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四川和重慶獸類新紀錄
      ——霍氏缺齒鼩

      2022-03-19 08:43:04范榮輝李靖彭步青萬韜唐刻意付長坤陳順德劉少英
      獸類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臼齒頭骨形態(tài)學

      范榮輝 李靖 彭步青 萬韜 唐刻意付長坤 陳順德* 劉少英

      (1 四川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都 610101)(2 四川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成都 610081)

      霍氏缺齒鼩(Chodsigoa hoffmanni)隸屬勞亞食蟲目(Eulipotyphla) 鼩鼱科(Soricidae) 缺齒鼩屬(ChodsigoaKastschenko,1907),模式標本來自云南楚雄雙柏縣,在云南省無量山、哀牢山等地也有發(fā)現(xiàn)(Chenet al., 2017)?;羰先饼X鼩一直被認為是云南缺齒鼩,直到Chen 等(2017)使用分子系統(tǒng)學和形態(tài)學方法,發(fā)現(xiàn)位于瀾滄江東西兩岸的云南缺齒鼩存在著顯著分化,于是將瀾滄江東岸的種群描記為新種。缺齒鼩鼱屬現(xiàn)有9 種(Chenet al.,2017;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8),在我國分布有8種(蔣志剛等,2015;Chenet al.,2017),其中霍氏缺齒鼩僅分布在越南最北部的河江省(Ha Giang Province) (Lundeet al., 2003) 和我國云南、湖北省(雷博宇等,2019)。

      2020 年11 月,利用鋏捕法和桶捕法在四川屏山縣老君山自然保護區(qū)二埝坪保護站(北緯28°42′08″,東經(jīng)109°01′58″,海拔1 500 m)和重慶奉節(jié)縣興隆鎮(zhèn)石乳關(北緯30°38′42″,東經(jīng)109°29′31″,海拔1 857 m)兩地周邊的竹林(竹高約2~5 m,腐殖層大于5 cm)捕獲到缺齒鼩標本共3 號。經(jīng)形態(tài)學比較和分子鑒定,確定該標本系霍氏缺齒鼩。標本的組織、頭骨、剝制標本目前均藏于四川師范大學動物標本室,標本編號為SC‐NU02522、SCNU02554、SCNU02555。

      1 研究方法

      1.1 形態(tài)學分析

      使用游標卡尺測量這3 號標本(CSD4180、CSD4212、CSD4213)的外形和頭骨。外形測量在野外進行,包括體重(Body weight,W)、頭體長(Headbody length, HB)、尾長(Tail length, TL)、后足長(Hind foot length,HF)和耳高(Ear length,EL)。頭骨測量指標包括顱全長(Condyloincisive length,CIL)、吻 長 (Rostral length, RL)、 眶 間 寬 (Interorbital breadth,IOB)、腦顱寬(Cranial breadth,CB)、第二上臼齒寬(M2to M2width, M2-M2)、上齒列長(Upper toothrow length, UTL)、顱 高(Cranial height, CH)、吻后長(Postrostral length, PRL)、顎枕長(Postpala‐tal length, PPL)、顎骨至門牙(Palatoincisive length,PIL)、下列齒長(Lower toothrow length,LTR)和下頜長(Mandibular length,ML)。相關頭骨量度參照楊奇森等(2007)以及Jiang 和Hoffmann(2001)。

      1.2 遺傳學分析

      使用DNA 試劑盒提取這3 號標本的DNA,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 擴增其Cyt b基因序列,PCR 引物和實驗條件等與普纓婷等(2020)均相同。從GenBank 中下載了川西缺齒鼩(C. hypsibia)、云南缺齒鼩(C. parca)、煙黑缺齒鼩(C. furva)、霍氏缺齒鼩(C. hoffmanni)、斯氏缺齒鼩(C. smithii)、滇北長尾鼩(C. parva)、細尾缺齒鼩(C. sodalis)和高氏缺齒鼩(C. caovansunga) 的Cyt b序列作為內(nèi)群;下載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北美短尾鼩鼱(Blarina brevicauda)、巨爪鼩鼱(Soriculus nigrescens) 和褐腹長尾鼩鼱(Episoricu‐lus caudatus) 的Cyt b基因作外群。所有序列使用MEGA5.0 進行處理和比對,并且計算這3 號標本與內(nèi)群物種之間的K2P 遺傳距離(Tamuraet al.,2011)。使用jModeltest0.1.1 軟件計算該核苷酸序列的最適模型為GTR+I+G(Darribaet al.,2012)。使用Beast v1.6.1 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參數(shù)設置參照Chen等(2015)進行。

      2 結果

      2.1 形態(tài)特征

      這3號標本體型小,體長65~70 mm,體重7.0~8.3 g。背部毛呈深灰色,腹部毛色較背毛淺,呈灰白色。后足細長,前后足均呈乳白色。尾雙色,尾長大于頭體長,尾梢有一簇較長的毛(表1,圖1)。標本頭骨細弱,顱骨呈圓形,人字脊明顯。具有3顆單尖齒,齒式:1.3.1.3/1.1.1.3=28。上頜門齒和第一單尖齒齒尖呈深棕色,第二、三單尖齒齒尖呈淺棕色。上頜門齒的前尖明顯彎曲成鐮狀;其側面從第一單尖齒至第三單尖齒逐漸減?。坏谝?、二臼齒等大,第三臼齒最小。下頜門齒、單尖齒和前臼齒齒尖著色較深,第一、二臼齒僅前尖著色淺,其它尖無著色,第一、二臼齒幾乎等大,第三臼齒最?。还跔钔话l(fā)達,角突尖細。這些外形特征與霍氏缺齒鼩的模式標本描述基本一致(表1,圖1)。

