:“你看,小弟弟多可愛呀!”二是要給大孩子相對專屬的親情時間,如趁小孩子睡覺的時候,專門和大孩子玩,這一點非常重要。三是父母要做好分工,如媽媽給小孩子喂奶時,爸爸可以陪大孩子快樂地游戲。這樣,就會淡化大孩子的排斥心理。
其次是讓大孩子感到自己更有價值。一是激發(fā)大孩子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如可以對大孩子說:“你看,弟弟像個跟屁蟲一樣跟在你后面,你就是驕傲的小姐姐啦!”二是給大孩子開個慶祝會。在大孩子成為哥哥和姐姐時,家里也可以為大孩子的這種變化祝賀。三是讓大孩子學著照顧弟弟妹妹,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及時給予大孩子肯定和鼓勵。
最后是讓大孩子合理地表達消極情緒。不管父母怎樣努力,面對弟弟妹妹的來臨,大孩子難免產(chǎn)生消極情緒。如果盲目壓制,片面要求大孩子讓著小孩子,只能強化大孩子的不滿。因此,要正確理解,善于引導,讓大孩子把心里話說出來,把消極情緒表達出來,再給予撫慰和疏導。其實,許多大孩子對小孩子的排斥心理,原本并不嚴重,只要及時地給他們表達的機會,及時安撫,他們的委屈很快就會隨風飄散,進而和弟弟妹妹友好相處了。
響鼓不用重槌。溝通至此,安娜母親深切領(lǐng)悟了:“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做好的!”臨別,看著安娜母女含淚相擁在一起,我和安娜父親相視笑了。兩周后,我收到安娜父親的消息,談及安娜已然不排斥弟弟了,每天都會和弟弟玩上好一會兒??吹竭@樣的信息,我心中的感慨無限,也真心祝福這個家庭能永遠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