      表1 四川和重慶的霍氏缺齒鼩標本外形、頭骨量度及其與Chen 等(2017)的比較(體重單位:g;長度單位:mm)Table 1 External and cranial measurements of Chodsigoa hoffmanni from Sichuan and Chongqing,and the comparison with Chen et al.(2017)(Body weight:g;measure:mm)

      圖1 霍氏缺齒鼩重慶奉節(jié)標本(博物館編號SCNU02554)的皮毛、頭骨和牙齒形態(tài)圖Fig.1 Pelage,skull and teeth of Chodsigoa hoffmanni from Fengjie,Chongqing(No. SCNU02554)

      2.2 分子分析結果

      Cyt b基因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結果顯示,本研究中的3號霍氏缺齒鼩與來自云南的霍氏缺齒鼩聚為單系群(支持率為100%),與云南缺齒鼩聚為姊妹群(圖2)。通過MEGA5.0 計算出這3 號標本與霍氏缺齒鼩的K2P距離(2.8%~3.1%)最小,其次是云南缺齒鼩(8.2%),與滇北長尾鼩的遺傳距離最大(15.5%)。

      圖2 基于線粒體Cyt b基因構建的的貝葉斯樹. 節(jié)點上的數(shù)值為貝葉斯后驗概率;★代表新紀錄的樣品Fig. 2 The Bayesian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mitochondrial Cyt b gene. The numbers at the node are the Bayesian posterior probability;★indi‐cates samples of Chodsigoa hoffmanni from Sichuan and Chongqing

      3 討論

      此次在四川和重慶采集到的3號標本的外部形態(tài)和頭骨特征與霍氏缺齒鼩模式標本描述基本一致(Chenet al., 2017)。Cyt b系統(tǒng)發(fā)育樹結果顯示與霍氏缺齒鼩聚為一個單系群,Cyt b遺傳距離僅為2.8%~3.1%?;谛螒B(tài)學和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的結果,確證這3 號標本為霍氏缺齒鼩。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樣本的吻長和下頜長與云南模式標本存有一些差異。云南標本吻長6.78~7.56 mm,平均7.29 mm,而本研究中樣本吻長為7.95 ~8.40 mm,平均8.14 mm;云南標本下頜長10.31~10.96 mm,平均10.60 mm,而本研究樣本的下頜長11.81 ~ 12.37 mm,平均12.12 mm。這可能說明不同地區(qū)霍氏缺齒鼩種群形態(tài)有一定的地理分化。

      2017 年,霍氏缺齒鼩在我國云南雙柏縣被描記為新種(Chenet al., 2017)。除模式產(chǎn)地外,目前該種還分布在越南最北部的河江省(Lundeet al., 2003),我國湖北興山(雷博宇等,2019)、貴州畢節(jié)也有發(fā)現(xiàn)(劉鑄等,2021)。本次在四川和重慶發(fā)現(xiàn)霍氏缺齒鼩,擴大了該物種的分布范圍,為該物種后續(xù)的生物多樣性編目和生物地理研究提供了基礎資料。隨著小型獸類調(diào)查與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該類群的物種多樣性和地理分布范圍可能仍被低估,需要更多的本底調(diào)查和憑證標本來澄清。

      致謝:四川大學劉瑩洵博士、四川師范大學普纓婷、秦伯鑫、黃韻佳、王宇峰等碩士研究生參與了標本的采集和制作,特此致謝!

      猜你喜歡
      臼齒頭骨形態(tài)學
      頭骨祈福
      叩齒保全牙
      銀潮(2020年12期)2020-11-17 14:00:11
      神奇的水晶頭骨
      奧秘(2020年7期)2020-08-02 11:00:27
      袋鼠的節(jié)約
      袋鼠的節(jié)約
      家教世界(2019年7期)2019-03-26 09:31:20
      醫(yī)學微觀形態(tài)學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
      數(shù)學形態(tài)學濾波器在轉子失衡識別中的應用
      巨核細胞數(shù)量及形態(tài)學改變在四種類型MPN中的診斷價值
      一May-Hegglin異常家系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
      袋鼠的節(jié)約
      喜德县| 绍兴市| 定州市| 凌海市| 通渭县| 贺兰县| 商都县| 桑植县| 镇宁| 榕江县| 天柱县| 和顺县| 即墨市| 资阳市| 凭祥市| 静安区| 中方县| 延津县| 观塘区| 伊金霍洛旗| 腾冲县| 耒阳市| 靖远县| 韶关市| 凯里市| 格尔木市| 大荔县| 建瓯市| 阜阳市| 孟津县| 政和县| 仲巴县| 西吉县| 衢州市| 太仆寺旗| 商洛市| 汉沽区| 铜陵市| 漠河县| 阜阳市| 永康市|